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一宗唐武宗李炎,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北魏太武帝,唐武宗,北周武帝,一宗是指后周世宗。灭佛事件是这四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佛教的打击和压抑,从而阻止佛教的正常发展。
这四位皇帝为何灭佛,有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唐武宗李炎。他们即位的时间都不长,皇位的势力和基础势单力薄,而民间的佛教组织势力很大,为维护统治者的政治利益,为防止有些宗教组织的犯上作乱,出此下策。
由于佛教在当时的迅猛发展,占据了很多的良田土地,建寺宙消耗了很多的民间资金,大批青壮年劳动力的出家为僧,既影响了很多家庭的正常生活,又阻碍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唐武宗李炎。
又由于佛教文化异常的活跃,有过于当时统治者的主体文化,这也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允许的。当一个宗教文化超越社会的主体文化,那当时的社会又怎样进步和发展。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去分析,三武一宗的灭佛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
只是三武一宗灭佛的手段过于残忍,走向极端,不仅没有达到维护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稳定和发展,而是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巨大的危机。
统治者摧毁道场,打砸寺院,焚烧佛教珍贵的文物经卷,对僧人的污辱,甚至对有的虔诚佛教徒进行活埋,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激起了老百姓的民愤。这既是限制民众的信仰自由,又是伤害老百姓的情感,从而让民众失去了精神上的寄托。从此失去民心,导致一部份人对社会的怨恨和报复。
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进行了巨大的摧残和威协,应该是人性化的控制佛教过于发展,并且将佛教的精华一面与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溶为一起,共同发展。
李德裕是唐朝一位非常好的宰相,武宗皇帝在位期间李德裕曾是他最信任的人。李德裕年轻的时候就以门荫进入仕途,后来陆续担任过很多官职。到了武宗年间,武宗皇帝非常喜欢他,李德裕被任朝廷宰相之职。当时朝中有武宗皇帝和李德裕两位执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李德裕像
武宗皇帝逝世之后,后面继承皇位的是宣宗李忱。宣宗年轻的时候,由于母亲身份低微为人十分低调谨慎。之前武宗皇帝觉得李忱虽然为人低调,但并非等闲之辈,担心他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对其实行过严厉的打压。宣宗李忱继位之后,忍受了大半辈子,迫不及待的要摧毁武宗之前的所有势力。宣宗之前吃过很多苦头,这也正好树立了他坚韧刚强的个性。
李德裕是武宗皇帝最信任的人,当然宣宗第一个要摧毁的就是李德裕。更何况当时李德裕是朝中宰相,位高权重就更不能手下留情了。宣宗继位第二天就免去了李德裕的宰相之位,之后在一年多时间,宣宗几乎把所有重要的武宗朝臣都贬出了朝廷。他不断的培养一批批自己的新势力,稳固自己的帝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