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日军对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今天是七月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的日子。大家说抗战打了八年,实际上是打了十多年啊,因为1931年9月18日柳条湖事变(在靖国神社里面公然写着是我军先进攻,给全世界的游客看,我亲自去验证,呆然站立在公示板前,默默无语)。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日本占领东北卢沟桥事变,我们不敢宣战,还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呢(当然自己实力也很差)。七七事变是日本真正蛇吞象的开始,最后全部崩盘(当然也主要由于美国参战,美国不可能坐视日本坐大,吞掉整个我们)如果当初没有胃口这么大的话,今天的东北,内蒙,台湾,半岛,都是日本的。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加上日本本土卢沟桥事变,我们基本都在日本的弧形包围中,大家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可怕的实力;只是,日本太贪心了,最终打回“原形”。所以日本是不甘心也不认输的,从靖国神社便可看出,我当时也去参观了下,不过被很多人骂成汉奸,拜托我只是去拍照.见学.写稿。

日本的首相中,只有鸠山由纪夫(态度鲜明些,曾在南京屠杀纪念馆双手合十,表示哀悼,回国便被“右翼”攻击。日本“亲和我们”的首相都干不长,亲美“想侵华”的都做的比较久,如小泉,安倍等。美国当年帮我们打日本,是因为不想日本太强;美国目前拉日本一起唱衰我们,也一样是因为不想我们太强。

这不是哪方好与坏的问题,而是平衡问题,政治很多时候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平衡,并且尽力保持这个平衡,这就是国际政治!显然,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是试图打破平衡的举动,必将失败则是其可以预料的结局。

上面这些话,都是我和朋友参观完靖国神社后,坐在涉谷街头的星巴克门口聊天时讲的,涉谷街头作为全世界人流量最大的路口,并没有想象中吵闹。最后她问我对日本的感觉,我记得我说,你看这街头,也许就像这街头一样,安全但压抑,平静但骚动—70多年以后,我们要铭记国破家亡的耻辱。

卢沟桥当时属于河北省宛平县,就在县城西门外永定河上,另外还有东门,没有南、北门。如今的卢沟桥属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西五环穿过宛平西门外,偶尔比较睹车。卢沟桥的参观门票20元,我前年去过一趟,正值春雷滚滚,一个人撑伞走在桥上,感觉特好。永定河比我想像中宽很多,石狮子栩栩如生,不禁想起以前看过一本书《狮醒:卢沟桥抗战纪实》,可谓相当形象。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为什么历史上叫“卢沟桥事变”?

(站在卢沟桥西端可以看到宛平城楼)

走完卢沟桥,还可以去宛平城看看。宛平城基本上按照原貌修复,城墙上至今还有当年激战留下的弹孔。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积非常大,展览内容包括抗日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重庆大轰炸、台湾人民抗日运动、南京受降等等,阵列丰富,气氛庄严肃穆。

(位于卢沟桥东端的卢沟晓月碑)

每逢“七七”、“九三”等重大纪念日,卢沟桥都会有一系列纪念活动,特别是“逢五逢十”,比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七七抗战75周年,就会显得更加隆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免费开放,先网上预约,再到窗口凭身份证拿门票就能进去参观。

(馆内陈列一角)

值得一提的是,抗日战争纪念馆办有一份馆刊《抗战史料研究》,一年出两辑,从去年开始,我每辑都会发表一篇文章。前年去的时候,顺便拜访了编研部,与相关领导说起抗战研究,大家热情很高。前几天刚联系过,2018年第一辑差不多快要面市了,我的文章题为《蒋介石、胡宗南与1944年灵宝战役》,加上脚注两万字左右,到时还请各位老师指教。

(这是我在17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