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张自忠将军的张自忠夫人,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的爱国者!
七七事变前张自忠夫人,华北周围的局势逐渐恶化,已经占领东北的日本还想继续南下,以逼迫国民政府承认自己对东北的合法占有。当时国民政府只留了29军来控制北平周围的局势。由于当时国力对比悬殊,战争准备不充分,为了能尽量推后战争,为战争准备赢得时间,国民政府指示29军不要与日军发生冲突,能周旋尽量周旋,能拖延尽量拖延。
作为29军38师师长的张自忠,先后还担任天津和北平的市长,不得已只能和日军周旋,期间还做了一些“卖国行为”,尤其是建立“非军事缓冲区”,让对日本仇恨至极的爱国青年彻底爆发,从此,大家就给张将军扣上了汉奸的帽子张自忠夫人。
喜欢给同胞扣汉奸帽子是某些国人的爱好,而正是这帽子害死了张将军。从此,人们提到张将军便大骂汉奸,甚至出现了有学生想围殴将军的景象。也就是这以后,张将军就抱定了必死之决心,每战,必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但骂他的声音仍然是愈演愈烈。
1940年,日军调集重兵围攻襄樊,将军在已经取得胜利回到安全地区时,作为集团军司令,仍然执意要求继续渡河作战,部下苦劝不听,没有人知道,此时的将军,一心只想通过战死沙场来为自己正名。
最终,将军宁死不屈,战死沙场,日军得知他是张自忠时,为其立碑,甚至在国军敢死队来抢尸体时,主动放弃飞机轰炸。
张将军遍体鳞伤,灵柩过宜昌时,十万军民相送,日军飞机在天空三次飞过,无一人慌乱躲避。
灵柩到达陪都重庆时,蒋亲自迎灵,抚棺大恸。
张将军完全可以不死,而且相对于死,他活着的作用更大,更能为国家、民族竭尽所能,然而,汉奸的帽子压死了将军。
张将军用死证明了自己的赤心报国,而杀死他的,就是那些只会喊口号的正义爱国青年!
张自忠,国民革命军三十三集团军上将总司令,山东临清人。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立下赫赫战功。 1940年5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运输线,集结30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湖北枣阳、宜昌)。由于张自忠向蒋介石的电报被日军破译截获,了解到第33集团军司令部的具体位置,于是秘密击中两个师兵力,在20架飞机配合下,四面包围张自忠司令部,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张自忠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自己亲率2000兵力渡河作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1次,日军伤亡惨重。然而不幸的是,张自忠的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他的军事部署已完全被敌方掌握。日军当即另调集两个师团另加四个大队奔袭而来。双方发生遭遇战。15日,张自忠率领的1500余人被日军包围在南瓜店以北的沟沿里村。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中国军队的阵地发起猛攻。一昼夜发动9次冲锋。张自忠所部伤亡人员急剧上升,战况空前激烈。午时张自忠将军腿部和左臂先后身中5弹,仍坚持指挥作战。到下午2时,张自忠手下只剩下数百官兵,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前方增援,身边只剩下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 5月16日下午4时,大批日军突破防线包围张自忠司令部,冲在前面的日军中队长堂野开枪击中张自忠将军头部,随后日军一等兵藤冈端起刺刀,拚尽全身力气猛刺张自忠,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张自忠将军战死后,日军全军向张将军行礼,由军医用酒精仔细清洗遗体,并包扎好伤口,郑重装殓,放进赶制的棺材里。葬于一处山坡上,并立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将军殉国,立即下令第5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由38师师长黄维刚带领敢死队,于16日夜间突袭南瓜店,奋勇抢回了张自忠的遗骸。日军则下令停止飞机轰炸,以免伤到张自忠将军遗体。 张自忠的尸骨运回后方后,经检视,张自忠身有八处重伤,其中炮弹伤二处,刺刀伤一处,枪弹伤五处。随后,将军遗体被运往当时的战时首都重庆安葬,出殡当日,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蒋介石为张自忠将军亲扶灵柩,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阵营的50多个国家中,张自忠将军是阵亡将士中军衔最高的将领——集团军上将总司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