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荡是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举鼎,秦昭襄王之兄,是古代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

秦武王举鼎:战国七雄: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去周王室举鼎?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举鼎,也就是秦武王四年,在攻下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打通秦国东出的大门后,秦武王来到东周洛邑,和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

秦武王举鼎:战国七雄: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去周王室举鼎?

秦武王的奇葩举动让他“名留青史”秦武王举鼎,显然这是一个悲剧。

秦武王举鼎:战国七雄: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去周王室举鼎?

但是作为一代国君,秦武王纵使再孔武有力,也不会干出毫无由头的事情来。

那秦武王为什么要去周王室举鼎呢?

旭哥将从周王室的鼎有什么特别之处、秦武王举鼎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两个方面回答题主的问题。

周王室的鼎有什么特别之处说起供奉于周王室的鼎还真不一般,不是一尊,而是九尊青铜大鼎,这便是大禹九鼎。

夏朝初年,大禹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各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成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史记-封禅书》

从此之后,九鼎便成为国家政权的代名词,也是王权至高无上、国家统一昌盛的象征。夏朝灭亡后,九鼎迁于商,商朝灭亡后,周王室得到九鼎。

故而,九鼎被夏、商、周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代代流传。

秦武王举的大鼎便是九鼎之一的龙文赤鼎,龙文赤鼎是九鼎中最大的鼎,也是雍州的象征,而雍州是周王室兴起之地,也是秦国兴起之地。

秦武王为什么要举鼎,而不是问鼎呢?至今流传一个成语,问鼎中原,这个成语出自《左转》的记载。

公元前607年,楚庄王借伐陆浑之戎的机会,将军队开到东周洛邑,一见到周定王派来慰劳的王孙满,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实际上想表明取周代之的雄心,王孙满说,国家的兴亡在德不在鼎,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天命还在,所以九鼎的轻重不能过问。楚庄王只能性悻然离去。

鲁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转》

可见,问鼎中原,也就是通过问九鼎的轻重,来表明取而代之、改朝换代的雄心。

既然楚庄王已经问过九鼎的轻重了,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而此时的秦国远非楚庄王时期的楚国可比,争霸诸侯之间,早已不是秦国所图,秦国的目标已然是取周代之,一统天下。

所以,一定要比楚庄王更进一步,干脆不问九鼎的轻重,直接将九鼎举起,难道还能不知道九鼎的轻重,天命之所归吗!

而且,秦武王举的大鼎为龙文赤鼎,是九鼎中最重的,也是代表着雍州,而雍州是周王室和秦人兴起的地方,举龙文赤鼎,寓意不是一目了然吗!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史记-赵世家》

总结:历史往往充满了偶然性,秦武王举鼎,并没有知道鼎之轻重,反而被大鼎砸死,令人可悲可叹。

也许正如王孙满所言,周室虽微,天命未改。

我认为,如果秦武王不被巨鼎砸死,秦国可能会提早统一六国。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秦武王举鼎的事情

秦武王举鼎:战国七雄: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去周王室举鼎?

1.秦武王从小就身强体壮,他的武力是他一生的骄傲。因为崇尚武力而对军营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幼在军营里成长,也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受到了军中众人的嘉奖。由此,秦武王对自己的武力更是崇拜到了极限,以致于后来他太争强好胜,反而命丧武力。

秦武王举鼎:战国七雄: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去周王室举鼎?

秦惠文王赢驷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嬴荡,一个叫做嬴稷。这个叫做嬴荡的孩子就是后来的秦武王。秦武王出生于公元前329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仅仅只在位了三年,试想如果秦武王没有因为武力而死的话,秦国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而整个中国的历史都可能改写。秦武王崇尚武力,他是任力好勇的秦国国君。他的一生就围绕着武力而进行。

秦武王举鼎:战国七雄:为什么秦武王一定要去周王室举鼎?

2.秦武王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张仪驱逐出了秦国,他在太子时期就看不惯张仪,现如今当上了秦王,自然不会放过张仪,再加上群臣附和,大家都纷纷表示出了对张仪的不满,张仪出走秦国也就是必然的情况。把张仪驱赶到了魏国,这才算是解除了秦武王的心头不快,秦武王有力气,爱好游戏,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因为好勇,自身也确实有神力,从而觉得自己的武力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因此在空闲时间非常喜欢和那些大力士们比武。

3.乌获、任鄙、孟贲这三个人都受到了秦武王的重用,因为这三个人都是有名的大力士,乌获和任鄙是秦国将领的子弟,秦武王喜好武力的事迹传出去以后,一个叫孟贲的大力士闻讯也赶到了秦国。相传,他当初奔赴秦国的时候,想要赶紧到秦国,于是在渡河的时候不分秩序就要插队,结果被人用棍子给敲了脑袋,孟贲一生气大吼一声,这一声怒吼响彻天地,河水都被激荡起浪来了。听说了这件事的秦武王,隆重接待了这位大力士,依旧是对他照顾有加。

4.秦武王三年,秦武王突发奇想地对甘茂说,自己想要乘坐着挂着帷幔的车子,经过三川郡,好一睹周天子的风采。甘茂心领神会,就把处在必经之路上的韩国给打下来了,打得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讲和。后来,秦武王终于能够实现他的愿望进了洛阳,周天子派人来接见他,他却不觐见,反而跑去参加比武大赛,他看着鼎上刻着的吉祥的图腾和文字,心中对中原文化无比神往,一心想要将这个鼎带回去,又听身边的人说这个鼎相当重,于是萌发了要将这个鼎举起的想法,他问问身边的任鄙、乌获能否将这个鼎举起来,任鄙坦白承认自己不能举起来,而孟贲则把鼎举离了地面,但因为鼎太重了,孟贲不能将它举得太高。

5.秦武王见状便想试试,借此来挑战下孟贲,任鄙劝诫秦武王不要逞能,身为一国之君应该有国君的样子,但是秦武王不听偏要去尝试,还说任鄙不敢让他去举鼎,是害怕他举起来了,任鄙不好再说什么,秦武王就用尽全力举起了半尺,还想多走几步胜过孟贲,但是不料因为用力过猛,鼎掉下来,把他的胫骨砸断,晕了过去,当晚因为失血过多就这样去世了。而在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反思这次意外,将罪责归咎到孟贲身上,于是把他碟死,孟贲死得很惨裂身而死,并且被灭族。

6.如果秦武王不被砸死,秦朝可能会提早几十年统一六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