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原型来源于小学课本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大家都很熟悉了,因为多次在春晚上的出色表现,早已经被当成了赵本山之后的“小品王”,2011年和师傅赵本山登上辽宁春晚表演小品《相亲》走红,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个能让赵本山在台上笑场的演员;2016年,由他率队登上辽宁春晚,一个《吃面》中的神逻辑让大家费解了3年时间,但其实,这个逻辑在小学课本中有迹可循;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宋小宝《吃面》逻辑回顾;小品的尾声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吃完面准备离去,这时: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服务员:还没给钱呢宋小宝吃面2?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宋小宝:什么钱宋小宝吃面2?

服务员:汤面的钱宋小宝吃面2。

宋小宝:汤面用炒面换的给什么钱?

服务员:炒面你也没给钱啊。

宋小宝:炒面我也没吃啊,给什么钱?于是,服务员懵了,这样的神逻辑连带着大家也懵了;

逻辑出现在小学课本;小学的数学课本中有一章节考逻辑思维,原题是“小明花50买足球,然后用50元的足球换了100元的篮球”;而理由是“最初给了50元,又用了价值50元的足球抵了50元,所以加起来是100元,换篮球也合情合理”问这样的逻辑是否正确!

这样的一道逻辑题和“炒面换汤面”其实是一个类型,只是把足球换成了炒面、篮球换成了汤面,而不同的就在于,小品中,宋小宝并没有花钱,而是直接换!

其实,对于小品的情节大家没有必要过于较真,其实很多经典小品中的桥段都是由老段子经过了多次改编而成的,而在小品中,段子只是经典的其中一部分,更多的还是在于演员自身的演技;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打字不易,原创不易,点赞关注,为您解答更多娱乐圈大事小情!

(炒面上来)等会儿,什么炒面?

田娃:海参炒面。

宋小宝:玩呢呀?啊?

田娃:咋的了?

宋小宝:在哪呢海参呢?光有炒面,海参在哪呢呀?炒丢啦?扒拉出锅啦?让你造啦?海参炒面,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

田娃:解释啥呀?

宋小宝:海参炒面,海参呢?

田娃:我叫海参,面是我炒的。完美不?

宋小宝:特别完美。菜单拿我看看。吓唬谁呢?在哪儿呢?

(看完菜单)那个我可以选择不吃不?

田娃:不行。本店有规定,点了不能退。

楠楠:对。

宋小宝:不能退,能换不?

这个是设计好了的台词,没有傻一说!为的是博观众一笑哈!

描述:有3个人去吃面条,三碗30元,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0元就够了,拿出10元命令服务员退还给他们,服务员偷偷藏起了4元,然后,把剩下的6元钱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到2元,这样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现在又退回来2元,也就是10-2=8,每人只花了8元,3个人每人8元,3×8=24元+服务员藏起来的4元=28元,还有2元钱去哪里了?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宋小宝吃面2:宋小宝小品《吃面》里面的炒面换汤面的逻辑原型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是偷换概念,那里每人花了8元是不正确的,因为服务生的4元也属于他们三人花出去的钱。因此这个问题这样算就对了,老板收了20元钱,服务生藏了4元钱,等于24元,这24元都属于他们花出去的钱,然后服务生退还了6元,与24元相加就等于30元,这样算就没错了。

前面出题的人故意拿24加4来迷惑大家,这就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他们总共花了30元钱,最后退回来6元,等于他们花出去了24元,这24元刚好等于老板收到的20元加服务生藏起来的4元。

而题主所说的24加4就是误导,因为24是花出去的钱,而4元同样是花出去的钱,这4元包括在24里面,相加就是没道理的。

要是你看明白了就点个赞,要是没看明白就点个关注,要是你早就明白了就关注点赞加留言。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