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在我们当年所学的课本上更是对文成公主和亲之事进行了热情地讴歌文成公主的资料。在很多人眼中,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之后,松赞干布为她修建了布达拉宫,两人过上了神仙眷恋一般的生活。然而,真实的历史除了我们课本山知道之外,还有很多课本上没有说的,文成公主的真实命运令人落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的第33任赞普,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一统吐蕃,建立了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朝文成公主的资料。公元634年,17岁的松赞干布向大唐派出使臣,非要娶一个唐朝的公主做老婆,唐太宗李世民不同意。松赞干布知道后很生气,出兵击败了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的松州,扬言唐朝不和亲的话,就派大军大举进攻唐朝。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唐太宗李世民可不是吃素的文成公主的资料,岂能被松赞干布的威胁吓到!他派大唐名将侯君集率领大军前往迎战,唐军主力还未到,吐蕃军就被唐军先锋击败。松赞干布害怕了,就直接撤兵,退回了吐蕃,赶快派使者携带黄金,向唐太宗李世民谢罪,并再次求婚。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边境的和平,这才勉强同意将文成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实际上,文成公主并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她只是唐朝的一个宗室女,被唐太宗李世民临时封为公主,糊弄松赞干布。公元641年,李世民下诏将16岁的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随后,文成公主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拉萨,与松赞干布完婚。由于文成公主代表唐王朝的高贵身份,松赞干布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封文成公主为王后,还为其修建了布达拉宫,共有1000间宫室,富丽壮观。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松赞干布费了这么大劲才娶到文成公主,又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一定非常爱文成公主,两人就此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美好的生活才对。然而,童话都是骗人的,不要忘了这场和亲归根结底还是一场政治联姻。据记载,除了文成公主外,松赞干布至少还有6位有名分的妻子,特别是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更是深得松赞干布的宠爱。松赞干布只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而为尺尊公主修建了大昭寺,还将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放在了大昭寺。由此可见文成公主并非独得松赞干布恩宠,可能更多的只是一个摆设。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这还没有结束,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9年后,松赞干布就英年早逝,25岁的文成公主成了一个年轻的寡妇。丈夫死了,她远离家乡,又不得回家,看似过着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实则留给她却是无尽的寂寞空虚冷!

我们必须要承认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和平给唐朝和吐蕃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历史功绩值得后人世代传颂。无论这表面上如何光鲜,但是这场和亲归根结底还是一场政治联姻,而文成公主则是这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对文成公主本人来说这真的公平吗?有没有人问过她到底过得幸福不幸福呢?

在松赞干布逝世后,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30年,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唯有她本人知晓。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终年55岁。文成公主就这样走了,这可能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她终于可以梦回大唐了。各位,你们认为呢?

文成公主是唐朝与吐蕃和亲的著名历史人物,但文成公主并非真正的大唐公主身份,而是唐太宗之堂侄的女儿,算是李唐远支宗室女。而文成公主为人熟知的事迹除了和亲,还有就是坐落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了,这座宫殿就是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所建造的,象征着藏族与汉族的友好与和平。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文成公主入藏唐贞观8年,吐蕃赞普和唐太宗互遣使节拜访,促进交流,双方关系开始融洽。经过一轮互访后,松赞干布又遣使入唐提出迎娶唐朝公主的要求,但此时的唐太宗可能是不愿意让唐朝公主远嫁,因此并未同意。与吐蕃同时期到访大唐的使节还有一波人,那就是吐谷浑王诺曷钵,吐蕃特使遭到求婚拒绝后,便认为是吐谷浑王对唐太宗进了谗言,因此将此事回禀了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的资料:在真实的历史中,唐朝“和亲”的文成公主有着怎样的命运?

唐贞观12年,松赞干布以吐谷浑阻碍和亲为由出兵吐谷浑、党项、白兰羌,一路凯歌并强势逼进大唐松州。此时的松赞干布兵锋正盛,便威胁大唐送一公主入藏,否则要兵入唐界。但松赞干布真的是不知道唐军的战斗力有多强,唐将牛进领千余先锋便重击了吐蕃军队,松赞干布这才醒悟过来。还没等唐将侯君集的后续部队到达,松赞干布便仓皇退兵逃跑,并派遣使节带着五千两黄金入唐谢罪,并以无数珍宝作为聘礼再次向唐朝请婚。

“赞蒙文成公主由噶尔.东赞域松迎至吐蕃之地。”——《敦煌吐蕃历史文书》

贞观15年正月十五,唐太宗也不好在回绝诚意满满的松赞干布,便封远支宗室女为公主下嫁给松赞干布,并诏令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公主入藏,即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与吐蕃百官一起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接文成公主一行百余人,向李道宗行唐制子婿之礼后,带公主回往逻些(拉萨)。

挚爱一生“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贤者喜宴》

也许文成公主是唐太宗千挑万选出来的和亲之人,想必也有倾国倾城之容貌,才智也属于上佳,也许是忌惮唐朝的威严,入藏后的文成公主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宠爱,并被封为了王后,也就是吐蕃王的嫡妻正室。文成公主也得到了吐蕃人民的爱戴,算是和亲政策中过的比较舒服的汉族公主了。

根据史料记载,文成公主在汉文化里成长,到了西藏并不习惯吐蕃人赭面的习俗,松赞干布便下令禁止了这一传统习俗,为了文成公主,废除了吐蕃人长久以来的民族习俗,也是历史上所罕见的。松赞干布自己也效仿汉人,穿着丝绸衣物,研学汉文化经典儒家名著。松赞干布还为文成公主修筑了布达拉宫,恢宏壮丽,宫殿多达1000间宫室。

永隆元年(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不治而亡,此时的文成公主与丈夫松赞干布已经阴阳两隔了30年。吐蕃以隆重的葬礼来送别这位为吐蕃带来文化繁荣与和平的天使,大唐也派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这位为国家和平奉献一生的公主。文成公主在藏族人民心中留下了崇高的地位,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也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藏民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至今任屹立于拉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友谊,并向吐蕃带去了汉人的文化,对吐蕃国的开化有着深远影响。文成公主和亲,在当时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而对于未来来说,将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从此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