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灣主要是旅游风景区彭湃故居。有凤山妈祖,遮浪的南澳海,风车岛。莲花山,其莲花山路途有鸡鸣寺的大雄宝殿,莲花大佛。汕尾海城的红场不仅有革命烈士的简介还有许多大榕树是夏天乘凉下棋的宝地。还有文天祥广场不仅是绿色广场,还有每一位海丰人文艺术家和革命烈士的石相。还有受汕尾政府保护的:彭湃故居,彭湃是汕尾第一伟人。在汕尾海滨路还有渔船可以坐。很多团购都有红海灣旅行的优惠的。如果是要坐轮船捕鱼和看水手比赛团购比较优惠。

1.汕尾莲花山 : 汕尾市海丰县莲花镇 2.水底山温泉 : 汕尾市海丰县赤石镇明热公路88号 3.南方澳渔港 : 汕尾市海丰县小漠镇南方澳天然海湾 4.莲花山养生温泉 : 汕尾市海丰县莲花镇莲花山度假村 5.召贡峡漂流 : 汕尾市海丰县莲花森林公园召贡山 6.莲花森林公园 : 汕尾市海丰县莲花森林公园 汕尾海丰还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我和美途游记的朋友到汕尾旅游,玩了2天后才去的其他地方。世外桃源,天然氧吧,可赏参天古木,灵山秀水;,鸟语花香;可涤荡心胸;可品田园风味。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融为一体,宾客与绿水青山亲密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静静的依偎在自然的怀抱,远离喧嚣纷扰,亲近本真自然,能让您的心灵感受一种净化,灵魂得到一种升华彭湃故居!

汕尾是原来的海陆丰地区的一个乡镇,在1988年设立汕尾市,市政府中心设立在城区(原汕尾镇)现下辖市城区彭湃故居、陆丰市 海丰县 陆河县四个县区级单位,另有华侨管理区和红海湾开发区两大县级开发区。现在的“汕尾市”所辖区域在建市之前外人都称这个地区为海陆丰。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汕尾八景”又称“ 海陆丰八景” ,得名于金代明昌间,后代文人纷纷题诗,遂名闻遐迩。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御定八景为: 莲峰叠翠、金厢银滩、红场星火、玄武灵声、有凤来仪、遮浪奇观、 南万椎涛、一饭千秋。当时均刻石立碑并有小序、诗文。汕尾八景的出现,对于后来的风景点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之后,无论“十室之邑,三里之城,五亩之园,以及琳宫梵宇,靡不有八景诗矣”。现代园林、庭院绿化亦借鉴汕尾八景,建造景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1.莲峰叠翠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莲峰叠翠”是汕尾八景之一,地处广东汕尾市海丰莲花山,为粤东海拔第一的高山。也是黄江、龙津河、大液河、赤石河的发源地,这里植被完好,林木资源丰富,1995年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2.金厢银滩

彭湃故居:汕尾红海湾有什么特色小吃?

金厢银滩是汕尾八景之一。位于汕尾市陆丰县城20公里的金厢镇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厢滩滨海旅游区。

3.红场星火

“红场星火”是汕尾市八景之一,包括,“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彭湃故居”。汕尾海丰县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彭湃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农民运动的摇篮。红宫红场和彭湃故居有机地组合成环境优美的红色经典旅游线路,年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

4.玄武灵声

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位于广东省汕尾市碣石镇 改建于明洪武27年(1577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开放场所,寺内殿堂庑廊,僧舍厅室,共99间。

5.有凤来仪

凤山,是汕尾地方的著名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市区东南面。凤山、小岛山、鼎盖山,三山同列,品清湖环绕。山美,水美,景美。故有“有凤来仪”的美称。妈祖面前,长堤蜿蜒,夜辉映月,风平浪静。放眼望去,风樯云集,汽笛悠扬,海鸟翩翩。站在凤仪台上,眺望汕尾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如流水,车似龙翔。

6.遮浪奇观

汕尾红海湾遮浪南澳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她濒临南海,礁岩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备,“湖、岛、湾、屿”迥异,海水由于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岛东西两边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当这边的海面波涛滚滚、巨浪排空,尤如万马奔腾“卷起千堆雪”之时,那边的海面却风平浪静,波光粼粼,恬静宜人,一动一静,令人赞不绝口,实为不可多得的“奇观”。

7.南万椎涛

汕尾八景之一,陆河绿色走廊南万红椎林生态公园。公园内,山峦起伏,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溪流汩汩,飞瀑直泻,百鸟争鸣。这里有存活距今一亿六千万年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恐龙的食物——桫椤群;有满山百年红椎树林;有350多年树龄的“红椎王”,其高十有余丈,其大六人难以合抱;还有山菊、山茶、石松、幽兰遍布其间。

8.一饭千秋

汕尾八景之一。一饭千秋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北郊五坡岭上,坐西北向东南,占地960平方米。亭为六柱八角重檐攒尖顶,通高9米;亭内覆盖着一座庑殿顶古石亭,上刻“方饭亭”三字,内竖立石碑刻有文天祥半身画像,像上方阴刻小籇《衣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