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郎才女貌情结吗杨贵妃李白?李白有才,杨贵妃有貌,你就撮合他们,你不怕李隆基杀你的头吗?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李白生于701年杨贵妃李白,742年被唐玄宗召为翰林。这时李白是41岁的油腻大叔,看看《妖猫传》里的李白,你就知道他怎么样的油腻了。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年过不惑的大叔会多情地向往无望的爱情吗?不会的!要说李白喜欢杨贵妃也说得过去杨贵妃李白,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女每个人都会喜欢,只要心理不变态就不会不喜欢。但也只是喜欢而已,对皇帝宠爱的贵妃还会心存妄想吗?这既不道德,也违反当时的法律啊!

李白再疏狂,也只敢让高力士脱靴子,绝不敢去喜欢杨贵妃。杨贵妃最多也只是喜欢李白的文采,不可能对大她18岁的油腻大叔暗送秋波。幻想两人擦出爱情的火花,只能说是郎才女貌情结作祟。

李白应该是好酒不好色的人,他号青莲居士,也算是修道之人,追求的是妻梅子鹤一样的洒脱。他与李隆基的姐姐玉真公主有过交集和情愫,但也主要是展示才华,希望长公主推荐为官。真到当官的时候,李白也不想受官场拘束,他见到杨贵妃时,正是这时候。

杨贵妃道号太真,是被逼出家时的号,她要的是荣华富贵,李白能给她什么?

李白知道杨贵妃想要什么,他写清平调拍杨贵妃的马屁: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如果李白心里想着杨贵妃,对君王心怀醋意,那么他的笔下就不会这么超脱。如果你爱着一个人,你会坦然地宣扬你爱的人和你的情敌是天生一对吗?

李白,唐代大诗人,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杨贵妃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这二人有什么交集?传说二人之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李白,人称诗仙,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李白曾多次跟随唐玄宗、杨贵妃,并奉旨写出了许多著名作品,供唐玄宗、杨贵妃赏玩。天宝元年,李隆基让李白做了待诏翰林,虽然这只是一个候补官职,但这让李白有了接近皇帝和杨贵妃的机会。李白凭借待诏翰林的身份随二人出游,从天宝元年十月,唐玄宗携杨贵妃赴骊山泡温泉开始,唐玄宗每次带着杨贵妃出去游玩,都会带着李白,真是天恩浩荡。而李白的才气也让唐玄宗刮目相看,对李白礼遇有加。自从李白进入皇宫以后,给奢侈的宫廷生活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不过,这份官职持续一年之后,李白就被唐玄宗逐出长安,对于其中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在李白跟随唐玄宗、杨贵妃到处游玩的期间,李白和杨贵妃朝夕相对,李白曾多次写诗赞美杨贵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虽然当时李白和杨贵妃并没有传出什么绯闻?但是后人往往都喜欢把这样的才子佳人之间的关系放大,大家都愿意相信二人之间会有点什么,只是这些都没有事实根据,不过我们相信二人至少会有惺惺相惜之情。

杨贵妃李白:李白对杨贵妃有爱慕之情吗?

李白曾有一年时间接近唐玄宗,要想仕途通达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事情往往没有绝对,天宝三年,也即是李白入住长安一年之后,他就被朝廷放逐离开。对于其中的原因也有很多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与杨贵妃有很大的关系,新唐书记载,李白被逐出长安,是由于杨贵妃和高力士在皇帝面前诋毁李白,这种说法很快被否定,因为新唐书记载,高力士曾摘出李白诗中以赵飞燕映射杨贵妃的句子,说李白是在影射和揭发杨贵妃和安禄山二人不可告人的秘密,这种说法很难让人相信。李白还不至于傻到这样,直接影射这种敏感事件。此外,杨贵妃虽然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但是唐玄宗还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杨贵妃要想干政是不可能的,何况杨贵妃也是一心享受和唐玄宗的二人世界,并没有什么野心。历史证明李白与杨贵妃没有什么重大的利害关系,彼此之间才子佳人心心相惜的可能性倒是有的。

再说高力士,唐玄宗是不允许宦官干政的,高力士自己也十分清楚。李白曾经有一次喝醉了酒,唐玄宗让李白作诗,李白为了戏弄高力士,让高力士为自己脱靴,伺候自己,也许高力士会因此恼羞成怒,悔恨在心。但是当时李白正是皇帝的红人,高力士应该不会对李白打击报复,因为他明白这里面的利害关系,自己只是一个弄臣而已。

既然李白被逐和高力士和杨贵妃没什么关系,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据史料记载,李白不再受宠,是因为李白太爱喝酒,而且一喝就醉,醉了还诗兴大发,唐玄宗担心他酒后吐真言,泄露宫廷的秘密,而且朝廷是官员上班工作的地方,你天天喝醉是个什么样子呢?所以,唐玄宗打消了任命李白为官的念头,干脆就把他放逐回家了。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李白真的长期在宫廷为官,也许时间长了就会沾染一身的官僚气息,我们就少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了。

“我是历史领域作者,热爱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