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和时间,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天下,这反应了量变引起质的道理,也是秦国厚积薄发的体现。从秦孝公的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就有了统一天下之志,六世七君鲸吞蚕食天下诸侯,到了秦始皇时,六国已无还手之力,故秦始皇一人灭六国而统一天下。
商鞅变法功成后,秦国富强,河西一战击溃横行天下的魏武卒,收复部分河西失地,逼迫魏国迁都以避秦之锋锐。秦国迁都咸阳,周天子及六国均派出使者到秦国祝贺,在庆典上秦军演武较技,公开向天下诸侯展现秦军强大的战斗力。秦军歌曰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和时间: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谁与争雄?此歌表明了秦国有统一天下之志,天下诸侯如芒在背,惴惴不安。
公元前325年,秦君嬴驷称王,秦国由公国变为王国,这标志着秦国正式开始统一天下的行动。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破魏、赵、韩军于修鱼,斩首八万。公元前316年,上将军司马错从金牛道入蜀,攻灭巴蜀二国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和时间;公元前315年,秦国攻灭义渠国,设立二十五个县管理义渠故土。公元前313年,秦军在丹阳跟楚军大战,夺得楚国汉中之地,秦国的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秦昭襄王即位后,宣太后主政,重用白起为秦军统帅,轮翻攻击山东六国,斩首六国将士一百余万,重创六国。公元前293年,白起率秦军在伊阙斩杀韩魏联军24万,威震中原,群雄震恐。公元前278年,白起发动鄢郢之战,攻取楚国王都之地,击杀楚国军民十余万。公元前273年,白起发动华阳之战,斩杀魏赵联军15万。公元前264年,陉城之战,白起率秦军攻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此战斩首韩军5万人,韩国从此再无一战之力。公元前260年,白起发动长平之战,击杀赵国精锐大军45万,赵国从此再无力与秦争锋。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攻灭西周,取代了周天子的位置;公元前249年,秦相吕不韦攻灭东周,周王室从此绝祀。秦王政即位后,开展灭国大战:一战灭韩魏,两战破燕赵,一战平齐地,两战夺楚地。秦王政统一六国后,废黜分封制,将郡县制推行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统一皇朝范式。
秦国自秦襄公时期成为诸侯国到秦王政继位,期间经过了数位君王的励精图治,实际上到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已经具备灭掉六国的实力,尤其是长平之战之后,秦国鲜有败仗。
但我们通常认为自秦孝公时期开始,秦国有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即贾谊说的“奋六世之余烈”,到了公元前247年,秦王政继位,李斯便提出秦国一统天下的时机到了。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迅速肃清国内的不安定因素,除掉作乱的嫪毐和位高权重的吕不韦,开始统一大业,尉缭提出“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的外交策略。
于是秦王政在李斯和尉缭等谋臣的辅佐下,继续沿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于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灭六国的步伐,一直到公元前221年,前后十年的时间,灭掉了东方六国,那么,六国被灭,末代君王都怎么样了呢?
韩王安秦国要东进灭六国,韩国首当其冲,此时,韩国的末代君主是韩王安,继位于公元前239年。韩国虽有强弓劲弩,奈何受制于地理位置,和春秋时期的郑国有的一比。韩国无疑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和燕国差不多,到韩王安继位,韩国已经不剩多少土地了。
公元前231年韩王安向秦国献出南阳,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第二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十万大军攻打韩国,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秦国设颍川郡。韩王安被软禁于陈县,公元前226年,原韩国贵族反秦,秦国平叛后将韩王安处死。
魏王假三家分晋进入战国之后,魏国最先经由李悝变法强大起来,也曾雄霸战国,只是随着秦赵等的崛起,魏国逐渐衰落,魏安釐王继位后,本可以在信陵君的辅佐下中兴,无奈魏安釐王猜忌信陵君,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以至于信陵君沉迷酒色而死,而魏安釐王也在同年去世,之后秦对魏作战中几乎次次都能夺得土地。
公元前227年,魏王假继位,公元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水灌大梁城,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秦国设郡县。
楚王负刍 昌平君 楚国在春秋时期也曾称霸,算是晋国唯一的对手,但到了战国时期,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尤其到了楚怀王时期,楚怀王受张仪蒙蔽,舍合纵就连横,结果不断挨打,楚怀王更是被秦国软禁致死,到了他儿子楚顷襄王时期,公元前278年,白起攻进了鄢、郢都。楚国再不复从前。
公元前228年楚王负刍继位,负刍也曾取得一点对秦作战的胜利,但到了公元前224年,秦国派出王翦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杀死楚国将领项燕,楚国大败。第二年,王翦、蒙武率军攻进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秦国设置郡县,楚国灭亡。后,昌平君在淮南被拥立为楚王,占据吴越之地,很快被秦国打败,昌平君兵败自杀。
赵王迁和代王嘉赵国自赵武灵王即位后,进行“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可单独对抗秦国的东方力量,但赵孝成王时期,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因为决策失误和粮食短缺问题惨败,自此赵国再也无法单独对抗秦国。
公元前235年,赵王迁继位,秦国曾两次大败赵国,后赵王迁派出李牧应战,秦国战败,公元前231年开始,赵国出现大地震,紧接着是饥荒,赵国陷入恐慌,于是在公元前229年,秦国再次出兵攻打赵国,秦国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散布李牧造反的消息,于是赵王迁撤下李牧和司马尚,李牧不肯,结果遭到杀害。
第二年,王翦攻打邯郸,俘虏赵王迁,赵国灭亡,赵王迁被流放到房陵的深山中,后,赵国人拥立赵王迁的哥哥公子嘉在代地称王,即代王嘉,代王嘉曾同燕国共同抗秦,公元前222年,代王嘉被秦国王贲俘虏。
燕王喜燕国在战国七雄中一直是个弱国,后在燕昭王时期曾有过短暂的强盛,但只是昙花一现。燕国一直是秦国的盟友,和赵国、齐国都有过长久的对抗。
公元前255年,燕王喜继位,随着秦国不断的兼并灭国,很快便轮到了燕国,公元前226年,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结果荆轲失败被杀,秦王政震怒,随即大军压境,燕王喜献出太子丹首级,但秦国并不会因此而放过燕国,公元前222年,王贲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齐王建 齐桓公曾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然而齐国却并没有一直强大下去,而是很快让位于晋楚,到了战国时期,又不及秦魏赵。但因为秦国和齐国离得远,秦国采取的是“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所以和齐国正面对抗的机会并不是很多。
公元前264年,齐王建继位,前期由君王后摄政,齐国倒也相安无事,但君王后去世后,齐王建任命后胜为相,后胜多受秦国的贿赂,一直劝说齐王建不要搭理秦国灭五国之事。 公元前221年,五国已灭,秦国开始攻打齐国,齐王建傻眼了,后来后胜又劝说齐王建投降,齐国灭亡,齐王建被软禁在共地,被活活饿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