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现代书法史上,陆维钊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马一浮书法。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他不仅于上世纪60年代主持创立了国内唯一书法篆刻科------浙江美院书法篆刻科马一浮书法,而且于1979年又在国内率先招收首批书法研究生,培养了大批书法精英。

而他本人的“陆维钊体”,似篆似隶而又非篆非隶,风格独特,集雄强气与书卷气于一体,独步书坛马一浮书法。

陆维钊主张碑帖并重。他学习魏碑,可入化境,而学唐碑,则博采众长而富书卷气。

他所创“陆体”字形略呈扁方,线条连断相间,既带米芾的笔意,又融合了唐宋诸家的笔法。

其结体以险取势,纵横开张,自由舒展,字形的大小、斜正、粗细、长短变化,以人以内涵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陆维钊先生曾说,沈寐叟、马一浮和弘一法师的书法对自己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从他的字中,多少可以看出他们的影子。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回溯一下章草的起源和发展,这对于我们了解草章艺术特点的形成很有帮助。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章草是由隶书演变而来。它的前身是隶书的草写,也就是草隶。草隶的产生是出于实用的需求,因为隶书的书写虽然已经比篆书简便快捷了很多,但仍不能满足实用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隶书的草写。草隶诞生的年代说法不同,一说是秦朝末期。东汉赵壹的《非草书》认为: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另有说法认为草隶产生于汉代,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序里有“汉兴有草书”之说。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在西汉末期,在草隶的基础上发展出章草,章草是通过对草隶结构、笔画的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后而成。章草因其结构明晰规整、书写时遵循一定章程故被称作“章草”。

马一浮书法:陆维钊先生作为我国书法教育的先驱者之一,如何评价其书法水平?

还有说法认为,史游作《急就章》受到了汉章帝的欣赏和推崇,故称其为章草。

章草《急就章》章草在两汉魏晋时期发展成熟,在东晋时期,随着今草的出现,章草逐渐受到冷落,发展式微。宋代书家黄伯思曾在《书评》中说:

“章草惟汉魏西晋人最妙,至逸少变索靖法,稍以华胜…萧景乔《出师颂》虽不逮魏晋人,然高古尚有遗风…隋智永又变此法,至唐人绝罕为之,几至泯绝邪。”

黄伯思这段话概括了章草从东晋到宋代渐渐没落的实情。

章草是一种过渡性质的书体,可以把章草看成是草隶的升级版,而今草又是章草的升级版。在隶书向草书和楷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章草承载了汉字实用书写方面的功能。所以说章草起到了承载与过渡的作用。章草所具有的过渡性书体的特点,使章草在审美方面既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又具有其审美方面的局限性。

章草仍然保留有很多隶书的特点,比如字势基本取横势,字中笔画带有明显的波折等,章草书写时字字独立,不像今草那样字势连绵,这是章草和今草最大的区别。

前面说过,章草与草隶相比,更规范,更讲法度。孙过庭在《书谱》中说:

“章务检而便”。

“检”是讲求法度,“便”是简便的意思。孙过庭这句话的意思是章草有书写简便和讲法度的特点。

章草的法度来自哪里?章草的法度与今草的法度一样,来自于发展演变过程中人们书写时约定俗成的一些法则。

章草的艺术之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从章草的发展演变历史中了解到,章草的艺术之美是建立在汉隶之上的,而汉隶又是从篆书演变而来,这样章草就同时具有了隶书和篆书的美学特点。章草保留有隶之波磔,还上追篆之圆转,章草将隶书的波磔之美,篆书的曲线之美,端庄之美,草书的流动之美,融合于一体。于篆隶书中开创章草之美。

章草与今草相比,在艺术表现力上有自身的局限性。今草字势连绵,写起来尽情挥洒,于笔势纵横之中,将草书的艺术之美尽情展现。而章草字字独立,字与字之间少有联系,这就使章草只能在单字的点画之中挖掘艺术感染力。但这也使章草具有了独一无二的艺术特性。

入选国展章草书法作品章草笔画左右开张,字势左顾右盼,线条圆柔挺劲,有内裏之姿。如果说,今草的连贯气韵和纵逸豪放,有一种“飞动”之势,那章草则字字精致,有一种忍而不发的“势动”之感。

章草追古开今,承隶涵篆,笔法方圆兼用,草化楷写。章草的笔画虽有牵连,但使转自有法度,尽显成熟与严谨。在章草的笔画中,横、捺、点间作波磔,重按轻出,时时调节着笔墨的节奏。章草字字独立,互不牵连,章草的行笔讲究疾速中蕴含迟涩,在时断时续,时快时慢之中使整篇气息连绵不断。章草书法自有一种古朴庄重和雍容典雅之气象。在群星璀璨的书法历史星河中,章草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陆机的《平复帖》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章草书帖,是现存年代最为久远的书家真迹。陆机本不以书法闻名,但书法却是他学识修养的一部分。陆机的《平复帖》笔法古朴道劲,笔画有拖和绞转的特点,好似盘丝屈铁,字里行间生机尽显。陆机的章草结字貌似松散,却富有灵动和变化的特点。其字形偏长,取左高右低之势,呈倾斜状,但字形上窄下宽,所以斜而不倒,平添了许多奇险的趣味。

陆机《平复帖》《出师颂》是章草经典之作,是西晋章草名家索靖所作。

索靖《出师颂》章草书法的另一经典是西汉时期史游所书《急就章》。此作原是西汉元帝命黄门令史游为儿童识字编写的识字课本。因其篇首有“急就”二字而得名。史游所书《急就章》真迹早已失传。流传至今最早的《急就章》写本传为皇象所书。皇象版的《急就章》虽屡经传摹而失其初貌,然其”规模简古,气象悠远”,”波磔之间梗概尚存”,隐约仍可见史游之法。

皇象《急就章》我们在欣赏章草书法时,应充分了解章草由隶书草化而来。章草的产生,是为了使书写省易简便,故其用笔仍然沿袭隶书用笔特点。其特点多体现在横画之末,依然保留有隶书笔画上挑的特点。章草虽字字独立,但每字笔画之间联系颇多,它加进了草法的飞丝萦带。章草圆转如圜,牵丝索连的笔法,形成了其独特的“下笔有方圆、草法兼使转、横画有波折、且简率连笔”的笔法和“字字不雷同、字字不相连,字体有规则、省便有根源,草体而楷写”的总体特征。

我们欣赏章草,可以欣赏章草书中波磔突出的隶之美,可以欣赏章草书中曲线圆转的篆之美,还可以欣赏章草书所具有的流动之美,更可以感受章草古朴庄重,静中欲动的意象之美。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