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经过反秦抗楚而成帝业,建立大汉王朝。称帝后,因吕雉是正室嫡妻,所以被封皇后也也理所当然,子以母贵,其子刘盈自然被封为太子。除了吕雉外,刘邦还有戚夫人吕雉和戚夫人、薄夫人。其中戚夫人生有刘如意,薄夫人生有刘恒。
吕后和戚夫人刘邦为帝后,虽然吕雉是皇后,但此时她已经年老色衰,所以刘邦最宠爱的是戚夫人吕雉和戚夫人。当然,吕后毕竟是正室嫡妻,同时在刘邦反秦抗楚的时候,她没少吃苦,所以刘邦心中对吕雉还是有些感动的,当然她的皇后之位也还稳固。
戚夫人是最得刘邦宠爱的,刘邦爱屋及乌,也就对其子刘如意更加喜爱,戚夫人仗着刘邦对她的宠爱,所以就劝刘邦废刘盈而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吕雉和戚夫人。当然吕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刘邦虽有改立太子之心,但最后还是放弃了。
正是因为戚夫人的痴心妄想,想让刘如意为太子,她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吕后,毕竟刘如意若真为太子了,那将置吕雉和刘盈于何地。所以吕后深恨戚夫人母子。当时因为刘邦还在,吕后只得把心中的不满压在心底。
直到刘邦去世后,刘盈登基为帝,是为汉惠帝,吕后被尊为皇太后大权在握,此时正是她报复戚夫人的时候,结果戚夫人就被吕雉残害成了人彘。
吕后残忍的对待戚夫人,因为戚夫人曾经威胁到她的地位。相反的,薄夫人却得以安然无恙,为什么呢!
薄夫人:后福无穷因为薄夫人本身就不得刘邦的宠爱,被刘邦宠幸后虽怀有皇子,但还是不被宠爱、重视。薄夫人也知道自己不得宠,所以她平常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样子,不去争、不去抢。如此就对吕雉构不成威胁,这样的话吕雉就没有必要对她下手。
后来吕雉去世,陈平、周勃除去诸吕实力,一则因为刘恒是当时刘邦在世儿子中最年长的,二则因为刘恒母亲薄夫人性格温和,不会像吕雉那样凶悍。三则因为薄夫人没有强大的娘家势力。所以陈平、周勃拥立刘恒为帝。
刘恒为帝后,被尊为皇太后。后来薄夫人之孙汉景帝继位,她又被尊为太皇太后。
西汉从汉文帝到孺子婴,皇帝都是薄夫人之后。
东汉是刘秀所建立,刘秀是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之后。蜀汉是刘备所建,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是薄夫人之孙,所以不仅西汉从汉文帝开始,而且东汉、蜀汉都是出于薄夫人。可见其福缘之长。
刘秀为帝后,东汉光武帝刘秀追尊薄太后为高皇后。当然,在《汉书》中,仍然称薄太后为薄姬而不称高皇后,因为薄太后虽然子孙发迹,但她终究是妾姬。而吕后是名正言顺的正妻嫡后、高祖伉俪,不能因为子孙废黜加尊而改变她们原来的地位。
谁最幸福吕后曾实际掌握朝廷大权,她是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戚夫人最得刘邦宠爱,却死的惨。薄夫人虽然不得宠爱,但后人却得江山。
那吕后、戚夫人、薄夫人这一生谁是最幸福的呢?
她们三人的一生,更好的诠释了事事难两全的现象,比如吕后后来不得宠却得权。戚夫人不得权却得爱。薄夫人自己不得宠不得爱,但后人却得以享国。
若说她们谁最幸福,这就要看各人的不同理解了。比如:
喜欢权利的,肯定觉得吕雉是最幸福的,因为她得到了想要的权利。
想要得到轰轰烈烈的爱情、哪怕为对方牺牲,肯定觉得戚夫人是幸福的。因为戚夫人虽然死的惨,但她生前确实很受刘邦的宠爱,这是不争的事实。能真正得到帝王之爱,难道不是幸福之事吗?
想要平平淡淡、平平安安、为孩子着想的,既不想像吕雉那样心狠手辣、也不想像戚夫人那样死的惨,自然是薄夫人最幸福了。
若单以生前的“幸福”而言,所谓幸福,平淡点就是夫唱妇随。所以个人觉得还是戚夫人最幸福,因为她生前真正的得到过丈夫之爱,这是吕雉和薄夫人所不能比的。
当然话虽如此,吕雉好权,她得到了,她或许认为自己才是幸福的,自己才是赢家。而薄夫人则是福缘最为深厚,从汉文帝到孺子婴,从刘秀到汉献帝,从刘备到刘禅,都是出于她之后,可谓是后福无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