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是说作者在乌篷船中吴冠中简介,听着雨声入眠,不由得身心都融入到烟雨笼罩下江南如花的风景之中。

出处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画上的题字吴冠中简介。

赏析解读:

对于一些人来说,江南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用一支毛笔,蘸一点墨,就能画出心中的江南梦。烟雨朦胧,小桥流水,再添一只乌篷船,就是梦里江南最诗意的风景。如果说,江南是一场梦,那么,乌篷船就是,那梦里无法抹去的一点灵动。水巷乌篷,一摇一曳,穿过小桥,路过人家,摇摆着属于江南的故事。

乌篷船,它不在春江花月夜的江滩,也没有秦淮画舫的隆重奢华,却将书生的羸弱,孩童的嬉戏,女儿的温柔百姓的淳朴,这些浑然天成,融为一体。或许岁月真的会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熟悉的停在码头的乌篷船,熟悉的乌毡帽,还有熟悉的船娘。烟雨亭阁诗画眠,白墙青瓦乌篷船,一橹摇碎波心镜,谁家吴音低抚弦。

乘一只乌篷小船,斟一壶时光的酒,看一眼两岸的景,听一声吴音小调,枕水入梦,恍然身处桃源。落日的黄昏,伫立在桥头,看着晚归的乌篷船悠悠划过,又远去,消失在浅浅的暮色中。静静的村落,静静的黄昏,静静地看着落日,静静等待一轮月儿的升起。乌篷船两头尖翘,船舶覆盖半圆形的船篷,上涂桐油黑漆,故称“乌”,乌篷船流传至今已有2500多年。

乌篷船是江南水乡的地域符号,常常出没在密集水巷之间,行则轻快,泊则闲雅,或独或群,独则独标高格,群则浩浩荡荡。陆游曾形容乌篷船: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州烟雨。江南的一川烟雨,淡雅静谧,离不开乌篷船的衬托。行则轻快,泊则闲雅,一摇一曳,一梦一醒,摇摆着江南的故事。

乌篷船上唱一曲离殇,谁丢了过往,谁又落了韶光…乌篷船承载着唐诗宋词的意韵,以一种女性的阴柔静静的,停泊在月色斑斓的桥下,人生中的种种柔情皆付之于乌篷船。过去,人们出去种田,捕鱼捉虾,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离不开这小小的乌篷船。

江波浩渺,泛舟江上,顺流千里,别有一番韵致。停靠岸边,寂静如初,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灯光粼粼,浅斟低唱,是乌蓬船铺就的温柔旖旎。最美不过,乌蓬船里的一场遇见。船上,船下,每一个瞬间,都可以生长出一段前世今生的故事。渐弯的蓬顶,年久的船身,伴随着烟雨江南缓缓而行,这里有着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里有着江南最根本的从前。

每一条乌篷船都在江南烟雨中,沉淀属于自己的故事。此刻,仿佛又听到乌篷船的橹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一袭江南梦,醉卧烟雨中,不愿做过客,惟愿做归人。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2016年4月4日,吴冠中油画《周庄》以2.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油画拍卖纪录。

我来评论,我覚得有点像一个飲慣了大碗酒,吃慣了大块肉的苦力壮汉来评说中国大酒店的,用茸参鲍肚做的佳餚一样。对于食只求飽的人,你的山珍海味,他能懂多少呢,然而,高级的食府,御厨级师傅的手艺,能让他明白餚菜的宝貴和难得,·他非常崇敬的。因此我说,李可染大师用凝重的笔墨写出祖国壮皕的山河,連绵的·群山,浓重渾厚,·林木青葱茂密,清亮的江水映带环绕,船帆星罗棋佈,尽显江山厚稳固,事业繁荣的气象。李可染的画是朴实厚重的,历来前人所至多表現清巧俊雅的,漫妙飘逸的,崎崖巉岩的图景在他的画中似乎未見,他所追求的也许就是強大雄渾吧?在我看来,他的山·水画透出的是一种类似于大将军的神态,雄壮淡定而从容。

吳冠中,他前期山水,以傳统笔法写的,秀丽典雅·有之,崎伟清峻有之,温婉飘逸充满诗情画意,真的令人见之忘俗,流連忘返。它散发浓浓的大文人学士的气质,娴静而清高。后来,大师的作品更上一層楼,格调改换更新,我己感到它的美大不如前了。正谓曲高而和寡,阳春白雪又豈是我輩下里巴人所能懂呢?!正如苦力壮汉,他喜欢的·菜餚都是太众口味的,尽菅你鲍肚鱼翅,山参鹿茸,御厨主理,他倒不如到大排挡来盘牛腩萝卜加辣椒醤,或者猪肚包鸡了。是不是?

若将两位大师比較,虽然各有千秋,但吳大师的功力是要高胜一些。李大师的画,墨色过于浓重,略有悲郁闷滞之俗气,有如制豉油鸡用过多的老抽而使成品变成黑炭的颜色一样。庸人快语,不失敬意,亦非真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