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巴锡不是成吉思汗的后裔成吉思汗后裔。渥巴锡属西部蒙古土尔扈特部人,成吉思汗属东部蒙古乞颜部人,二者间风马牛不相及,毫无血统关系。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成吉思汗后裔,孛儿只斤氏,东部蒙古乞颜部人。

蒙古人的祖先为公元五成吉思汗后裔、六世纪生活于中国东北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室韦人。在室韦诸多部落中,有一支叫“蒙兀室韦”,即蒙古人的祖先。

七、八世纪时,蒙兀室韦和其他一些室韦部落西迁,渡过呼伦湖,来到水草丰茂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游牧于今蒙古国肯特山地区。百十年后,居住于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鞑靼部落开始强盛起来。十世纪左右形成了鞑靼部落联盟,所有蒙古部落皆包括其中,称为“黑鞑靼”。一个多世纪后,鞑靼部落联盟解体,在广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出现众多蒙古部落,其中较大部落为乞颜部、汪古部、克烈部、塔塔儿部、乃蛮部等。蒙古各部互不统属,没有统一的首领,如一盘散沙,互相攻掠,纷争不休。

十二世纪末,乞颜部首领铁木真开始兼并之战。经过十余年的浴血征战,铁木真终于统一蒙古各部,于1206年被拥戴为全蒙古之大汗,尊号“成吉思汗”。至此,蒙古民族便正式形成了。

西部蒙古于蒙元时称斡亦剌,游牧于札布汗河、科布多河流域及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其中居住于色楞格河支流德勒格尔河以北地区的首领忽都合别乞曾多次参加对成吉思汗作战的联盟。1207年,忽都合向蒙古北征军投降,并招抚各部林木中百姓,受封为全体斡亦剌四千户之长,领地扩大至谦河上游(小叶尼塞河)。元末,斡亦剌已扩充至四万户。

明代称斡亦剌为瓦剌;清代总称西部蒙古诸部为厄鲁特蒙古。

厄鲁特蒙古初分布于锡尔锡德河与叶尼塞河上游,经过长期融合与吸收周围突厥语系各族及东蒙古诸部成分,至明末清初,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大部及附牧于杜尔伯特的辉特部。

土尔扈特部为厄鲁特蒙古四大部之一,游牧于天山北路塔尔巴哈台及额尔齐斯河中游迤西。明清之际,因厄鲁特四大部统治者发生矛盾及沙俄南侵威逼,土尔扈特汗和鄂尔勒克遂率部西迁,穿越哈萨克,徙驻于额济勒河(即今俄罗斯伏尔加河)中游西岸草原地带。时额济勒河中下游是一片荒无人烟有待开垦且无主的处女地。后来沙俄觊觎上这片沃土,便试图控制之,虽遭到土尔扈特蒙古的抵制,然仍对其进行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

渥巴锡(1742或1743—1774)为土尔扈特部首领。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二月,渥巴锡继其父敦罗布喇什,嗣为土尔扈特汗(一说为1761年)。时沙俄向额济勒河流域大量移民,强制土尔扈特人改变宗教信仰,并对该部落无休止征兵,企图将其纳为俄罗斯帝国行政区域。土尔扈特蒙古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渥巴锡遂密谋脱离俄罗斯,率领部族回归东方祖国。

1770年十二初一(公历1771年1月16日),渥巴锡经过充分周密的准备,毅然起兵,率部发动武装起义。土尔扈特蒙古消灭当地俄国驻军,又分兵袭击附近城镇。次日,渥巴锡率领部族三万三千余户、十六万九千余人,告别居住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的额济勒河驻地,踏上回归祖国的漫长征程(土尔扈特东归时间有多说,兹取其一)。

渥巴锡举族浩荡东归,迅速渡过乌拉尔河,进入哈萨克大草原。沙俄政府命令沿途正规军围追堵截,同时要求哈萨克出兵邀击。由于沿途频遭截击封堵,渥巴锡不得已绕道巴尔喀什湖西南戈壁之地穿行,绝水草十余日,皆饮牛马血而行,加之疫病流行,人畜死亡大半。台吉策伯克多尔济率领百余骑前锋穿越戈壁后,沿沙喇伯勒,经吹河、塔拉斯河行进,总算于1771年五月二十六日同前往迎探之清军在伊犁河流域察林河畔相会。

六月十三日,东归英雄渥巴锡率领族众抵达伊犁,与清大臣舒赫德等会见。至此,土尔扈特蒙古东归祖国征程历经七个月宣告结束。

土尔扈特蒙古为了民族生存举族东归祖国,可谓是悲壮的历程。土尔扈特蒙古自俄罗斯驻地额济勒河启程之时,有三万三千余户、十六万九千余人,经万里跋涉,浴血奋战,断水草,染疾疫,人员折损严重,抵达伊犁时,存者仅约一万五千八百户、六万六千余人,不及半数;且衣不蔽体,憔悴枯槁,其状甚惨。清政府大加救济。

九月,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在木兰围场觐见乾隆帝。乾隆帝设盛宴款待渥巴锡一行;册封渥巴锡为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统辖珠勒都斯旧土尔扈特蒙古乌讷恩素珠克图盟南路四旗,即今库尔勒一带。

简述蒙古族历史,足见渥巴锡非成吉思汗后裔,二者之间并无丝毫血缘关系。

当人类社会进入公元21世纪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够准确地说出当今世界上有多少蒙古人?他们都分布在何地?人类关于蒙古人的认识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而对于成吉思汗的认识,第一印象则缘于大地——因为他创建了世界上地理版图最大的帝国。成吉思汗一生创造了至少12个世界之最,地域广大位居首位。史学家认为成吉思汗创下了12个世界之最:创建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发动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最早建立了运输联络系统,将军事艺术推向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成功者,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最早实行政治民主的帝王,千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世界上受祭祀最多的帝王,奉行宗教信仰最自由的政策,最早提出并实现了“全球化”,一生留下了最多的谜。13世纪,名叫铁木真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蒙古铁骑,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欧亚大陆,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庞大蒙古帝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金帐汗国,以及后来的帖木尔汗国,几乎整个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成了大蒙古国(又称大陆帝国、草原帝国)的领地。先后有40个国家、700多个民族归顺。成吉思汗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之王。著名蒙古史学者孛儿只斤·苏和与女儿孛儿只斤·苏日娜通过多次国内外考察和查阅大量资料写就的大作《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则直接地回答了目前人们很需要了解的有关“蒙古人”的若干问题——世界上蒙古人的人数和分布、蒙古涵化民族及形成历程等。他们在书中写道:由于成吉思汗蒙古大军13世纪的远征,一部分蒙古人陆续离开了亚洲的腹地蒙古高原,来到了中亚、西亚和欧洲大陆。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的子孙在近800年的时间里叱咤风云,除在中原建立大元王朝,奠定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版图之外,还曾建立金帐汗国、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以及帖木儿汗国、昔班帝国及蒙兀儿帝国,还包括与明朝始终对峙的北元蒙古诸部,包括漠南蒙古诸部、漠北喀尔喀部、漠西卫拉特部及18世纪中叶被清朝军队征服的准噶尔汗国等等。更不可思议的是,帖木儿后裔巴布尔1526年又建立了莫卧儿帝国,长期统治印度,直到1858年才告结束。由于诸多蒙古政权和汗国的建立,蒙古人及其后裔成了这些汗国和领地上的主人。他们在这些土地上劳作耕耘,创造了这一时期的人类文明。在《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后人》一书中,两位作者首次向世人阐述了“蒙古涵化民族”的概念: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政权把蒙古人像种子一样撒向了欧亚大陆,孕育出了当今世界蒙古民族及其后裔。由于蒙古统治者的主导作用,他们的部落融合了当地民族、部落文化,由于互相的影响,逐渐演变成了新的民族和国家,这一现象在文化和民族学领域中称为涵化现象。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民族体系间发生持续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被对方的文化所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民族涵化现象。通过涵化现象,产生了新的文化和民族。《蒙古之源——呼伦贝尔》把这种蒙古人与其他部落和民族融合产生的民族称为蒙古涵化民族。在这些由蒙古涵化民族组成的国家里,人们把蒙古人和成吉思汗尊为祖先,这些民族的统治阶层和贵族大多是成吉思汗和蒙古人的后裔。通过他们的研究,为我们描绘出了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亚大陆居住的蒙古涵化民族和蒙古族的形成过程与地理分布。目前,世界上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人口约5000万,其中仍称“蒙古族”的蒙古人约1000万人,蒙古涵化民族约有4000万人。中国:蒙古族人口约550万,13世纪蒙元帝国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其次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北京等省区,在川滇黔三省还有部分南方蒙古族。蒙古国:蒙古人口约265万,13世纪蒙元帝国的一部分。俄罗斯联邦:鞑靼人约600万(成吉思汗之孙术赤之子拔都在东欧和中欧建立金帐汗国的后裔)、布里亚特人约45万(13世纪蒙元帝国的一部分)、图瓦人约25万(13世纪蒙元帝国的一部分)、卡尔梅克人约20万(17世纪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人迁到东欧伏尔加河下游驻牧时形成)、阿尔泰人约7万(17世纪建立的准噶尔汗国的后裔)。阿富汗和西亚及印度次大陆的哈扎拉人约200万(成吉思汗率大军西征时四子拖雷和他的儿子旭烈兀于13世纪建立的伊儿汗国留在此地的蒙古人后裔)。中亚:乌兹别克族约1600万(15世纪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乌兹别克汗昔班尼建立乌兹别克汗国,他的部众被称为乌兹别克人);哈萨克族约1400万(乌兹别克帝国内另两个术赤后裔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带着一部分百姓投奔察合台汗,其后裔于15世纪建立哈萨克汗国,他们被称作哈萨克人)。印度:莫卧儿人,人数不详,16世纪建立的莫卧儿王朝的后裔。据专业研究机构调查表明,在世界上具有成吉思汗家族遗传基因的人数约有1600万,他们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各主要国家。这是英国牛津大学著名遗传科学家赛克斯所创立的“牛津祖先”公司通过多年分子生物学和人类“DNA”项目研究和调查所得的数据。800多年过去了,成吉思汗的后人经过复杂的历史演变,已分布在世界各地,尽管这些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形成时间和居住空间不同,在种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俗及生活习惯上都产生了很大差异,“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他们都与蒙古人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关系,都尊崇成吉思汗为他们的圣祖,是蒙古血统和历史长河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树有根,水有源。世界上5000万庞大蒙古人和蒙古涵化民族人群已经顺应世界发展潮流,走向现代化,成为现代民族。当他们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时常会碰到一个不可回避的永恒话题——蒙古人和蒙古涵化民族的发源地在哪里呢?这是人寻根问祖的本能所致。于是,历史又把我们带回了遥远年代的欧亚大陆和蒙古高原。

成吉思汗后裔:渥巴锡是成吉思汗的后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