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曾经被称为“海上车夫”,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拥有强大的海军,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郑芝龙。荷兰人自恃强大、手高过天,把所以亚洲人看做是土著、野蛮人。明朝末期,中国的海岸被荷兰人肆虐,每年都有许多中国人被荷兰人抓走。

郑芝龙:明末清初的郑芝龙、郑成功船队,打败过哪些西方殖民者?

崇祯六年郑芝龙,郑芝龙率兵船出战迎敌。郑芝龙不光是抵御外敌,也是为了自己的兄弟报仇雪恨。

郑芝龙:明末清初的郑芝龙、郑成功船队,打败过哪些西方殖民者?

郑芝龙:明末清初的郑芝龙、郑成功船队,打败过哪些西方殖民者?

原来在郑芝龙当海盗期间多次与荷兰人交战郑芝龙,手下弟兄死伤无数。为报国仇家狠,郑芝龙的部属士气高昂。当知道明朝派郑芝龙出战时,荷兰人不敢怠慢,立即喊来了海贼刘香助战(曾经郑的死对头)。

郑芝龙率领150艘船水军,其中火100艘。荷兰人哪见过这个阵势,火船漫山遍野的蜂拥而上。这样的战斗,结果自然明晰,战后,9艘荷兰大型战舰中,两艘刚一开战即被火船缠住焚毁,另两艘则在炮战中被击沉,此外又被俘一艘,其余全在受重创后逃离战场。

荷兰舰尚且如此,参战的海贼刘香有战船五十艘,全军覆没在料罗湾。 上千荷兰人被淹死在海里,战后光荷兰人的首级郑芝龙就带回了183颗。

此战之后,荷兰人彻底撤兵服输。郑芝龙也完全控制了当时从日本到中国南海的海权。过往船只,如无明朝通行旗帜,就很可能被当成敌人当场击沉。

而强大的荷兰人呢?为了能够在此贸易通行不得不向明朝当局申请通行旗帜,而且还得每年向郑芝龙进贡12万两白银。这对于当时的海上霸主荷兰来说,十分羞辱。

说到郑经此人恐怕只能用六个字来形容:有干才,亏私德。

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将自己的夫人董氏与长子郑经留在厦门。在此其间郑经与自己弟弟的乳母生下一子。消息传到台湾后,郑成功勃然大怒。下令要斩杀董夫人、郑经、乳母母子。但手下众多将领商议后认为不可,遂抗命谏上。以为只杀乳母母子即可。但郑成功不允。

而最为吊诡的一幕随即便发生了。郑成功在数天后得病,很快便死了。终年39岁。

郑成功的死充满着阴谋气息,数百年后看来波谲云诡依旧。

第一说因为郑成功派人持自己佩剑去厦门斩杀自己妻儿后,天天登高眺望,等待消息,得了风寒,终于不治。

第二说郑成功临死前正逢多事之秋。父亲郑芝龙和一些族人在北京被清廷斩首;清廷采纳叛将黄梧之策,内迁沿海百姓,以绝台湾贸易;黄梧在郑成功家乡掘开其祖坟,暴尸荒野;上文说的郑经一事;以及南明永历帝在云南被害。种种打击让郑成功五内如焚,急痛攻心而死。

第三说下毒说。此说有诸多史料可查,有李光地《榕村语录续集》、夏琳《闽海纪闻》、林时对《荷闸丛谈》分别记载了郑成功之死。如《榕村语录续集》载:“马信荐一医生以为中暑,投以凉剂,是晚而殂”。《荷闸丛谈》道:“(成功)骤发颠狂,咬尽手指死”;《闽海纪闻》说,郑成功临终前将药投之于地,然后“顿足扶膺,大呼而殂”。而根据这些记载,是清降将马信在荐医之后,当晚郑成功便死了。而马信也在第二天不明不白地死了(根据李光地记载),而有其它记载是5天后。

而下毒说指向的幕后黑手分别有清廷、郑成功堂兄弟郑泰、郑袭、郑鸣骏。另外的猜测还有。

但考虑到李光地本人的身份,恐怕以他为代表的下毒一说真实性要打个折扣,不虞有泼脏水,黑化郑家的嫌疑。因为就在此之前,便有清廷散布谣言,称清军在攻陷安平后,大肆淫掠,其中便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日本女子)。后来郑成功亲自剖开母亲肚子,取出内脏,清水涤净后再行盛敛下葬。持此记录的文人著述挺多的,代表性的是黄宗羲的《赐姓始末》。但在另两本著述中能一窥管豹,就是我国江日升《台湾外纪》与日本守山正彝《平番语录郑氏兵话》。

江日升《台湾外纪》:

韩岱奉贝勒世子命,统满汉骑步突至安平,郑芝豹、芝鹏等惧兵威,不敢战,敛其众,挈家资、子女于巨舰,弃城出泊外海。成功生母倭妇翁氏手持剑,不肯去,强之再四,亦不行。大兵至,翁氏毅然拔剑剖肚而死。

日本方面的记载也大同小异。有理由相信这是清廷诬蔑抗清孤忠郑成功的一个小伎俩。所以下毒一说虽然流传愈广,反而可信度愈低。

在郑成功死后,郑经击败了郑泰和郑袭,坐上了延平郡王的位子。经营台湾,通商日本和印尼,极大地增强了台湾的实力,也一定程度挫败了清廷内迁禁海的计谋。

回到题首,郑经确实是位优秀的守成之主,但因为他少年时代私德的败坏,也间接导致了父亲的逝世。这也不免让后世为之诟病。第二个原因我在上面已经点出来了。

以秀才而封王,柱掌半壁旧山河,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

驱外夷以出境,开辟千秋新事业,语国中有志者再鼓雄风。

这无疑是郑成功父子的真实写照,也是毕生心愿。可惜苍天助曹不助刘。后来郑经也郁郁而终,享年四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