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每一次都把秦二世胡亥带在身边,《资治通鉴.第七卷》记载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冬,十月,癸丑,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始皇二十余子,少子胡亥最爱,请从;上许之。这是公元前210年冬十月癸丑,秦始皇外出游巡,左丞相李斯跟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孩子,小儿子胡亥是他最喜爱的,请求跟从,秦始皇答应了他。
这是秦始皇最后一次巡游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也是胡亥第一次,但就是这一次被赵高说服李斯更改了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是胡亥继位。赵高是宦官,之前犯过事,被交给蒙恬的弟弟蒙毅处理,按法律应该处死,但是秦始皇认为他办事能力高,又精通刑狱,所以赦免了他,并提拔他为中车府令,让赵高交胡亥刑狱,胡亥很宠幸赵高,对赵高信任至极,最后也没有以免被赵高逼死。赵高因为怨恨蒙毅,公子扶苏又在蒙恬身边,害怕公子扶苏即位后任用蒙氏兄弟,自己也不保,更使为了先前之事报仇,所以才说服李斯更改了诏书。
虽然定好的是公子扶苏继位,奈何赵高是中车府令掌管印玺诏书文件,李斯被赵高游说公子扶苏即位后丞相之位会让与蒙恬,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听从了赵高的言语,最后落得也是难逃一死,胡亥要是有是非能力还好,但也是对赵高言听计从,一点不怀疑,还想着继位了一直纵情享乐到死,直到最后才知道赵高害他,求饶做为平民也没有逃过一死秦始皇为什么疼爱胡亥。
子婴在被立为秦王之前一直名不见经传。史记也没有记录出他到底是谁的儿子。一直没有权力和机会去抗争。是赵高在被逼无奈之下请出来的仅存的最合适的赢氏王族子弟出来登基,所以才给了子婴的机会来为民除害。换在以前胡亥杀亲族的时候,能躲起来活命已经不错了,怎么有可能杀贼呢。而子婴夺权之后,秦国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主力被消灭。天下诸侯起义,不到一年刘邦就打过来了,子婴率众投降。最后却被项羽杀死,改变不了
王子婴,到现在是秦始皇的弟弟,侄子,还是孙子都还没有个固定的论断。对于赵高这样一个老谋深算的人,会扶持一个威胁自己的人?从本人理解看来,好控制,能力不大,没人支持的人是赵高的最佳选择。再和赵高比一下,那就是老虎和老鼠的对比啊!这不是电视剧,一个操作不好是要死人的,死的还是自己,谁会做没把握的事?等待时机成熟,赵高还不是死。让谁死,得看自己手里有多少牌可打。
子婴只做了46天的秦王,刘邦进关,屯军霸上,派人招降秦王子婴,子婴出城投降。一个多月后项羽率军入关,杀死子婴。以前秦二世当皇帝,他没有机会,连李斯都见不到二世的面,要通过赵高才能相见,更何况子婴?子婴有了机会就杀死了赵高,这也算他尽力了。秦二世的很多兄弟都被害死,他们都只能引颈就戮,说明当时除了赵高以外,其他人发动政变的可能性很小。
即使秦王子婴早点杀掉赵高,他也无力回天,早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就种下了祸根,秦朝的灭亡成为历史之趋势。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严刑峻法,劳役繁重,百姓苦不胜堪,只是当时有秦始皇这样的大神在,下面的人才不敢造反。秦始皇死后,胡亥、子婴等人都无法掌控这样一个矛盾尖锐的帝国,革命早就在酝酿之中,量变引起质变,只要一个契机,就会席卷全国,秦之灭亡,主要是失去了百姓,即使秦王子婴早点杀掉赵高,他也无力回天,要怪就怪秦始皇了。
要了解秦始皇是倾向扶苏还是胡亥做继承人,首先需要了解秦始皇对他们二人的态度。
对于长子扶苏,史书中并没有关于秦始皇是否喜爱他的记载,只知他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因为反对秦始皇坑杀儒生术士而被发配到上郡做了蒙恬的监军。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秦始皇对于扶苏反对自己的政策是非常生气的,不惜将其贬到边塞之地,而且根据春秋时期晋献公的故事,晋献公为了立骊姬的儿子为太子,将原来的太子发配到了曲沃,其他儿子也全部发配到晋国的边境,只留下骊姬的儿子在国都。秦始皇发配长子扶苏到边塞之举和晋献公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似乎也在说明秦始皇已经不属意于让扶苏继位了。
对于胡亥,史书非常清晰的记载了秦始皇非常喜欢他的这个“少子”,并且准许单独带他参加了第五次巡游。而根据《北京大学藏西汉竹简》中的《赵正书》所载,胡亥继位得到了秦始皇的认可。这些似乎在说明胡亥才是秦始皇选择的继承者。
但是,史书的记载对此有很大的出入,尤其是始皇临终前给扶苏的遗命:“与丧,会咸阳而葬”,让很多人认为这就是始皇决定让扶苏继位的遗命。因此,由于史料记载的混乱,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判断秦始皇究竟是属意与扶苏还是胡亥了,但笔者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笔者依然倾向于认为秦始皇是要选择扶苏为继承人的,理由主要有三点。首先,《赵正书》的记载仅是一家之言,无法作为定论。《赵正书》的成书年代在西汉,同为西汉人的司马迁应当也是看过此书或者说接触过始皇同意立胡亥为太子这种说法的,但司马迁并没有采纳这种说法,说明他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其次,胡亥和赵高逼杀了扶苏以及秦始皇的其他子女,如果胡亥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为何他要如此大开杀戒?仅仅是为了巩固皇位这种理由是不够充分的,这说明胡亥的皇位的确是来源不正。最后,发配扶苏去边疆并不意味始皇放弃了扶苏,要知道扶苏是作为蒙恬的监军,而蒙氏是始皇非常信赖的家族,如若始皇不想立扶苏,那为何要让扶苏接近有军权在手的蒙恬呢?
因此,笔者认为,始皇起初在对于继承人的问题上是倾向于扶苏的,只是由于扶苏反对他的政策,所以始皇一怒之下将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军,目的可能是惩罚扶苏,同时也是为了历练他。当然,始皇也很喜欢少子胡亥,所以会带他出去巡游,然而让始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死在第五次巡游的路上,因此他对扶苏的安排来不及完成,所以只能在临终前下一道让他回咸阳的遗命,本意也就是让扶苏继位。结果这个意外的出现给了赵高进行政变的机会,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成功扶持了胡亥登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