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厉害与否沈括的作品,和这个人被后人“研究”的程度有极大的关系。
若是有人专心研究沈括,你能研究出很多他的厉害之处,以及巨大贡献沈括的作品。
当然这个和国力也有关系,如果中国在世界有足够的话语权,那全世界都会知道沈括的成就,自然的就有优势沈括的作品。
一、两人都是博学家,多才多艺沈括有很多头衔,是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身份——科学家。
而在科学方面,他所涉猎的领域就更广了,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水利等各方面,此外还涉及音乐等。
《宋史》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即便是现在的研究,也认为他是“学问最为博洽”,“最多才多艺的人物之一”。
达·芬奇同样也是多才多艺。
他涉及的领域有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工程、文学、解剖学、地质学、天文学、植物学、古生物学和制图学等。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代表人物,他对后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从影响力上看,达·芬奇超过沈括达·芬奇在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门“达·芬奇学”,有很多疯狂的拥泵,研究他的人很多。这也使得他被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更被人熟知。
这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此外,达芬奇的手稿呀,作品呀,保存的可能更多些。
而沈括在官本位的古代,更多的精力用在做官上,并没有足够时间精力来钻研那些科学技术,不然可能会有更多的成就。
在影响力方面,沈括基本上算是个冷门。
即便是在中国研究科学技术的,估计也没几人认真研究沈括的,绝大多数人只限于知道个皮毛,和我一样。
若是中国有些人如研究“红楼梦”形成红学那样,一辈子去研究沈括的贡献,形成“沈括学”,肯定能发掘出更多的沈括成就。
加上中国话语权足够重,让世界每一个国家的教科书都写到沈括,那时候你说沈括和达芬奇谁更厉害,估计要好好PK了。
沈括比小说中的黄药师、无崖子还厉害
读过金庸的同学都知道黄药师。黄药师在小说里不仅是武术大师,于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也是无所不精,有人说他是金老爷子在小说里的化身,这个暂不讨论。现实里的沈括比黄药师厉害多了。
先看看沈括除了科学家以外的身份。人家虽然不会武功,军事能力堪为一代将才。在宋神宗年间当过大军区司令员(经略使),数次击败西夏。还编撰了《修城法式条约》和《边州阵法》等军事著作。
沈括是经济学家。当过财政部长(三司使),期间改革改良了宋朝的食盐专营制度,并提出了超前的铸币制度及货币流通理论,早于西方数百年。
沈括是音乐家,对古音乐研究造诣很高,编写了过《乐论》、《乐律》等著作,可惜都已失传。
沈括是书画鉴赏大家。著有《图画歌》,品评历代名家作品。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等人对其评价甚高。
沈括是医药大家。他留意搜集药方,编写了两部医学著作,一部失传,另一部《良方》于后世很有影响力。
此外沈括的文学成就也很高。除了《梦溪笔谈》,还有许多其他著作。只不过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基本与他同时代,以致他的文学成就不太显眼而已。
此外他还是水利专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
最后简单说一下沈括的真正的“专业”。以下每项领域只拣选重要的内容,并不是全部:
数学方面。隙积术和会圆术都是沈括的研究成果,于后世科学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
物理方面。最早验证了地磁偏角;在声学和光学领域都有重要发现。
化学方面。记录了胆水炼铜和石油制墨的方法。
天文学:改进了浑天仪。最早测算了“真太阳日”。提出了《十二气历》。
地理地形学:最早得出华北平原过去曾是海滨的结论;最早发现“流水侵蚀作用”;用月亮的盈亏来论证日、月的形状,及月相与海潮的关系;绘制了《天下州县图》,首创制作了木质的地理模型图。
看了上面这些,后来英国学者李约瑟对沈括那样地推崇就不奇怪了。
人品方面,鉴于沈括与苏轼的小插曲,要说就得单独开篇,但这并不影响沈括的成就和他对全人类的贡献。
《梦溪笔谈》就不用多说了,作为沈括呕心沥血的主要著作,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如同它的作者,只会越来越高,傲视古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