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签订后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英法美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更紧密地结成反动的政治同盟,残酷地压榨中国人民。帝国主义凭借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掠夺到的中国的权益。(《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如何让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

侵略者“用政治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加紧侵略中国。从而达到实际控制清政府的目的。1、在政治上,实际控制清政府各主要部门大权帝国主义极力控制清政府。在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军事、外交等要害部门,都安排有帝国主义的人手掌控,美国的精琦当上清清政府中央的财政顾问,日本的坂西少佐充任直隶省(今河北)都炼公所的军事顾问。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如何让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

他们虽然表面上是顾问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实则掌握大权,清政府的重大决策,都受到他们的左右。帝国主义军队驻扎在京津、津榆沿线,控制着京津一带,清政府几乎把自己置于帝国主义刺刀的保护之下。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如何让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

庄严的紫禁城也早已失去昔日的威严,坐落在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区”俨然成了清王朝的 “太上政府”。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如何让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

帝国主义的传教士深入到中国各地的城镇乡村,横行霸道,控制和窃取各种权利,法国天主教士王安之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凶杀南昌知县江召棠,陕西知县被外国教民控制着。流窜黑龙江的“洋人”大摇大摆闯进村镇,要粮派款,讹诈钱财,随意捕人,清政府的地方政权也不敢过问。(外国侵略者)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是如何让清政府变为洋人的朝廷的?

1902年至1903年,清政府又和英国,美国,日本签订了通商行船条约,使帝国主义获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权利。1911年以前,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辟的通商口岸82处多。帝国主义商船在中国江河横行,军舰在中国沿海游戈。

在中国16个城市设立了“租界”,并继续霸占着香港、台湾,澎湖等地,强行“租借”着澳门,九龙,胶州湾,旅大,威海卫和广州湾。这些地方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独立王国,他们勾结当地军阀,官僚,买办,地主和流氓恶棍,建立起非常残酷的殖民统治。

2、在经济上,霸占中国人民财产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路权,矿权达到疯狂的程度。粤汉等14条铁路被帝国主义所控制。全国9600多公里的铁路中,中国自己的只有600多公里。云南7个府的矿权分别被英法霸占;山西的矿产被英、意垄断;东北的矿产几乎被俄、日分占。

中国的财政金融也落人帝国主义魔掌。据统计,1913年外国在中国设立21个银行和101个分行。他们利用这些银行进行资本输出,设厂开矿,贷款给清政府逐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1901年至1911年,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设立的较大工厂为过去60年的2倍以上,资本投资为5倍。他们残酷榨取中国工人的血汗,牟取巨额利润,垄断市场,囤积居奇,压迫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在文化上,奴役中国人民帝国主义通过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刊和吸引留学生,奴役中人民,培养洋奴走狗。

到1907年,经基督教会所控制的学校多达2585所、学生达57600多名。沙俄用其创办的北京《燕都报》,沈阳的《盛京报》,哈尔滨的《远东报》,宣扬侵略有理,进行奴化教育,妄图独占东北,肢解中国。

清政府名存实亡,都由洋人控制,压制中国的老百姓,“拱手投洋”。

1901年,清政府下诏进行变法,《辛丑条约》之后,清政府”儿皇帝”的地位确定了,他要苟延残喘,必须乞求帝国主义主子的支持,这就需在各个部门来一个变法,变得更好地充当帝主的走狗。

新政的内容就是清政府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其一是编炼新军警察。强化革命的军队;其二调整一些机构颁布一些法令,以适应帝国主义侵略需要;其三推行尊孔读经;其四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掌权者慈禧)

帝国主义索取大量赔款,清政府国库空虚,庞大的官僚集团荒淫无耻的生活耗费,使清政府财力枯竭。

帝国主义勒索清政府,清政府就加大征收百姓税赋!因此,清政府假借“新政”之名,向广大劳动人民强取豪夺。什么纳钱缴粮、烟税、酒税、戏捐、赔款捐等等。捐上加捐,税上加税。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清政府原来每年收入纹银七、八千万两, 1903年,增加到一亿两, 1911年,猛增到3亿两。数年间,人民的负担增加了3倍,再加上承办“新政”的贪官污吏,为了贪污中饱私囊,任意增税加捐,广大人民被逼得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挣扎在死亡线上。

仅湖南省,灾民达10余万人。灾民们全靠“剥树皮,掘草根,勉强过活”。最后“树皮草根都掘尽”,只好沿街乞讨,至于卖儿卖女更不可胜数。这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灾民图,是对清政府“新政”的血泪控诉。(遭到清政府镇压,变法失败)

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在一起,把人民推向绝境。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走狗清朝政府的矛盾。当时的一些报刊指出:清政府“甘心为外国人做任何事”, “外人不过间接亡我,政府是直接亡我”。

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要解除帝国主义民族压迫首先要推翻清政府。文|图作者:搞史人

欢迎阅读,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