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三十年,春晚上一句“想死你们了冯巩的老婆照片!”让无数观众感觉到了温暖,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这话是冯巩说的。
2009年,冯巩出演了电影《建国大业》里面的冯国璋,大家发现,冯巩和冯国璋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冯巩的老婆照片。难道这两人有什么关系?
确实有,而且很近,冯国璋是冯巩的曾祖父,亲的,没有一点水分冯巩的老婆照片。
1冯巩的老婆照片、
冯国璋出生在1859年冯巩的老婆照片,比冯巩大了整整98岁。冯国璋的发迹是从天津小站练兵开始的,当时的冯国璋从日本学习回来,专业能力不错,授课能力很强,是袁世凯绝对的的左膀右臂。
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狗”说的就是冯国璋。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凯任命冯国璋为禁卫军“总统”,兼职察哈尔都统,正是这样的任命,让禁卫军在溥仪和裕隆太后退位时,没有进行反抗,因为冯国璋曾经是这支禁卫军大多数骨干尊敬的冯老师。
1913年7月,冯国璋受命出任了江淮宣抚使,1914年,冯国璋晋升为陆军上将。袁世凯去世后,冯国璋成为了副总统,此时黎元洪为总统。1917年7月,冯国璋成为了代理大总统。1918年8月份,冯国璋辞去了副总统之位。1919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60岁,留下了300万大洋的遗产。
2、
冯国璋有五个儿子,其中第三个儿子叫冯家遇,出生在1888年的天津。冯国璋的这个三儿子很厉害,曾留学德国,后来投身实业。在抗战期间,汪伪政府华北政务委员长大汉奸王克敏数次邀请冯家遇出任高官,但被冯家遇以生病为由拒绝。为了逼真一些,冯家遇不惜用黄胆水涂面,真是认真,理由只有一个:不做汉奸,不为汪伪政府做事。
冯家遇在1953年去世了,享年65岁,比他爹多活了5岁。冯家遇有六子七女,其中,第三子冯海岗出生在1920年。
冯海岗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来在天津市河北区房管局工作。冯海岗有三个儿子,第三子,也就是最小的儿子,就是著名相声演员冯巩。冯海岗在1993年去世,享年73岁。
3、
冯巩原名冯明光,出生在1957年。由于曾经出身显赫,在十年动乱时期,冯巩没少受罪。
1973年,冯巩拜师马季,开始了自己的相声生涯。1986年,冯巩开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第一次春晚节目是《虎年说虎》,但当时搭档还不是牛群,是刘伟。1988年,冯、牛开始搭档,开始被广大中国人熟悉,那独有的冯氏喜剧(相声或小品)成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节目。
目前,冯巩是相声表演艺术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过中国曲艺协会副主席、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艺术总监等职务。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北洋军阀冯国璋的第三个儿子是冯家遇,冯家遇第三个儿子是冯海岗,冯海岗第三个儿子是冯巩。曾祖父冯国璋被天下人熟知,过了三代,冯巩又是被天下人熟知,真是一个循环。
虽然,冯巩只是一个演员,但其做人做事可圈可点,深受亲人、朋友和粉丝的认可。可以说,冯巩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自己,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1985年,冯小刚和冯巩迎来了他们命运转折最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在郑晓龙撮合下,冯小刚和王朔在燕京饭店举杯痛饮。
事后,三人酒醉相互搀扶走出饭店门口,王朔大喊:“你是我的兄弟”。
这一年,苦熬多年的冯巩被春晚导演黄一鹤发掘,邀请他参加春晚。
冯巩和搭档刘伟带着原创相声《虎年说虎》不期而至,前者一夜成名。
1、相逢前缘冯巩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面对成名,他却出人意料的坦然。
接连三年,他都和刘伟、牛振华在春晚上表演相声,事业节节攀升。
《巧对影联》、《求全责备》,这些相声即便放到现在也都是难得的精品。
只不过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老搭档刘伟却于1988年毅然决定远赴美利坚。
“没了刘伟,这相声我怕是讲不下去了。”
当冯巩抓耳挠腮、苦闷抑郁的时候,命运却把牛群推到了他的面前。
彼时的冯巩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和牛群讲了段相声,没想到这一讲一和,两人的搭配居然出奇的默契,节目效果拉满。
1989年《生日祝辞》、1990年《无所适从》、1991年《亚运之最》......
冯巩牛群,两人的搭配远超刘伟,他们也成了当时中国最受欢迎的相声组合。
除了讲相声之外,冯巩还积极拓展副业,跑去演电影,效果还不赖。
1993年,他便凭借《站直啰别趴下》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冯巩十分“疯狂”,他经常排练完相声,立马搭车去剧组拍戏,一刻不耽误。
直到后来他才在媒体面前透露,自己那么拼命,原因是为了多挣钱。
春晚出名,也仅仅是出名,冯巩和妻子艾慧依旧得仰仗艺术团的帮助。
“我们当时住在艺术团排练厅的一个角落,家是用木板隔起来的。”
为了不让家人受苦受难,冯巩拼了老命去工作,日子过得也愈发红火。
1992年,广播艺术团给他们分配了一套房子,夫妻俩这才结束了蜗居生活。
当冯巩入新宅的时候,冯小刚还在为自己的生计摸爬滚打。
好在认他作兄弟的王朔并没有忘记他,在拍摄新剧的时候叫上了冯小刚。
1990年,《编辑部的故事》筹拍,王朔还给这位酒局兄弟安排了剧务工作。
没成想开拍的时候,新剧剧本却不翼而飞,没把导演赵宝刚给气死。
询问之下,编剧王朔、马未都和苏雷等人都不愿意再度重写。
剧本重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这几位编剧当时都有自己的档期,忙不过来。面对剧集可能拍不了的现实,冯小刚主动站出来,称自己能够复原剧本。
彼时的赵宝刚都不知道这人是从哪冒出来的,但他也只能放手一搏。
没过多久,冯小刚还居然把剧本交上来了,内容虽然瑕疵,但丝毫不差。
赵宝刚颇为赞赏,后来更是提拔他为《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
两年后,这部片子火遍大江南北,而冯小刚的文笔功夫也开始为人所知。
而在机缘巧合之下,冯小刚认识了冯巩。
2、“双冯”相识1992年,冯巩正在给艺术团和央视合作的节目《艺苑风景线》做总策划。
恰好,冯小刚也被节目组里的“哥们”叫过来帮忙写剧本,两人很快相识。
因为两人同属一家,冯小刚经常称冯巩为“冯哥”,没把他当外人。
冯巩也知道他是从赵宝刚手下练出来的编剧,对他也格外赏识。
只要有时间,他们节目组一帮“狐朋狗友”便扎堆下馆子喝酒聊天。
也就是在一次聚餐过程中,两人却因“走错路”而结下了缘分。
一次聚餐,冯小刚和冯巩两人都喝高了,一个没注意便走错了路。
两人沿着魏公村大街一路朝南,一边相互搀扶一边聊着天。
夜深人静的北京小巷,酒醉的两人很快放下思绪,回忆起曾经的往事。
当时冯小刚第一次知道冯巩原来是民国军阀冯国璋的重孙子。小时候他在天津冯家公馆生活,日子过得无忧无虑。
后来因为历史原因,老冯家一家人搬到大杂院里生活。
一家八口全靠母亲的工资过活,有时候出趟门还被别人辱骂嘲笑。
冯巩为了生活,他经常蹲在菜市场拣菜叶,去回收站里“趁”煤球。
时来运转,18岁的时候被相声前辈马季发掘,开始学讲相声。
后来又被侯耀文相中,邀请他进入铁路文工团工作,再后来就进了艺术团。
直到被春晚导演黄一鹤发掘之前,他自嘲自己过着“不是人能过的日子”。
冯小刚也在这次谈话中袒露心声,从父母离婚到毕业当兵。
在北京过了一段“无所事事”的日子以后,方才有了那场和王朔的酒局。
冯小刚点了支烟,讲着自己女儿得了先天腭裂症的事。
冯巩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不要有太大压力,女儿治疗的事要放在首位。
他们聊起了年少时期的理想,工作中的磨难挫折......
不经意间,两人早已泪流满面,抱在一起在街头痛哭流涕。
后来,冯巩邀请冯小刚来写相声段子,又恰好小品兴起,他又兼职剧本创作。
几年之间,“双冯”的创作不断,冯巩收获了名气,冯小刚也积起了经验。
1992年,冯小刚赚的钱也足够为女儿的先天腭裂症进行治疗。
手术前夕,他没有把消息告诉亲人和朋友,只告诉了大哥冯巩。
他们两人呆在手术室外,焦虑,沉默。
冯小刚把小孩哭闹可能导致伤口撕裂以及术后感染的担忧告诉了冯巩。
冯巩沉默不语,但此刻他已经把这些话暗自记在了心上。
没过多久,冯巩就提着两大袋玩具敲开了冯小刚的家门。
他对冯小刚笑着说:“孩子玩玩具能分散注意力,买多点怕孩子玩腻了。”
可就是这么一对形似亲生的兄弟,冯小刚却在后来背叛了冯巩。
3、一句话,都是兄弟冯小刚的冯思羽恢复以后,冯导便继续他的新电影《大撒把》的创作。
他多次上门拜访北影厂寻求投资,可后者却看不起这部电影的制作内容。
寻路无果的冯小刚找来了老兄弟冯巩,打算让他帮帮忙解决资金问题。
说明问题以后,冯巩当晚回家细查剧本,第二天便答应冯小刚的资金请求。
手脚利索的冯巩很快找来了投资人,自己私底下也把剧本磨得十分透彻。
可没成想,北影厂就在这个时候带来了葛优和一大笔资金投资。
面对这种意外情况,冯小刚愣住了。
一边是为他打点好一切的兄弟,另一边是北影大厂的牌面。
身为影视界新人,把北影厂给拒绝可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关乎前途。
冯小刚此刻已经笃定拒绝自己的好兄弟,可他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冯巩。
拿定主意以后,冯小刚提着礼来到了冯巩的家里。
三句来回,冯巩就看穿了冯小刚的心思和用意,冯巩笑着对他说:
“嗨,就这么点事,你是我兄弟,这件事对你好你就去办。”
大哥的态度出乎冯小刚的意料,他急忙问道:“那投资人的事怎么办?”
这事儿说了到底是冯小刚不地道,在他危难时自己开口相求,投资人全是冯巩拉来,事儿也已经说清楚。
可事到临头,冯小刚却要反悔。
冯巩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一句话的事,都是兄弟。”
摸爬滚打影视圈多年的冯巩判断没有出错,《大撒把》是部好电影。
一经上映,口碑票房双丰收,冯导的名气也与日俱增。
只不过令冯巩没有想到的是,冯小刚因这部剧爱上了女主角徐帆。
张娣却被他无情抛弃,两人在1999年离婚。
2000年是冯小刚的黄金时期,《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多部佳作相继登场。
兜里充实了,名气也大了,冯小刚自然又想起了大哥冯巩。
冯巩给了他机会、人脉、资源,可以说没有冯巩,冯小刚很难走到今天。
他一直都对《大撒把》这件事耿耿于怀,毕竟当初是自己拒绝了冯巩。
2003年,他在自传里就这件事写道:“我知道我伤害了他,巩哥,真的很抱歉。”
同年,冯巩也把冯小刚写进了自己的小品《马路情歌》。
其中他和周涛搭的一段剧情,深刻地表现了他和冯小刚的兄弟感情:
“你怎么骂人呢啊!老冯家漂亮人多了去了!冯小刚你知道吧!那俩大牙跟小铲子似的!”
在台下观众的笑声当中,兄弟俩的误会在无形之中化解。
后来,每次当冯小刚陷入舆论危机之际,做大哥的冯巩都会出马为其鸣不平。
冯小刚也会在许多活动上都会捎上大哥,不会因他没名气就不管不顾。
也许在魏公村大街醉酒的那一夜,相互透露心声的两人早已成了最为知心的兄弟。
冯巩看穿了冯小刚内心深处的那股子自卑,而后者则是实打实把他看作亲哥哥。
天底下的事就这么巧,两个原本互不相识的人,最终却成了至亲兄弟。
正如冯巩《马路情感》小品所言:“谁叫我俩同姓呢?!”
作者:白子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