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是知识分子,也是封建官僚和标准的地主阶级,和农民起义军是天然的敌对关系。因此,曾国藩带领一大批封建知识分子,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不难理解的。
具体来说太平天国起义,有下述原因:
1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等官僚、地主、知识分子忠君爱国思想,效忠皇帝的思想是很浓厚的。
2、官僚、地主阶级的立场,肯定是要维护封建剥削关系,不允许解放农民的。
3、太平天国的一些措施得罪知识分子,不合时宜。
太平军和清军作战
我们来看第一条。
按照古代的标准,曾国藩几乎是个完美的榜样。“修身,治国,平天下”,曾国藩一样没落下。
通过科举考试,曾国藩进入了官僚阶层,彻底沐浴在皇恩之下。因此,曾国藩等知识分子会对皇帝产生一种亲近感,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赐予的。
曾国藩时代,封建思想仍然是主流思想。很多的年轻知识分子读书,也是为了进入官僚阶层,效忠皇帝。没办法,封建社会的教育就是这样子的。
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朝皇帝,在思想上就和曾国藩等官僚、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产生对立,甚至是水火不相容。
曾国藩像
再看第二条。
我国长时间是官僚阶级,地主阶级压迫广大农民。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农民才获得彻底的解放。
曾国藩既是官僚,又是地主,当然不容许农民“翻身作主”。他潜意识里就认为,官僚就该管理地主和农民,农民只该为地主打工,老老实实种地纳粮,别的什么就别去想。
另外,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多数出身于官僚、地主阶层,你说他们会支持曾国藩还是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发动农民起义,反对官僚阶级、地主阶级,在曾国藩等知识分子看来,是必须扑灭的。
当今,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被历史学家一味赞美了
再看第三条。
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还是重大的。
按照历史教科书的说法,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如下:
1、沉痛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达到一个高潮。
3、结合西方思想,强烈的打击了儒家思想统治权威。
4、打击了当时西方列强的入侵。
5、鼓舞和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不过,太平天国运动也有很多局限性。例如,它的纲领不是很科学合理,领导人自身的局限性,战略失误等等。
我们只探讨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哪些地方得罪了知识分子呢?
1、否定孔孟,反对科举,迫害知识分子
太平天国起义后,对孔孟之道彻底否定,迫害读书的知识分子,砸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原因可能是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大多数被可拒绝之门外,上升通道被阻断,产生怨恨。
太平天国坚决反对科举制度,要砸烂科举制度。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都是读圣贤书,考科举的。在他们眼中,孔孟之道不容置疑。太平天国成功了,科举没了,他们读的书不是白读了吗?
更别说,太平军进军的过程中,很多知识分子被太平军杀害。不难理解,知识分子读孔孟之书考科举,太平军反对孔孟和科举,双方水火不容。
孔孟之道在很长时间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2、太平天国是君权与神权的结合政权
洪秀全反对孔孟之道,搞出一个拜上帝教。太平天国的施政,和这个“拜上帝”关系紧密,君权与神权二合一。洪秀全等人动不动搞上帝下凡运动,治国也装神弄鬼。
在传统知识分子看来,这是邪教一般的存在,不伦不类,纲常败坏,亘古未有,必须扑杀。
值得一提的是,洪秀全的“拜上帝”,在西方人眼中也不伦不类。在中世纪,洪秀全估计早被西方人烧死几百次了。
为什么以曾国藩为首的知识分子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不难理解了吧?
(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您在下方留言。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谢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