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泰安名人。我不是泰安人,但很小的时候来过。这里和大家介绍一位对泰安做出重要贡献的人——也许并不是最大,但值得好好一提。

泰安名人:你认为对泰安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他叫马伯声泰安名人,祖籍山东德州,生于泰安县城内圣泉街。他是著名的实业家,还热心教育。他的仁丰纱厂养活了许多泰安人,惠鲁工商学校和仁德学校,让许多泰安人受到几乎免费的教育。

泰安名人:你认为对泰安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泰安名人:你认为对泰安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泰安名人:你认为对泰安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泰安名人:你认为对泰安贡献最大的历史名人是谁?他都做过些什么?

他的父亲马仁德光绪年间随母逃荒来到泰安,原本只开了一个包子铺,资金也经常很紧张,常靠赊借维持泰安名人。但有穷人求助时,他总是尽力帮忙,邻里赞其为“马善人”。马伯声从小受到熏陶,长大后办的学校和面粉厂,均用他父亲的名讳。

由于家穷,马伯声总是断断续续辍学。18岁才读完小学课程,没有钱继续升学,遂在小学谋了个差事。之后几年,马伯声读了教会学校,学习了一些英语。几年后,英国在华招工赴欧参战,他应聘成为一名翻译,由青岛搭轮船,经过加拿大、伦敦,1917年到达法国博朗城,参加搬运军粮和伐木等劳务,历时三年,备尝艰辛。

1919年12月,29岁的马伯声由欧洲回国。他先是在烟草公司工作,1921年开始从事保险工作。这两家公司都是英美背景的。旅欧的经历,和流利的外语,帮助他如鱼得水。他选择济南繁华区经二纬四路“裕元和”洋广杂货店作为活动阵地,挂出了代理保险业务的招牌。

马伯声认真努力勤恳,善于交际又恪守信用。业务日益发展,深得英国上司施孟士的器重。他白天外出联系业务,晚上用自己唯一的财产——英文打字机打印合同,效率很高,两年后,施孟士回国探亲,将公司的全部业务及债权债务手续全部委托马伯声办理。施孟士回国后病逝,马伯声便升任该公司经理。

几年后,马伯声的保险业务扩展极广,南到长江,西至太原,北达沈阳。他也成为了工商界巨子。此间,济南一家叫作惠丰的面粉厂发生一次火灾,在马伯声的帮助下,保险公司给予了很优厚的赔尝。面粉厂为酬谢马伯声,赠给了他惠丰面粉厂的股票。而这也成为他进军实业的开始。1929年,马伯声在泰安创办仁德面粉厂。这是泰安第一家机器工厂。

马伯声对泰安的另一贡献,是教育。他贫穷失学,总想着要做好平民教育。在经营保险业发家的基础上,他于1927年在泰安西关回民聚居区创办了“仁德学校”“平民识字班”和“扫盲夜校”等教育事业,成人儿童皆受其益。该校为了照顾学生困难不但免收学杂费,还发给学生书籍,学习用品,供给学生早餐,统一发制服。时局不稳,日寇入侵。仁德学校不仅习文而且学国术(民族武术)。马伯声从济南请来了知名拳师教练武术,影响所及,泰安群众练武蔚然成风。当时,寓居泰山的冯玉祥将军和夫人李德全赞赏马的创业兴学精神,与之交友,并多次到该校参观访问。

“七七事变”后,冯玉祥将军南下任职,行前,在该校讲话,勉励师生“共同奋进,抵抗日寇,保卫国家”,并索取学生制作的飞机坦克模型为纪念。后来,冯玉祥因事北上,与马伯声在火车内促膝谈心,《大公报》记者为之摄影留念。

为了向仁德学校提供资金支持,马伯声将创建的“仁德面粉厂”每年所得盈利悉数作为办学经费。但是,七七事变后,日军铁蹄南下,学校被迫关闭。同时关闭的,还有仁德面粉厂,马伯声遂将资金转投到了位于泰山南路的仁德农场,又在金山脚下的广生泉附近,垦荒150亩。他从烟台引入了金帅苹果,并请来农学教授指导。到抗日末期,已成活的苹果、桃、杏、梨、柿子、葡萄等达7千多株。

八年抗战中,马伯声主要在天津居住。然而他一刻没有忘记家乡,先后写作了《泰安建设计划》、《仁丰纱厂创办经过》及《工业管理》等书。解放战争后期,马伯声虽去暂避香港,但在港期间阅读了毛泽东、朱德于1949年4月发表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和4月25日发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等文告,并经杜国庠解释国内形势。于是于11月回到天津。12月1日返回济南。

终其传奇一生,马伯声为泰安带来了机器工厂,兴建了农场,办了平民学校,惠及家乡。可以说,他对泰安贡献卓越。然而老境却有些颓唐,在天津度过生命的最后几年,不能不叫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