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复生(嗣同昆仑的意思,号壮飞)先生《狱中题壁(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第一句话“望门投止思张俭”的意思是指被同乡或变法同仁出卖。第二句话“忍死须臾待杜根”的意思是在解释并不出逃的原因。第三句话“我自横刀向天笑”昆仑的意思,这句话非常明显是被改动过的,如果看不出来则属于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尚未入门,还需要勤加努力读书学习。第四句话“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是指罪名还没有判决下来,无论是生是死都不惜为国捐躯。“两昆仑”并不是用于自诩或自比,“昆仑”是指死亡或者牺牲。
这首诗的成诗地点是在监狱里,根据诗意推测当时壮飞先生是知道被同乡出卖一事昆仑的意思。网络百科说“此诗是谭嗣同死后,由刑部狱卒从狱中传出。“并且记载了一首据说未曾改过的原诗:“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枝根。手掷欧刀向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
最后留给读者们一个关于“诗意”考题:网络记载的原诗是真的吗?诗意和水平如何?
请关注宗伯正曜头条号。
我们现在所定义的昆仑山,是指位于青藏高原上,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的昆仑山。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昆仑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又被称为中华第一神山,华夏龙脉之祖。
也许你会奇怪,华夏文明明明发源于东方,但是怎么将青藏高原上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奉为华夏的龙脉,第一神山呢?莫不成我们的文明发源地是在青藏高原?
民国学者顾颉刚曾经考证过昆仑山的来历,他将昆仑山分为两个概念,一个上上古神话中的昆仑山,这里的昆仑山,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一样,奥林匹斯山上住着万神之王宙斯,而神话中的昆仑山,也是众神之所。
《海内西经》中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何。上有 木禾 ,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檻,面有九门,门有开明 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弈莫能上冈之岩。
意思就是,昆仑山,是上帝在人间下界的都城,也不是一般人能爬上去的,非射落九日的大羿这样的人物才能爬上高高的山巅。当然大羿上昆仑山的目的我们都知道,他是为了向西王母讨要不死药。不过奇怪的是,这个昆仑山虽然号称是百神之所在,但是山海经中提到有名有姓的神只有西王母一个。所以,这个西王母后来也就演变成了西方群仙之首,和驻守东方蓬莱仙境的东王公,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东华帝君。这一西一东两位上仙,也就成为秦汉时期中国原生神话和仙话传说的鼻祖了。
另一个概念就是地理上的昆仑山。但是这个昆仑山其实本来就是虚构出来的一个神话概念,所以随着古人眼界的不断扩大,昆仑山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向西北移动,最后才定位到了现在的位置上,故而顾颉刚也不得不承认,古书上的昆仑山到底是指哪座山,他也搞不清楚。
昆仑山在现实中虽然没有具体的定位,但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概念的不断沉淀,早已成为华夏民族的图腾之一。所以后世只要是涉及到中国神话背景的各类作品,也都脱不开几千年前就设定好的这个昆仑的世界观了。
《山海经》中有两段关于昆仑山的记载,记叙备细:
《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山海经·海内西经》又说:“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的摇篮,现今已知的几乎所有上古神话,都和昆仑山有点多多少少的关联。难怪被称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
在上古蒙昧时代,古昆仑山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圣山, 称为“昆仑墟”。所有古书几乎一致说:昆仑山在西方,距离中土数万里。所有古书也几乎一致说:昆仑山深处,住着西王母。
此外,昆仑山与不周山有联系。不周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传说不周山是盘古脊柱所化,立在盘古开辟天地的中心,支撑着天。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的路径,终年寒冷,长年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徒步到达。《山海经》中不周山真的存在吗?如果有,坐落在哪里呢?
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著作《离骚》中写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后人王逸注《离骚》,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即今日昆仑山西北部的帕米尔高原。此地的气候高寒,与书中写的非常一致,并且地理位置也跟书中的差不多。“帕米尔”是塔吉克语“世界屋脊”的意思,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高原海拔4000米~7700米,拥有许多高峰。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大陆南部和中部地区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号称亚洲大陆地区的屋脊。所以帕米尔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不周山,是比较主流的观点。
昆仑山脉西的帕米尔高原即不周山,不周山是天地间最古老的神山,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不周山是天地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最后化为不周山,托住天地不再合;不周山也是人类的发源地,女娲在此用黄泥造人、并常驻此山随时接受人类信访。传说中不周山位于天地的中心点,是柱在天地间的一座顶天立地的大山,支撑起天,不然天就要塌下来。并且不周山是凡人唯一可以上天庭的路径。只可惜不周山终年寒冷,凡夫俗子自然不能随性通过。
综上,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有着极高的地位,被称为万山之祖,许多强大的神话人物及故事都诞生于这里,甚至连昆仑山上长一个葫芦,一块芭蕉都可以成为毁天灭地的神器,可以说这地方已经非常强力了。尤其昆仑山西有最神秘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地区无法翻越,所以这里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古代东方世界里的“极西之地”,但千万不要觉得只有东方人认为这帕米尔无法翻越,是西方的尽头,就连西方诸多帝国,一样认为帕米尔高原是无法翻越的东方尽头“极东之地”。这里是创世大神盘古诞生的地方,也是天地的支柱。我们所说的传说中的昆仑山,并非现代地图上那个地跨新疆、西藏、青海的昆仑山脉,而且世界天柱之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