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爆发的朝鲜战争南北朝鲜战争,被称为第2.5次世界大战,不仅因为其参战国众多、战斗激烈,还在于其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
有人说南北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一场和棋,因为多方血战之后,南北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局南北朝鲜战争?因为参战各方都出现误判。最先产生误判的是金日成。
二战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北到南横扫国民党完成了国家统一,刺激了金日成一统国家的愿望。让他忽视了朝鲜的客观实力和美国保护韩国的决心,贸然发动战争,导致自己一度险些亡国。
朝鲜发动朝鲜统一战争,是一个不成熟的决定,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所以最后也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而朝鲜北方之所以敢发动战争,是因为受到了苏联的支持。
也就是说,斯大林也产生误判。
1950年,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为何铤而走险,支持北朝鲜发动统一朝鲜半岛的战争?
要知道,对于半岛统一,斯大林是有底线的。
那就是苏联不能参战,更不能跟美国直接对抗。
斯大林之所以敢支持北朝鲜发动统一半岛的战争,是因为斯大林在对情报部门提供的情况仔细分析后得出两点结论:
美国战略重心在欧洲,朝鲜半岛对美国无足轻重。
必要的时候,美国会放弃南朝鲜。
然而,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斯大林预料,让他一脸蒙圈。
朝鲜战争爆发的次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就旗帜鲜明宣布支持南朝鲜。
195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
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至此,美国全面介入朝鲜战争。
斯大林判断失误,美国也出现战略误判。美国的误判是:中国不会出兵。
虽然安理会通过了谴责朝鲜,成立联合国军的决议,天时地利人和都对美国有利。
但是,美国也还有一个担心,那就是中国会不会参战。
但是美国在全面评估之后,得出结论,中国不会出兵。
一是因为在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国将听命于苏联,既然苏联不出兵,中国也会那样做。
二是中国从清朝覆灭之后打了30多年仗,战乱频仍,百姓盼望和平生活;国家百孔千疮亟需重建;军队连年征战,人困马乏。
三是中国战火连连,国力羸弱,军队装备低劣。
四是西藏、台湾等地尚未解放,中国不会因小失大,让台湾苟延残喘。
因此,美国觉得中国不会参战。
直到1950年10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还在威克岛胸有成竹地告诉杜鲁门总统:中国参战“可能性很小”。
麦克阿瑟还说:“如果他们参战,战争爆发后头两个月就会出兵了。”
令美军做梦也没想到,毛泽东不但决定组成志愿军出兵,而且志愿军还成为美军的噩梦,美军在朝鲜战场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所以,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初,朝鲜、美国和苏联都做出战略误判,唯有毛泽东棋高一着。
在讨论出兵朝鲜的时候,中国高层持反对意见的人大有人在。
他们不是恐美,而是觉得中美国力差距太大;出兵朝鲜成本高、风险大、受益小。
然而,毛主席高瞻远瞩,力排众议,作出了“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英明决定。
既然已经决定参战,就要打赢。
那么,如何才能打赢?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打败过日本,击败过蒋匪军,但是对美军缺乏了解,与美军都从未正面交手。
美军当然也是如此,中国军队战斗力如何,他们全然不知。
所以不管是美军还是志愿军,都只能把国民党军队当做参照物。
因为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对手都是国军。
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曾经四次粉碎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总兵力号称500万,拥有大量日式和美式装备,又有美国大力支持,面对我军有压倒性优势。
尽管这样,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还是一路高歌,屡战屡胜,将国民党军队赶到了台湾。
因此,我军将士信心满满,既然能打败美式装备的国军,美式装备的美军同样也不在话下。
美式装备的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不是也被我们打得全军覆没?
美国军人有“少爷兵”之称,他们贪生怕死,军纪涣散,一听炮声就扔掉武器跑路,根本不堪一击,跟国军没有什么两样。
也就是说,只要将解放战争经验复制粘贴到朝鲜就可以了。
美军对我军也是如此,他们没有跟“共军”交过手,但是无论是抗战还是内战,美军都向国军派过军事顾问和教官。而且在缅甸,美军还曾跟中国远征军并肩作战。
国民党军队给美军的印象是,文化水平低,素质差,战斗力低下。
而“共军”既然也是中国人组成,战斗强不到哪。
可是当两军在朝鲜交锋之后,都觉得自己的判断错了:对手非同寻常,超乎想象。
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表现让美军大跌眼镜。
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对"联合国军"发起突袭,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夺回了温井,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
美军:哇塞,这战斗力比国军厉害多了,日军德军也不过如此吧?
接下来该让志愿军吃惊了。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打响。
11月27日,在东面战线,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突袭美国第七集团军的团战斗队。
这次该中国军人震惊了,美军机械化程度、作战协调能力,兵员素质确实太高了,在我军7比1的优势兵力层层包围下,竟然逃之夭夭。这要换国民党军队,早就被包饺子了。
在朝鲜战争刚开打的时候,志愿军延续了内战的思维,还想像三大战役那样,动不动就消灭敌人几个师几个军。
可是几仗打下来,才发现,成建制消灭敌人一个团,都要付出巨大代价。
长津湖战役中,虽然消灭美军一个团,但我军伤亡更惨重。
不是我军战略部署不行,也不是我军将士不能打,而是装备差距太大,而且美军也不是像国军那样,那么不堪。
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在没有海陆空优势的时候,我们要一改解放战争思维。
不能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是要以歼灭美军营级单位的军队为作战思路,一口一口啃掉美军硬骨头。
在朝鲜战场与志愿军交战之后,美国军队也长了不少记性。
中国军队不是甲午战争时的大清军队,也不是抗日战争时的国民党军队,中国人不再是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中国军队是比德军和日军还厉害的,叫人尊敬的对手。
长津湖战役中,在零下40度的低温下,志愿军战士空着肚子,不顾一切端着枪向美军冲锋,前仆后继,他们的顽强,让美军闻风丧胆,是硫磺岛上的日军也不能望其项背的。
经过朝鲜战争,美军得出结论:光靠火力优势无法让中国军队屈服。
中国军队也得出结论,不怕死在内战中管用,在现代化战争中,只凭精神和意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强大的火力支持。
用个形象的比喻说,在朝鲜战争中,中美都交了学费,把对方当作老师,学到了平时学不到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讲,朝鲜战争让双方都受益匪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