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确实是王族,因为熊和屈虽然是不同的氏,但是属于同一个姓:芈姓楚国国君。
周代的姓氏是不一样的,姓表示血缘出身,是不变的楚国国君;氏表示社会集团,是变动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拿楚国来说,楚王本人是芈姓熊氏,而他的子孙呢,如果不分家(立氏),就一直是芈姓熊氏的成员。但是如果分家(立氏)的话,他们就拥有自己的氏。
比如说楚国的屈氏、昭氏、景氏、怀氏都是大氏族。其中屈氏最早楚国国君,始祖据说是楚武王之子屈瑕;昭氏有两支,一支是楚昭王之后,一支是楚悼王之后;景氏是楚平王之后;怀氏是楚怀王之后。当然,楚国还有不少氏族,比如项羽的项氏,出处不明,一般认为也是王族,但没有很确切的证据。
不过,男子一般以氏系名,所以楚怀王叫熊槐、屈原叫屈原,而不会叫芈槐、芈原。这样一来,一看他们称呼就知道所属氏族集团。而女子的话就以姓系名,比如宣太后芈月,尽管名字是虚构的,但是称呼形式是没问题的。因为当时有“同姓不婚”的原则,女子以姓系名,尽管不是一个氏族集团,但是不是一个祖宗呢,一目了然,也不会错。
不过女子在姓之前也可以加父亲或丈夫的氏,表示自己从属的氏族集团,比如芈月出嫁前可叫楚芈、熊芈,出嫁后可叫秦芈。但是男子就一般不能加姓了,屈原不能叫屈芈原,楚怀王不能叫熊芈槐。史书唯一例外的是芈月的弟弟芈戎,这其实反映战国时期氏族解体,一些底层男子失去了氏族符号,可能就以姓系名了,这也是姓氏合流的原因。
感谢阅读!
六国都称公,春秋齐国国君爵位其实是侯爵,有时称齐公表尊敬。周朝只有天子称"王",各路诸侯都不可以,只可称公、侯、伯……
七雄唯独楚国例外,我们听到的是楚文王、楚成王、楚庄王、喜欢小蛮腰的楚灵王……楚国就是第一个带头、最早敢称王的。
六国后来称王时周已名存实亡,性质不同,楚国是最拽的那个诸侯国。
三个问题:
①"楚王"之号是怎么称起来的?
②周天子手握109路诸侯,一个楚国敢自称王,并屹立800年,真相是什么?
③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又是啥情况?
与众不同的楚国楚国是外人,并不是中原土著贵族,它不在周室核心朋友圈。其他诸侯国都是被周室所封,楚国并不是周天子的分封。
楚先民在南方,居于长江淮之间。楚人领袖为鬻熊,曾有功于周文王。后来鬻熊的后代被周成王封为子爵,周室允许楚人在在南方建国。这就是楚国,国姓为芈。
华夏文明核心在中原,南方被称"蛮夷",楚国国君只是四等子爵,在南方和蛮夷杂居。
可想,在周室和各诸侯国眼里,楚国无论圈子和地位都低人几等。文化认同感非常重要,楚国被排斥在华夏文明圈之外。
不过,由于特殊历史关系的原因,楚国就这样不尴不尬地存在了。但是,楚人有志气!
楚国称王、去王、再称王直到灭国①楚国成就南方霸主
西周早期,周室开始向南开拓疆域,攻打对象是苗蛮、百濮等南方蛮族。这些散族也曾参与之前的武庚作乱,结下梁子了……
这一带也是楚国势力范围。其他部落被周天子削弱,楚国就在南方一家独大,坐稳南蛮集团的领袖。楚人是非常有志气的!
楚国君轮到熊通,此人雷厉风行,铁腕手段,到处征战扩大地盘。打着非常自知之明的旗号"我乃蛮夷,想打谁就打谁!"
很快,楚国实力大增,成了江汉地区之霸主。
②楚国君熊通首次称王
国君熊通深感子爵"德不配位",就向周室索求晋爵,结果遭到一盆冷水。
"王不加我,我自尊耳!"面子从来都是自己挣的,靠的是实力,而不只是说大话。熊通说到做到,自称王☞ 楚武王。
这是摆明着不屑,摆上台面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此时周室开始衰落,没了之前的优越感,只好尴尬默认。这是楚国首次称王,双方对象是☞ 楚武王和周恒王。
周夷王之后,周厉王改革,让周朝再次强大,威震四方,包括楚国。此时楚国君主熊渠,害怕周室伐楚,便自动取消王号。
③去王后楚国再次称王
周室衰落已不可避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玩灭了西周。公元前770年其子继位,即周平王,同年迁都洛邑(洛阳),东周开始了……周王朝元气已大损,各路诸侯开始吞弱。
楚国再次称王,伺机向北扩张,先后灭了申国、邓国、息国三个中原诸侯。对了,中间还打了个蔡国,只是没灭。此君就是楚文王。
周天子再无力顾及,从此楚国国君一直称王,直到公元前223年,被大秦灭国……
楚国能够称王的深层原因楚国800年,首先你得承认它自身强大。不过,楚僭越称王,是第一个忤逆周天子的典型,要说周室灭不了、打不服它,那真不太可能。
①楚国并非周室管治重点
其一,楚先人有功于周室,是被周天子允许建国南方。其二,南蛮不属周室核心圈,楚国再怎么折腾和扩张是在南方,不在中原。
周天子重点关照对象是中原各路诸侯。天子身边都是雷……这要炸起个连环雷那还了得?至于楚国,蛮族相互炸去吧,不打紧。
②各路大诸侯不愿犯傻
周天子伐楚,哪个诸侯国想站出来做出头鸟?楚国是靠实力才拽的。谁有把握带头?打完元气大伤,再被中原其他诸侯收拾。
所以,大家都不想管这事。都过得去就行了,毕竟中原之争才是大戏,大家都挺忙的。
称王诸侯不止楚国①吴国吴王丨夫差
吴国,由周太王长子泰伯所建,吴国强大后称王。吴国主是周天子同一血脉,而且正是由于长兄泰伯出走,老三才成了周文王。吴国认祖归宗,周室当然乐意成全。
②越国越王丨勾践
眼看楚国和吴国都称王,更加古老的越国忍不住了。越国第38任国主喊着称王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勾践之父。
现在很明白了,勾践生于春秋死于战国,那时周天子都不知道在哪角落里……
小编有话说楚国称王不是什么严重事。周人眼里,中原才是华夏圈子,楚国属于另个世界,周人对此不是太上心。中原已经忙不过来了。
周朝分封制弊端慢慢暴露了。尽管受封的都是自己人,但岁月久远血缘已远,诸侯又越来越多,周室凝聚力越来越差。诸侯之争以征服为主的春秋,进入以灭国为主的战国,周朝已经名存实亡了。
梁山108将搅的宋朝寝食难安,周朝这109路诸侯的威力可想而知……他们家都藏着很多雷,要不要炸?先炸谁?什么时候炸?炸成什么样?要不要约炸?要不要炸自己呢?他们自己都算不准……
周天子: 没有谁比我更懂炸雷,在自家院子连续炸几百年那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