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31日印巴分治,南非借着全球殖民地独立的大浪潮,正式宣布自英联邦退出, 建立完全独立主权的南非共和国,然而国家的独立并未给占南非绝大多数人口的黑人带来“幸福”。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南非白人依靠自己在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领域的绝对垄断,对黑人执行了残酷的“种族隔离”政策,黑人依旧是为南非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性质族群印巴分治。

直到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在1994年出任总统印巴分治,在同胞们的欢呼声中,曼德拉积极的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并在1996修改宪法来确保南非是一个种族平等的国家。

然而虽然南非黑人通过人口优势获得了政治权利,并有了属于自己的“高官”,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等领域依旧是南非白人占主导,绝大数黑人的生存状态仅是得到了改善,所以黑人对白人依旧有着诸多怨言。

与此同时白人也不甘心自己失去在政治上的“特权”,时不时就对黑人各种冷嘲热讽。因而南非黑人和白人经常出现群体性种族事件,争吵、斗殴连绵不断。

对此不少朋友提出,面对矛盾重重的“白黑矛盾”,南非当年咋不学印巴分治,既然凑到一起要争吵,那何不各自过自己的日子,依照20世纪中期南非准发达国家的国力,“蜕变”出一个非洲超级强国并非不可能。

而从历史事实来看,当年的南非白人并非不是不想这么干,是由于过于“贪婪”致使计划失败了。早在南非归属于英联邦的1951年,南非自治政府就制定出了一套名为“班图斯坦”的制度跟黑人进行政治分离。

根据“班图斯坦”制度的要求,南非政府计划将12.7%的国土给予黑人部落,要求他们建立相对独立于南非政府的“班图斯坦”自治政府,并且在1970年强行要求每个南非黑人必须从属于一个“班图斯坦”。

1976年特兰斯凯、1977年博普塔茨瓦纳、1979年文达、1981年西斯凯,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南非独立出了4个“班图斯坦”国家,并强调此后还会陆续将境内所有“班图斯坦”独立。

但由于这些所谓的“班图斯坦”国家在政治、军事、司法、外交上依旧是受南非节制,甚至就连最高领导人都是南非指定,因而国际社会中大多数国家都没有承认它们。

与此由于南非白人划分出去的12.7%国土,几乎完全是贫瘠之地,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境内的黑人,相关媒体保守估计仅能养活4分1的人口。

因而绝大多数黑人为了能够生存,依旧选择在南非打工挣钱,而由于1970年强迫黑人归属一个“班图斯坦”的法令,这些来南非打工的黑人,往往就失去了在南非的“公民权”,在南非的法律中他们是外国人。

如此一来南非白人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即交代了尊重黑人独立的权益,又获得了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但黑人们又不是真的全是傻子,他们掀起了此起披伏的反抗,直到1994年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登上总统之位

配图来源网络,版权人若觉不妥,联系我们!立马删

印巴在克什米尔拼的你死我活,目标并不仅仅是克什米尔,而是各自的国家命运。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度是个扩张性极强的国家。有些不了解印度历史,或者对印度社会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的人,常常说印度人有信仰、很温和、还给他们打上善良人的标签。但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印巴分治:南非白人、黑人也有矛盾,那当年为什么不学印巴分治?

印度独立之前,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大印度联邦”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尼泊尔、锡金、不丹、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和阿萨姆地区,都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并且就连中国的西藏也会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

至于印巴分治方案,当时的尼赫鲁根本就不同意。因为他压根不承认巴基斯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只不过,由于1946年穆斯林与印度教徒之间空前的大仇杀,使尼赫鲁大为震惊,他在这一严酷的事实下,不得不暂时同意了蒙巴顿实行的印巴分治方案。

但是,包括尼赫鲁在内的许多国大党要员仍然坚持认为——印巴分治只是权宜之计,巴基斯坦的经济落后,对印度十分依赖,这决定了巴基斯坦必将是一个短命的国家,终将回到印度的怀抱。

为此,尼赫鲁在1947年印巴分治前断言:“小的民族国家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而存在”。

印巴分治后,印度实力不强,尼赫鲁还装装样子,宣传“不结盟运动”,把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迷的晕晕乎乎的。

但是,假象终究是假象,尼赫鲁要实现他的目标,他就必须要有具体的行动。而他第一个要吞并的目标就是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原本是个土邦,面积比我国的湖北省稍大,跟湖南省面积差不多,现在的人口大约1600万左右。

英国人主导印巴分治时,当时给了克什米尔自己决定前途的选择权:可以独立建国,也可以选择加入印度或者巴基斯坦。不过由于当时克什米尔的领主还很犹豫,没有想好怎么办,便没有回复英国人。后来英国人着急撤走,就在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权的情况下,宣布印巴顺利分治。

英国人撤走后,克什米尔上下否定了独立建国的方案,但就针对加入印巴哪一方,却产生了分歧。普通老百姓大多是穆斯林,希望加入巴基斯坦;而领主老爷们则多是印度教徒,希望加入印度。

然后,印巴双方便都以此为借口,宣布克什米尔地区是自己的,并都向克什米尔派出了重兵,分别抢了克什米尔一部分。第一次印巴战争由此爆发。

战争打了一年左右,最后双方停火,维持了各自的占领区。

但是这种停火只是暂时的。因为在当时的印度看来,吞并克什米尔地区只是吞并巴基斯坦的第一步。它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吞并整个巴基斯坦。而在巴基斯坦看来,守住克什米尔就是守住巴基斯坦的底线,克什米尔如果丢了,巴基斯坦也必然会被吞并。

所以说,印巴在克什米尔的冲突,并不单单是为了争夺一个克什米尔。而是印度在南亚奉行的霸权主义遭到了巴基斯坦的抵制,再加上双方的宗教矛盾,便产生了现在的克什米尔争端问题。

后来,印度转变思路,决定先吞并实力最弱小的锡金,于是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问题就放在了一边。

1950年12月,印度强迫锡金签订《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将锡金纳为的保护国,并派专人驻锡金,担任首席行政官,行使首相职权,将锡金的国防、外交和经济进行了全面的控制。

锡金被完全控制后,印度又瞄上了巴基斯坦。1956年,印度破坏并赶走了巴基斯坦驻守在库奇兰恩的哨所和边防警察(库奇兰奇的面积大约为1.8万平方千米),并建立了自己的哨所。等于在事实上控制了库奇兰恩。

接连的占便宜成功,让尼赫鲁产生了傲慢自大的心理。他认为修理锡金和巴基斯坦都太轻松了,于是他决定玩票大的——向中国宣战,并吞并中国的西藏。

1962年10月,尼赫鲁向印度军队下达了“将中国军队赶出去”和“拿下整个西藏!”的命令。

当然了,最后的结果很多人都知道,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大国的印度军队被中国军队打的屁滚尿流,颜面尽失。总理尼赫鲁也在不久后羞愧难当,黯然离世。

尼赫鲁死后,不管部部长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上台。他上台后,意识到中国貌似是惹不起的对手。于是他转变思路,重新挑起跟巴基斯坦的战争。(内阁制国家的不管部长就相当于政府秘书长)

↓印度第二任总理夏斯特里

夏斯特里的策略很简单,就是故意在克什米尔挑事,蚕食巴基斯坦控制区。巴基斯坦起先惹不起,一味的退让。

但是面对印军咄咄逼人的进攻,巴基斯坦感到了克什米尔局势的严重性。为此,巴总统阿尤布汗主持最高会议,决定出动精锐部队对克什米尔地区实施反击。第二次印巴克什米尔战争由此爆发。

这次战争打了一个对月,最终在联合国的干涉下,双方才停火。

停火后没几个月,夏斯特里去世,随后尼赫鲁的女儿英迪拉甘地上台。这位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领导人是个狠角色。她宣布上台后,没有急着报仇,而是潜心蛰伏,等待一个报复巴基斯坦的机会。几年后,这个机会就来了。

1971年3月25日,东巴基斯坦的伊斯兰教族长穆吉布·拉赫曼宣称东巴要独立,并成立孟加拉国。对于东巴的这一独立事件,西巴基斯坦肯定不能同意了。巴国总统叶悔亚汗立即下令对东巴基斯坦进行军事镇压,孟加拉国独立战争因此爆发。英迪拉甘地听说巴基斯坦内战的消息后,兴高采烈的对巴基斯坦下了黑手。

1971年12月,印度在苏联的支持下,对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并挑起了第三次印巴战争。

由于印巴双方在国力上的差距,以及东巴基斯坦的独立,这场战争最终变成了一边倒式的战争。开战仅仅几天,巴基斯坦就被迫停火,主动释放印度和东巴游击队的战俘,并承认孟加拉国独立。

这场战争后,巴基斯坦不仅损失了东巴的所有领土和几千万人口。同时,西巴基斯坦还被印度占了将近两千平方公里的领土。可谓是元气大伤了。

拆掉巴基斯坦后,印度野心再度膨胀。这一次他们打算干一票大的,正式将早已沦为傀儡的锡金吞并。

值得一提的是,锡金被吞并前,印度试爆了自己原子弹。其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在威慑其它国家不要干涉它吞并锡金的行动。

1975年2月3日,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锡金正式变为了印度的一个邦。(二战之后还能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家,也就只有印度了)

正式吞并锡金后,印度开始向不丹动手。具体方式与吞并锡金一样,先进行外交和军事上的渗透。后来因为中印边境摩擦事件,中国将不丹看作是遏制印度扩张的棋子,便强行阻止了印度吞并不丹。否则不丹早就沦为第二个锡金了。

后来,印度又先后对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两国下手,意图像吞并锡金一样对两国进行先渗透再吞并的计划。但是最终都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而失败了。

1991年底,由于苏联解体,印度的大靠山没有了,印度才总算是消停了几年。(由于印度无端挑起巴基斯坦内讧,遭到了美国的报复。因此在1971年后,印度和美国的关系很差,与苏联关系非常好)

但是,这种消停只是暂时的。从1991年开始,印度连续搞核试验,并在1998年宣布自己跻身为拥核国家。(据说印度拥有65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

作为回应,安理会五常便偷偷支持巴基斯坦搞核武器试验,也帮助巴基斯坦在1998年成为了拥核国家。(据说巴基斯坦15~25枚核弹头,其弹道导弹的射程为1500公里)

目前阶段,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对抗仍然在继续。印度并没有放弃它的“大印度联邦计划”,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依然是印度要吞并的地区和国家。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克什米尔也依然它的国防底线。但是随着它和印度经济的差距越来越大,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