因为杜月笙拿她在心尖,不让她受那些妻妾的气姚玉兰。杜月笙为人义气,对妻子们也是如此,不软弱不逃避。

关于孟小冬,对于现代人对她的认识一直是从梅兰芳的故事里,或者是杜月笙的传记中得知一二姚玉兰。孟小冬离开梅兰芳后嫁给杜月笙,成了“上海皇帝”杜月笙的五姨太,这段故事其中曲折让我细细为你分解。

孟小冬是北平人,出生于梨园世家,是京剧著名的女老生,被人称为“冬皇”,是京剧老生名角余叔岩优秀弟子。她“艳若桃李姚玉兰、冷若冰霜”扮相威武、唱腔浑厚,受到很多京剧爱好者的追捧。

孟小冬在京剧上造诣颇深,但是在个人感情上就非常坎坷。

孟小冬一开始嫁给了京剧名师梅兰芳,就外人看来梅兰芳与孟小冬算是天作之合,一个是唱旦角的大师梅兰芳,一个是唱老生的名角孟小冬,两人的兴趣和爱好都是京剧,而且还互补相合。在事业上两人都是一样有所成就,但是孟小冬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名分”,而梅兰芳选择逃避式的视而不见。梅兰芳在婚姻关系里极为软弱传统,在孟小冬嫁给他以后,就不准孟小冬出去唱戏,不愿意她抛头露面。待在后院的孟小冬和梅兰芳的二夫人福芝芳“争风吃醋”,为了争夺地位,福芝芳竟然不惜堕胎争取陪梅兰芳访问美国。梅兰芳回国以后“戴孝风波”、“李志刚案”等让孟小冬受到很大的打击,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人之间不仅仅只是涉及家庭矛盾,甚至公众舆论都对两人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最终孟小冬心灰意冷,两人宣告分开。

自此孟小冬和梅兰芳之间的情谊就此断绝,在两人有生之年都不曾在有纠葛,即使是唱戏遇到,两人也尽量避免见面。

孟小冬对于婚姻的失望,让她选择遁入空门。但是社会上都觉得失去孟小冬是京剧界的一大损失,而且当时一些不良小说家含沙射影杜撰孟小冬向梅兰芳敲诈索要钱财,因为小说中的人物设定极其符合孟小冬和梅兰芳,很多人都认为小说中的故事是真的,这对孟小冬的名声产生了很大影响。后来有人劝她不要自暴自弃,她越是选择家居念佛,就越是中了奸人的诡计,长此以往观众逐渐把你淡忘,埋没了自己的才华真的不值得。孟小冬这才清醒,在《大公报》上发布声明,没有丝毫的怨气,没有刻意抹黑梅兰芳,对于两人之间的是非,孟小冬也是说:“是我负人?抑人负我?”其中对错,孟小冬选择让世人评断。

孟小冬复出以后,在黄金大戏院剪彩上遇到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青帮”老大杜月笙。孟小冬和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兰是干姐妹,两人向来关系亲近。杜月笙爱听戏,也爱偶尔唱戏,对于孟小冬早就是崇拜已久,就是苦于没有机会认识。姚自然知道丈夫的心思,这次让孟小冬陪自己一同居住,也是希望能够让杜月笙和孟小冬有机会单独相处,而更加希望杜月笙能够得到孟小冬。当然姚的目的并不是心甘情愿的想把丈夫推出去,她的目的是为了在杜月笙的后院夺得一席之地,但是奈何自己形单影只,和杜月笙的其他姨太太之间并不亲近,所以想让孟小冬陪自己一起夺得地位,和她一起坐享其成。

所以姚玉兰就借着要求孟小冬陪自己睡觉聊天的借口,把杜月笙送到了孟小冬的床上。孟小冬平时受到杜月笙很多照顾,恩情尚未回报,孟小冬自然的接受了杜月笙的爱慕,自此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情妇。

但是孟小冬和杜月笙之间其实也是没有名分,孟小冬在此期间一直是追求自己在京剧上的造诣。战争爆发,上海被占据,杜月笙逃居香港时候,孟小冬去过几个月,后来就经上海回到北平。孟小冬正式拜余叔岩为师,严格按照师傅的要求,五年期间认真深造,基本不外出演出。后来余叔岩手术住院,孟小冬不出左右,在师傅病逝之前悉心照料,师傅病逝后因为伤心一度谢绝演出。

杜月笙回到上海以后,思念在北平的孟小冬,立即让总账房黄国栋写信让孟小冬速速来沪,孟小冬赶到上海以后,杜月笙一把搂住孟小冬,其中思念的滋味恐怕只有杜月笙能够明了。后来姚玉兰带着孩子回到杜月笙身边,孟小冬就以照顾母亲为借口,离开了杜月笙。

之后杜月笙60大寿赈灾义演,杜月笙最期盼的是孟小冬能不能来,她仍然来了。义演结束,孟小冬就以母亲年纪大了需要照顾的名义匆匆离别,杜月笙让姚给孟小冬一些金银珠宝,孟小冬只是拿走了一枚金表和自己唱戏的一件旧衣服。杜月笙事后觉得很对不住孟小冬,就让几个得力的门徒以孟小冬的名义买了一处房子。后来杜月笙和姚玉兰都强烈要求孟小冬过去和他们一起居住,更是表示一定会对她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绝对不把她当外人。

后来杜月笙生病,孟小冬寸步不离的照顾,杜月笙对她倍加怜爱,但是至今也没有给孟小冬最需要的名分。后来杜月笙撑着自己虚弱的身体和孟小冬补办了一场对孟小冬意义重大的婚礼。杜月笙知道孟小冬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满足她。

孟小冬在离开梅兰芳的时候说:我不要你的钱。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戏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人也绝不会比你差。孟小冬终究是实现了自己说过的狠话,她也终究是爱对了要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