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的结论还是不敢苟同的里约奥运会女排。
中国女排相比于里约奥运会那支中国女排,并没有实力上的下降,相反,还有所增强里约奥运会女排。只是我们的主要对手进步太快,让我们球迷觉得中国女排夺冠的底气小了些而已。
为什么说中国女排并不比里约奥运会时差呢里约奥运会女排?我们分析一下。
主攻位置:2016年朱婷联手惠若琪,张常宁和刘晓彤替补。2021年朱婷联手张常宁,李盈莹和刘晓彤(或刘晏含替补)。相比于2016年朱婷的青涩、惠若琪的伤病,很常宁的不成熟,2021年的中国女排主攻阵容更加强大,尤其是有了超新星李盈莹的加持,中国女排的主攻组合放眼女子排坛,说自己是第二,恐怕没有哪个队伍敢说第一。
副攻位置:2016年颜妮搭档徐云丽,号称南北长城,替补袁心玥。2021年颜妮搭档袁心玥,替补王媛媛。应该说,眼下这支中国女排副攻实力,比2016年年里约阵容稍稍弱了那么一点点儿,但东京阵容的副攻,主打的颜妮和袁心玥并不比里约阵颜的颜妮和徐云丽差,弱在替补副攻,不影响大局。
二传位置:2016年里约阵容魏秋月主打,丁霞替补。2021年东京阵容丁霞主打,姚迪替补。东京阵容胜出。
接应位置:2016年里约阵容主打杨方旭,替补龚翔宇。2021年东京阵容主打龚翔宇,栗垚替补。两阵容实力持平。
自由人位置:2016年里约奥运是林莉,如今东京奥运是王梦洁,二人旗鼓相当。
除了副攻位置,如今的东京周期下的中国女排较2016年里约奥运阵容,实力上并不差,还隐隐胜出,尤其是向着更高更快目标改进的中国女排,实力更上一层楼。我们的主要对手,意大利女排,随着主力接应艾格努的成熟,已成为我们中国女排的强劲对手。中国女排应多准备几种应对方案,迎战这个实力强劲的对手,只有迈过了意大利女排的十指关,我们来到决赛场上,才有资格谈夺冠的话题,否则,一切都是笑谈。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最后关头,郎平忍痛放弃了自己辛苦培养了一个奥运周期的沈静思,选择了一直以替补身份出战的丁霞。而有伤在身的魏秋月也搭上了奥运末班车。观众和球迷对郎导的用人不得其解,事实证明郎导的选择既大胆冒险又是明智的。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郎平亲眼目睹中国女排负于日本女排而无缘四强,心有不甘的郎导赛后留下了眼泪。2013年好姐妹陈招娣因病去世对她触动很大。女儿白浪也毕业找到了工作。郎平觉得自己还能为中国女排做点事情,权衡再三郎平重执教鞭第二次出任了中国女排主教练。
2013年上任后的郎平在兵败亚锦赛创造历史最差战绩以后,重新组建了新一届的中国女排,以朱袁张为首的一批年轻队员走入人们的视线。为了抗衡欧美球队,这批队员以高大化为主,作为队伍的组织大脑二传位置,郎导比较青睐于高个二传,也是为了弥补防守端的漏洞。当时来自八一女排身高1.87米的沈静思被郎导选中重点培养,沈静思代表中国女排打了2014年世锦赛和2015年世界杯。沈静思拥有扎实的排球功底,也有不俗的进攻能力,大部分时间场上发挥可圈可点。2014年世锦赛中国女排获得亚军,这次大赛是沈静思的巅峰时期。
2015年女排世界杯,第一场比赛是中国女排对阵塞尔维亚女排,那场比赛沈静思发挥欠佳被丁霞顶替下场。丁霞把握住了机会,她场上敢打敢拼防守积极,是中国女排逆转塞尔维亚女排的功臣。后面的比赛丁霞和沈静思交替出场,丁霞脚步移动灵活、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后排防守积极和鱼跃救球的特点在与沈静思的竞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经次大战,沈静思的主力位置被丁霞代替。
其实真正使沈静思失去奥运会机会的不是丁霞,而是自己的状态差以及魏秋月的伤愈回归,魏秋月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丰富的大赛经验是郎导比较看中的。再说魏秋月和沈静思风格相近,但是要轮综合能力魏秋月要强于沈静思。魏秋月和丁霞一凶一稳风格相互弥补,沈静思就这样失去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努力了四年可惜了。
还有一点要说的,2015年10月的沈静思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虽然婚后她全身心地投入奥运会的备战,可是结婚以后的沈静思2016年状态全无,一系列的热身赛没有表现出好的起色,最后郎导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沈静思身体素质出色,但是性格有点佛系,打球缺乏点激情和霸气。尽管他落选了奥运会,但是她尽力了,也获得了世界冠军的荣誉,还收获了爱情,她没有抱怨很知足,中国女排里约凯旋归来时还去机场接机。中国女排就是这样一个团结有爱的集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