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新倚天屠龙记》在网络播出以来成为吃瓜群众茶余饭后关注的热点,其中,由周海媚演绎的灭绝师太统率的峨眉派成为该剧的亮点。在金庸的笔下,峨眉派是灭绝师太统治的“女儿国”,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峨眉派不仅不是“女儿国”,而且还是是一群“大老爷们儿”的地盘。武侠小说为何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峨眉山的资料?好端端的峨眉到了金庸笔下怎么就变成“女儿国”了?今天我们从峨眉派的起源、发展、文化变迁等方面来试图解答这个问题。 峨眉派的起源关于峨眉派的起源,道教典籍《三皇经》是这样描述的:“人天中有三十六洞天,兹当第七洞天,一名虚灵洞天,一名灵陵太妙洞天”,这虚陵洞天和灵陵太妙洞天都是指峨眉山,《洞天福地记》亦云:“第七洞天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真人唐览治之”,而《五符经》中也有:“皇人在峨眉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黄帝往受三一五牙之法”的说法。

峨眉山的资料:峨眉派真的全是女人吗?有哪些史料可考的女子习武门派?

从这些志怪神话典著中分析峨眉山的资料,不难发现,起初的峨眉山是道教体系中的“神山圣地”,峨眉山作为道教活动的场所,最早见诸于各类道教神话传说,因此确切来说,峨眉派开山辟道伊始是以道教炼丹的形象登上文化历史舞台的。

峨眉山的资料:峨眉派真的全是女人吗?有哪些史料可考的女子习武门派?

峨眉自成修道练武场所肇始于战国。根据《峨眉山志》记载:“峨嵋山峨眉山的资料,有异人者;姓司徒,名玄空,人称白猿道人,秉石室华山道人陈抟之二十四式修真法,效猿之长臂为形,仿猿之灵快为意,化而成拳。名曰:通背拳”,而另据《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载:“越有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惟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拔箖箊竹,竹枝上枯槁,未折堕地,女即捷末。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处女应即入之,三入,因举杖击袁公。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遂别去。”

峨眉山的资料:峨眉派真的全是女人吗?有哪些史料可考的女子习武门派?

从这两份文献史料描述的情况来看,战国时期的司徒玄空作为峨眉派“以道养气”、“以武立山门”的武术开山鼻祖确系无疑,相较于创派较晚的少林派和武当派,峨眉派自战国时已“设坛创教”了,而少林派肇始于北魏,武当派则兴起于元代,盛极于明朝,因此,在就有“天下武功出峨眉”典故。

峨眉山的资料:峨眉派真的全是女人吗?有哪些史料可考的女子习武门派?

峨眉派的发展“天下武功出峨眉”除了意指峨眉创派时间久远,还说明峨眉派开山掌门司徒玄空的武艺惊人。按照《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列传第九》的描述,勾践灭吴前苦于部队缺乏武术总教习,于是听从了谋臣范蠡的建议携厚礼聘请了越女充任勾践军队的武术总教官。

峨眉山的资料:峨眉派真的全是女人吗?有哪些史料可考的女子习武门派?

而当越女在赶去觐见勾践的路上遇到了司徒玄空后,两大高手过招,结果以剑术名震天下的越女居然没碰到司徒玄空的毫毛,足见峨眉掌门司徒玄空武艺的高强。

虽然“白猿道人”司徒玄空自创“通背拳”,并教授越女“猿公剑法”,峨眉派以武辟道的端倪初现,但从战国到南北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峨眉派始终将修道炼丹作为主干业务来抓,因此,在1000多年里,峨眉派对外只招收男性关门弟子。

然而,峨眉派的武艺造诣却并未由于修道而止步不前。唐末五代初,峨眉派的道士扬仙公就是峨眉派功夫的佼佼者。根据相关文献记载,扬仙公在峨眉山闭关修炼功夫大成后,为了进行实际检测,他命人拿铁锤在其全身肆意捶打,使锤者气力尽竭而道士扬仙公却毫发无损,这大概就是“金钟罩”和“铁布衫”的最初原型。

由于峨眉派创教时间较早、功夫高手辈出且道家无为而治、修仙练道的避世思想很符合古代战乱频发时男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因此,很多人纷纷投入到了峨眉派的门下,峨眉派也由此衍生出了“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的地域分布特征。

所谓“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是指以峨眉武术为基础,分离出来的以丰都的青牛,通江的铁佛,开县的黄陵,涪陵的点易,灌县的青城为别派的武学流派。故此,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天下功夫出峨眉”确实实至名归。

误读的峨眉既然峨眉功夫了得,且开山鼻祖乃司徒玄空,按道理说峨眉派的弟子都应该是一群大老爷们儿,怎么到金庸的笔下就变成“女儿国”了?其实,这一切皆源于峨眉派的武术特性。

此话怎讲?众所周知,少林、武当和峨眉是公认的中土三大武学宗派,少林派功夫刚猛且以佛为尊,因此大凡遁入空门的人必剃光头发、以香炙头,也就是俗称的“受戒”,因此投入少林门下必定是男性弟子,而武当派武学阴柔且毋须剃发,因此,投入武当派的弟子男女皆有之,但总体而言以男弟子居多,而峨眉派的武艺则秉持“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 和“化万法为一法,以一法破万法”的原则,故此,峨眉武学的特性兼具“以弱胜强,真假虚实并用”的特性。

简而言之,也就是峨眉功夫是介于武当派和少林派之间的“刚柔相济”的另类存在,而这种功夫无论男女皆可易学上手,只要持之以恒必然有所收获,甚至相对于少林和武当,峨眉派的功夫更易于女弟子学习。

也正是由于峨眉派内敛的武学特性,金庸老先生在创作《倚天屠龙记》时,为了突出三派之间的爱恨纠葛,便以少林、武当和峨眉三大武学主体宗派为主旋律,通过冠以峨眉“女儿国”的新格局,突显小说主人公张无忌爱恨情仇的跌宕人生,从而让故事情节达到丝丝入扣的效果。

而从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来讲,在中国数千年的武学发展史里,三大武学宗派间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而张无忌只是三大宗派的缩影罢了,峨眉派的女性化则更是对其武学精神的别类阐述而已。

参考资料:《峨眉山志》、《吴越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