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欢迎来到“小王史论”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从小长得乖巧可爱,像极了武则天小时候的样子。因为武则天的第一个女儿早夭,所以,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因此极受宠爱。这个被称为大唐第一公主的女人,这个在大唐最受宠爱的女人,这个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女人”。看似风光无限,然而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凄凉。太平公主,但是她的一生却并不太平。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神龙元年(705年),太平公主联合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诛杀二张,逼迫武则天退位,传位给太子李显,是为唐中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从此以后,太平公主深陷政治漩涡,难以自拔,最后被唐玄宗李隆基诛杀,下场凄惨,我们来具体看看。

唐中宗复位以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被唐中宗李显封为“镇国太平公主”。从此以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从此在权利的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中宗曾特地下诏,免除她对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的行李。可见李显对她有多依赖,有多器重。然而,好景不长,景龙三年(709年),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要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便向李显诬告她们要造反。最后,还是当时的御史中丞对中宗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因此,太平公主与李旦才幸免于难。但是,此时的太平公主心里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渴望更高的权利。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被韦后和3安乐公主联手毒死。而后,太平公主联手上官婉儿草拟遗诏,将温王李重茂立为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与政事。后来,宗楚客与韦后商议,改李旦为太子太师,从而彻底架空了李旦的权力,打破了这一平衡。同年七月,太平公主联合临淄王李隆基诛杀韦后,清除了韦氏党羽,后又拥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

李旦即位后,对这个妹妹感激涕零,不但大加封赏,而且许多政事都要由太平公主参与抉择。从此,太平公主权倾朝野,颇有武则天当年的风范。慢慢地,太平公主的权力欲望开始增长,她开始渴望拥有自己母亲那般号令天下的权利。因此,也渐渐和太子李隆基互不相容,两人矛盾加重。太平公主甚至扬言要废掉李隆基,并且也要让李旦要废掉李隆基这个太子。而唐睿宗李旦对这种鸡犬不宁的情形也感到疲惫不堪可决定传位给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

这个决定自然让太平公主难以接受。她辛辛苦苦准备了这么久,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于是,她开始秘密准备,想要谋反。然而很快,太平公主要谋反的消息就传到了李隆基的耳朵里。

公元713年,得到太平公主谋反消息的李隆基当机立断,突然出兵,太平公主还没反应过来,便被李隆基一举擒获了自己的家人以及亲信。太平公主趁乱逃入深山,此时的太平公主或许还对亲情保留一点念想,对自己的侄儿还寄以希望,她请求侄儿放自己一条生路。太上皇李旦也也为其求情。然而,李隆基不为所动,将太平公主赐死在公主府里,只有她的儿子薛崇简被放过。这就是太平公主最后的结局。

因此,太平公主的一生,并不太平。她的容貌、性格都酷似其母,才智、能力同样不逊其母。然而,她与自己母亲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她的母亲武则天荣登帝位,尽享九五之尊,而她自己缺连安享富贵也未能做到,虽然是她咎由自取,但她最终也是政治的牺牲品,实在是可悲可叹!

【文/小王史论】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您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太平公主没成为武则天第二,有以下原因: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一,太平公主的性格特点所致。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太平公主虽然被认为和母亲武则天脾气秉性、行事风格最相近,但是她只能外在模仿自己的母亲。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差点成为武则天的太平公主,发动兵变后,被李隆基如何处理了?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唯一女儿,从小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养成了骄奢淫逸唯我独尊、狠毒、贪恋钱财的性格,对权利的渴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

太平公主依仗母亲庇护,修建豪华宫殿,供自己享乐。外出行走时,仪仗极度奢华,众多随从,前呼后拥,因而太平公主在民间口碑,并不是很好。

太平公主也效仿母亲,养起男宠供自己淫乐。后来为了讨好自己母亲,巩固扩充自己政治势力,忍痛献出自己男宠张昌宗。

二,太平公主再嫁夫家,遭李唐皇族一脉反对。

当年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势力,大力提拔自己娘家武氏一族,把自己唯一最疼爱女儿,强行再嫁给了自己堂侄武攸暨。

当时太平公主还怀有前驸马薛绍第四个孩子。薛绍的母亲城阳公主,是太宗李世民爱女、高宗李治胞妹,薛绍只因武则天怀疑他谋反,被残酷处死。

三,太平公主缺乏武则天的手段和政治历练。

太平公主从小被父母宠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并不为自己将来所担心。

她一直以自己母亲为偶像,自己也梦想成为像母亲一代女皇。

太平公主也知道,要想成就霸业,身边必须有各种人才,但太平公主身边这些人都是缺乏政治远见,溜须奉承之辈。

太平公主更是缺乏独自处理大事的经验和政治历练,同时她也不被朝臣所看好。朝中有见识大臣,也不希望太平公主成为武则天第二。

四,武则天死后,朝中有识大臣不希望太平公主登基,天下黎民百姓希望天下安定。

李唐王朝经过武氏篡位,大唐国本根基已经动摇,李唐皇族已经被杀戮殆尽。朝政大臣如狄仁杰、张柬之等不希望再这样动乱下去,希望尽快恢复李唐江山。

恢复李唐江山,自然需要一个李姓男性继承皇位,而不希望再出现一个武则天第二。相王之子李隆基无论出身还是谋略,都是朝臣心中不二人选。

五,太平公主遇见自己强大政治对手,侄儿李隆基。

李隆基从小就表现出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隐忍和谋略,他更是善于韬光养晦,隐藏自己政治抱负。

武则天死后,李隆基就掌握了长安禁军的统领权,一直寻找机会,铲除自己政敌。

先是韦氏一族祸乱朝纲,韦后更是胆大妄为,毒死夫君中宗李显。李隆基趁机联手姑姑太平公主,发动政变,铲除了韦氏。李隆基拥立自己父亲相王李旦继位,史称唐睿宗,自己也被册封为太子。

太平公主依仗自己拥立继位有功,更加迫切想拥有皇位,野心开始膨胀。只是她没有侄子李隆基深谋远虑和实力。

眼见自己侄子李隆基势力一天天扩大,已经成为自己登基路上的绊脚石了。太平公主走了一步臭棋,那就是到处散播李隆基并非睿宗李旦嫡出长子,将来根本没有资格继承皇位。

太平公主这个做法彻底激怒了李隆基,趁太平公主自己还没有准备好政变,李隆基自己先下手为强,轻而易举诛杀了太平公主集团,太平自己被逼自杀。

因此太平公主无论如何也成不了武则天第二。

(影视剧太平公主形象)

(影视剧中太平公主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