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思想家傅作义子女、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以发动康梁变法而著称。他提倡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可自己却妻妾成群,且处处留情,被称为“风流圣人”。
康认为这与自己主张的自由婚姻并不违背,他在《大同书》中曾写道“太平大同之世,凡有色欲交合之事,两欢则相合,两憎则相离……”而他与六位太太都没到“两憎则相离”的地步傅作义子女。徐悲鸿还专门为他画了一幅作品《康有为妻妾成群图》。
康有为晚年最后娶了第六房姨太张光傅作义子女,她原是西湖游船上的船娘,康有为泛舟西湖时被迷住了;61岁时娶了比他小42岁的少女张光,在上海大张旗鼓地举办婚礼。这位19岁的小姑娘,还没有康有为的儿女们岁数大,迎娶这门亲时,康公馆的儿女们只得出门躲避。张光天真可爱,成了康有为临终前几年中最宠幸的姨太。
康有为一生有六个子女(一生共有12个子女;真正长大成人的有二子四女),长女康同薇,元配张云珠所生,嫁与麦仲华,共生育子女十一个,次子伟曾与女倩曾早殇,长子麦健曾,三子麦僖曾,十女麦像曾,十一女麦任曾(任职北京医学院)。次女康同璧,元配张云珠所生,嫁与罗昌,子罗荣邦,女罗仪凤。
六女康同复,嫁与潘其璇,共生八个子女,长女潘庆端,长子潘庆贽,次女潘庆慧,三女潘庆昭,次子潘庆亮,四女潘庆乐,三子潘庆光,四子潘庆圭。女康同环,嫁与何永乐,育有子女三人,长女何康德,次女何康仪,幼子何康乐。 八女康同琰(殁)。长子康同篯,妻岑德静,共育有二子一女,长子佑德,女佑宁,幼子佑明。次子康同凝(继与弟有溥),妻庞莲。
其中康同璧应该是最惹人瞩目的,1949年,在傅作义召开的华北七省参议会上,康同璧被选为代表,与解放军商谈和平入城问题。解放后,任文史馆馆员。康同璧晚年从事康有为遗著的整理工作,先后撰成《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和《万木草堂遗稿》等著作,为康有为生平和思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人们对康有为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康同璧的宣传和阐释。
不过,在对康有为的评价问题上,她有自己的主见,从不为时流所动。据说《万木草堂遗稿》撰成后,欲交给国家出版。她为该书写了绪言,因拒绝修改绪言中对康有为的过誉之词,使她与出版社的合作谈判陷入僵局,以至最后她要回了书稿。1969年,康同璧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九岁。
少时为康有为译天文书的罗荣邦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学于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并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宾州大学、戴维斯加州大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宋代至明初的中国海军及远洋航运的发展,被欧美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古代海权史研究的权威。1976年他出版了英文版《康有为传记和论丛》,并编撰了《南海康有为先生著作总目》,为康有为研究做出了贡献。
1962年2月24日,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胡适在台北病逝,享年70岁。他为人绅士,不在乎荣辱,专注于学术,还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作为民国最著名的文人之一,他备受瞩目。而由于他自身的名气原因,胡适先生的后代也自然关注度是较高的。
胡适先生有两子一女,长子祖望、次女素斐、幼子思杜。而胡祖望也生下一儿子叫做胡复,是即胡适先生的孙子。
先说长子,长子祖望名字其实有故事的,他因距胡适母去世仅几个月,取名“祖望”有望祖与光宗耀祖的意思。胡祖望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不过还没完成学业,就去了美国名校康乃尔大学学习机械工程。毕业后曾在美国斯都德贝克汽车厂上过一段时间班,之后担任过中国航空公司的工程师与台湾驻美国机构“经济参事”。退休后一直定居美国,于2005年在美国去世,享年85岁。
次女素斐,很不幸,在她五岁时候就早夭了。对于这个女儿,胡适在后来也很是自责,曾说道自己因痛失女儿哭过很多次,他不止一下的说:“如果早点请好的医生给她医治,也许不会死。我把她糟掉了,真有点罪过。”
幼子思杜,名字也有内涵,胡适给小儿子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他在后来由于忍受不了他人的批判,精神崩溃选择了自杀,结局很是悲惨。
孙子胡复,取名以复兴中华之意。他和爷爷、父亲一样都是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因小儿麻痹症脚有残疾,至今仍是单身,现在仍然定居美国,是美国劳工部争议司司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