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亭》(又名《幽闺记》),前人多认为是元人施君美作,至今尚未确定拜月亭。此剧是改编关汉卿的同名杂剧,人物、情节、主题思想均与关作大体相同,曲 文也有部分沿袭,故不再复述。此剧虽是改编之作,却受到颇高的评价。关作以四 折的短小体制写两对青年男女在战乱时代背景中的婚恋故事,固然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但拘于杂剧这种艺术形式的限制毕竟难以充分展开。而到了南戏中,由于扩大 了规模,得以增添了许多生动的细节、细致的描写和委婉的抒情,使剧情的发展显 得更加跌岩起伏、波澜层叠,这是它的成功之处。在戏剧情调方面,此剧增添了很多喜剧成分,在悲剧性的事件中巧妙插入巧合、误会的关目,机智有趣的对话,以 及插科打诨的手法,使这出戏表演起来有更具娱乐性。
金朝受到北番侵略拜月亭,战事逼近中都,朝廷南迁,王尚书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儿瑞兰也仓皇地离开中都,同百姓们在一起逃难。途中母女失散,瑞兰路遇穷秀才蒋世隆,不得已结伴同行。
蒋世隆是和妹妹瑞莲一起逃难的,兄妹二人也在路上失散;瑞莲却路遇王夫人,被认为义女,一起同走拜月亭。
瑞莲和世隆一路上经过忧患生活,发生了爱情,在招商店结成夫妻。不幸世隆病倒在店里,这时候王尚书平番得胜回朝,路过这店,看见女儿瑞兰,才知道母女逃难途中失散,和蒋世隆结伴经过。瑞兰要求父亲同意她嫁给蒋世隆,王尚书认为门第不当,撇下害病的蒋世隆,带着女儿去了。在驿站上遇见了王夫人和瑞莲,一同进京。
后来王尚书做了宰相,看中了新科状元,一心要把女儿瑞兰嫁给他,瑞兰不愿意,新科状元也当面拒绝。他正在为难的时候,义女蒋瑞莲却认出新科状元就是自己的哥哥蒋世隆,于是各人的忧患全消,有情人终成眷属。
参考资料:
金朝受到北番侵略,战事逼近中都,朝廷南迁,王尚书出使在外,他的夫人和女儿瑞兰也仓皇地离开中都,同百姓们在一起逃难。途中母女失散,瑞兰路遇穷秀才蒋世隆,不得已结伴同行。
蒋世隆是和妹妹瑞莲一起逃难的,兄妹二人也在路上失散;瑞莲却路遇王夫人,被认为义女,一起同走。
瑞莲和世隆一路上经过忧患生活,发生了爱情,在招商店结成夫妻。不幸世隆病倒在店里,这时候王尚书平番得胜回朝,路过这店,看见女儿瑞兰,才知道母女逃难途中失散,和蒋世隆结伴经过。瑞兰要求父亲同意她嫁给蒋世隆,王尚书认为门第不当,撇下害病的蒋世隆,带着女儿去了。在驿站上遇见了王夫人和瑞莲,一同进京。
后来王尚书做了宰相,看中了新科状元,一心要把女儿瑞兰嫁给他,瑞兰不愿意,新科状元也当面拒绝。他正在为难的时候,义女蒋瑞莲却认出新科状元就是自己的哥哥蒋世隆,于是各人的忧患全消,有情人终成眷属。
《拜月亭》以战乱为背景,着生描写了王瑞兰与蒋世隆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书生世隆父母早亡,与妹瑞莲相依为命。 时金朝丞相陀满海牙遭奸臣陷害,满门抄斩,惟儿子陀满兴福脱逃。为摆脱弓兵的追捕,逃到世隆家,得世隆救助,两人结拜为兄弟。不久北 方蒙古军队侵犯金朝,金朝无力抵抗,便迁都汴梁,世隆、瑞莲也随着 难民逃往南方。
时兵部尚书王镇出使蒙古,夫人与女儿瑞兰在家中无人照应,只好杂在难民的队伍中一起逃奔。途中世隆与瑞莲、瑞兰与母亲 因逃避蒙古兵的追杀而失散。在互相寻呼中,世隆与瑞兰相遇,而瑞莲 与王镇夫人相遇,被收为义女。世隆与瑞兰结伴而行,互相产生了爱慕 之情,行至一旅店,店主人作媒,两人结为夫妇。
不料世隆因路途劳顿, 染病在身。瑞兰请来医生,细心调护。正在这时,王镇出使蒙古返回汴京,也来客店投宿。发现女儿也在此,并知道与世隆已结为夫妻,王镇大怒,便不顾世隆重病在身,便逼女儿撇下世隆随自己回去。临别前, 世隆与瑞兰立下盟誓,决不重婚再嫁。
回到家里,瑞兰日夜思念世隆, 月夜,在花园中摆设香案,拜月祈祷,祈求能与世隆早日团圆。不料被在旁偷听的瑞莲听见,道出真情,两人遂更加亲密。而世隆自瑞兰走后, 病体逐渐痊愈,后与陀满兴福相遇,两人便上京应试。世隆得中文状元, 兴福则中武状元。王镇奉旨为瑞兰与瑞莲招亲,遣官媒去文武状元处递 丝鞭。
世隆不知对方是瑞兰,便信守盟誓,坚决拒绝。瑞兰也誓死不相从,坚守贞节。王镇便把世隆、兴福请到府中,在宴席上,世隆与瑞兰 相见,于是夫妻兄妹团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