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与男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维不同像男人一样思考。或许是社会对女人的界定,从女孩一出生就开始了。

像男人一样思考:男人到底喜欢什么样子的女人?

为什么很少有男人问:女人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呢像男人一样思考?

总见有人写女人应该如何如何像男人一样思考,很少有人写男人应该如何如何。

女人似乎自己就把自己定为弱势群体了像男人一样思考。

其实没必要。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像男人一样思考,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了。至于,别人喜欢不喜欢,那是别人的事情。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我们当老师的都知道,“淘小子出好的,淘丫头出巧的”。那些后来能做点事情的,能干出事业的,大多数是那些有点男生气质的女生。

所以,女人要学会像男人那样思考问题,像男人那样有视野有胸怀,而不是局限于女人的角度。

不必为了男人的所谓喜欢而失去自我。你所失去的,或许恰是男人喜欢的。

最好的女人,应该是刚柔并济。她的身上,即有女人味,又有男人的某些气质,有柔情,有英气。进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

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至于男人,他的喜欢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能给你雪中送炭的,还是女人自己。

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上帝。

历史上那些成就了大事业的女人,哪一个整天考虑男人喜不喜欢了。

男人就是这样,你太把他当一回事了,他就看轻你了。

民国才女苏青一生为爱折腾半死,最后总结出:对男人好,还不如对自己的小孩子好。

孩子永远是自己的。但男人,你死后还指不定是谁的呢!

《红楼梦》里的“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你以为只是说女人啊?对男人,也一样。

我的一个发小得了乳腺癌,临死时我去看她,还对我夸她老公如何如何好。可是我后来听别人说,她刚一得病时,他老公就在他家另外一个楼与别的女人同居了。她死后尸骨未寒,人家就结婚了,并大操大办一番。

所以,聪明的女人要学会自己宠自己,把自己宠成公主。自己知己自己,自己喜欢自己,自己爱自己,这样自信阳光魅力的女人,还愁没男人喜欢吗?

为什么总被男人是不是喜欢我弄得焦头烂额呢?还是那句话:他喜欢不喜欢,那是他的事情,我只做我自己喜欢的自己。

前几年在一间小型餐厅里打工,共10人,2男8女,连老板也是女的,整体上来说,工作上是愉快的,生活上是多姿多彩的。

我和另一男生是厨师,余下是服务员,杂工,拉肠粉工。有2人是外地女,6人是本地女,而且大多是已婚女郎,4O岁以下,25岁以上。

女多男少的单位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基本上是在争吵吵闹中渡过,但沒有仇敌,沒有你死我活的争斗,只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也能争吵半天。一件衣服的颜色,一件衣服的价格也会争得面红耳赤。

女多男少的单位,特别是已婚女士,三级笑话少不了,黄段子少不了。其中有个女生阿美,33岁,有一个男孩读3年级,她丈夫和小三不辞而别整整三年,生不见人,死不尸,她守个活寡。老公有个姐姐是个大老板,有2个制衣厂,请有6OO多员工,对她很好,每个月给她的小孩5000元生活费,不够再申请。唯一的要求就不得再婚。如果找个男朋友,在不出格的情况下可以,但不准带回家中。

有次下班前,阿美对我说她下半夜4点开工有点怕,怕有鬼来缠她,希望我每天早上4点到她家接她来开工拉肠粉做早餐。

阿美眼中会说话,秋波送来,接与不接,假若每天早上4点天未亮到她家,没有鬼也让人说是有鬼,时间一长,必定会有桃色纠纷,考虑再三,这种好事做不得,拒绝了她,让她另找帅哥。

那时老板娘也处在与老公分居之中,她老公也是厨师,宁愿帮别人打工,也不愿做老板,宁愿帮别人,也不愿打老婆的工。

老板娘还有2次请我当说客,做和事佬,要她老公回头是岸,悔过自新,回到她身边来。去了两次,无功而返,老板娘丈夫是同行,我也认识。他说回来沒有自由,沟不到女,老婆是母老虎,河东狮吼,不会转回。事过之后,老板娘设有食言,请我吃过2次夜宵,微醉而归。

还有个女杂工,外省人,她说她老公在家乡卖猪肉,收入可以。但她不好拒绝初中男同学的邀请,半私奔和同学到这里打工,自然是临时夫妻关系,同居关系。她扬言说是经过老公批准的,不属于戴绿帽范围,我认为有点搞笑,那一个男人会批准自己的老婆在外找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