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师是国民党部队特有的产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它实际上是和军同一级别的单位,而解放战争初期,之所以会出现整编师和军两种级别相同的编制,这是因为蒋介石整合部队虎头蛇尾所导致的结果。
关于整编师的由来,还得从重庆谈判说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抗战胜利后,我们这个自近代以来饱受战祸的古老国家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和平建国成为了国民之盼,大势所趋,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却蠢蠢欲动,完全将民众和平的愿望抛诸脑后,准备发动内战,抢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大战一触即发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在以马歇尔将军为代表的美国的调停下,在重庆举行了一次为期43天的谈判(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史称“重庆谈判”。
应该说,此次谈判,中国共产党方面是怀着和平、民主、团结的极大期许的,可国民党方面的态度就不端正了,他们之所以要展开此次谈判,完全是出于这几方面的考量:一是碍于美国的情面,为了将来争取美国更多的支持与援助;二是回应国内民众和平的呼声;三是为了发动内战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也就是说,国民党方面并不是真的为了和平、民主、团结,而是为了发动内战做准备,因此,此次谈判,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可能取得圆满的结果。
当然了,此次谈判倒也并非毫无成果,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谈判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就是一项重要的成果,而协定中就作出了国共双方军规定编制的决定,并由美国方面马歇尔、中共方面周恩来和国民党方面组成三人军事小组签订了军队整编方案,国民党方面则接受了第一阶段整编90个师的方案。
方案签订后,国民党方面于1946年2月在南京召开整编会议,拟定了整编军队方案,计划于1946年7月1日如期完成90个整编师,接着就开始实施整编工作。
然而,在整编过程中,国民党方面为了保存更多的军事实力,耍了花招,他们在整编,并没有将部队进行了相应的缩紧,而仅仅是单纯地换了个说法而已,也就是将原来的军称为整编师、师称为整编旅,部队实际规模并没有任何变动,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
可即便是这样,由于国民党内部派系纠纷、装备没有按时到位、补给能力不佳等原因,导致整编时间延误,到1947年6月30日内战全面爆发,实际也才整编了58个师而已,而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方面也就没有了再去进行整编的必要,整编工作也就停止,剩下没有整编的军级部队还是继续称之为军,于是就出现了整编师和军两种级别相同的编制并存的现象。
参考有观党史资料回答如下:
中国工农红军有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唯独没有红三方面军,那在我红军史上有不有过红三方面军呢?若果没有,缺编的原因何在?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最早是朱德、毛泽东于1928年4月28日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同年5月25日,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1930年5月,党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会议和单独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会议决定将活动于闽西和赣南以及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分别改编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团,计划在这四个军团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红军,把它们编成四个方面军。
1930年8月23日,在湖南浏阳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合并组成红军第一方面军,由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至此红一方面军成立。
长征途中由红二军团红二、红六军团(任弼时部)及由红九军团改编过来的红三十二军合编正式成立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
红四方面军则是由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直接发展壮大而成。红一军,后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
红三方面军缺编的历史原:
一、1930年8月下旬,一、三军团在湖南会师后,成立第一方面军和总前委,三军团编进一方面军建制,三军团不再扩编为第三方面军。
二、1930年1月以前,中央没有统一编制红军,各地红军的编制及番号自行定夺。红一、四方面军的成立是既定事实。随着余下的主力部队红二、六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只好缺编。
三、长征之前,中央军委曾计划把新成立的七、八、九、十这四个军团合编为第三方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这四个军团一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一部分随第一方面军参加长征,红三方面军合编计划最终未能成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