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谐音是“年高”过年吃年糕的寓意,有年年高升的意思,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遂。年糕早期是在年夜用来祭祀神灵及供奉祖先,其后渐渐成为一种农历新年食品。
过年吃年糕的习俗过年吃年糕的寓意,据传从周代开始。由于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所以后世过年吃年糕,就含有祝贺五谷丰登的意思了。吃年糕还有取“年高”长寿之意。 也有年年长高长大的意思。
糕通常用糯米磨粉制成,在中国不同地区制作的年糕各有分别过年吃年糕的寓意;年糕传至周边国家后,也依其饮食习惯而延伸出不同的制作方法及风味。
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春节的重头戏,过年吃年糕糍粑就是其中之一。年糕最早在周朝已有记载,《国札札记》中“羞边之食,糗饵粉餐”的“粉餐”就是米粉蒸成的糕食。相传过年吃年糕习俗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吴王夫差大将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放地下,类似于深挖洞广积粮。后来伍子胥被吴王赐剑自刎,并说“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重起,苏州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人们想起伍子胥的话,掘地三尺,果然得到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为了纪念伍子胥,过年吃年糕的习俗流传至今。年糕不仅品种多,有猪油年糕桂花年糕等等,而且软糯美味,既可清蒸亦可煎炸。当然,过年吃年糕糍粑更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寓意:年糕年糕年年高步步高,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喜爱的食品。但因为糯米年糕不易消化,应注意节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