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生中共有四子五女永安公主,在历代帝王中算不上高产但也是正常水平,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在朱棣的子女中最后一个出生的儿子名为朱高爔1392年出生,这一年是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还活着,这时候的朱棣也刚32岁。
根据史料记载,从朱高爔之后朱棣再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此时据朱棣去世还有三十多年,而朱棣也正值壮年,后宫佳丽无数怎么会没有孩子呢永安公主?
是朱棣不进女色吗?当然不是永安公主,据记载朱棣继位后,也曾大量海选宫女入宫,仅是册封的有名有姓位份的后宫就多达二十余人,但是除了三个儿子仁宗、汉王、赵简王的生母明确为原配徐皇后之外,其他后宫并没有明确诞下子女的记录。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明朝的史书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在朝鲜王的《李朝实录》中或许能够找到一丝端倪。
及权妃卒, 诬告吕氏点毒药於茶进之, 帝怒, 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余人。 后贾吕与宫人鱼氏私宦者, 帝颇觉, 然宠二人不发, 二人自惧缢死。 帝怒, 事起贾吕, 鞫贾吕侍婢, 皆诬服云: “欲行弑逆。” 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亲临剐之。或有面诟帝曰: “自家阳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这个故事我给大家翻译一下,权妃,朱棣的后宫,朝鲜人,因为善吹玉箫而被朱棣宠爱,后来被同为朝鲜妃子的吕氏所妒忌,于是下毒害死权妃,后来又发现吕氏和宦官私通,于是朱棣大怒,杀了两千八百多人,被称为“鱼吕之乱”。临刑时有人对着朱棣大喊,“怪你自己不行,我们才和宦官私通,何罪之有?”
最后这句话太劲爆了,恍然大悟,原来朱棣和赵构一样“不行”,所以这么多年才没有生儿育女。当然这种有损大明形象的事情在史书上是不会有记载的,而李朝实录的内容也不能全信,因为关于这段记载全部来自于从大明返回朝鲜的金黑的口述。而金黑只是朝鲜妃子的随从。
综上所述朱棣之所以在壮年之时没有再生下一儿半女,主要有两种可能。
1、身体出现了问题。2、常年征战忙于国事无暇顾及后宫。
对这两种可能你更相信哪一种?
向敬之
此题所指大将,为西宁侯宋晟。明成祖即位后,于当年底(建文四年十二月)将安成公主嫁给宋晟次子宋琥,于第二年初(永乐元年正月)将咸宁公主嫁给宋晟三子宋瑛。
安成公主和咸宁公主,都是成祖和徐皇后所生,即为嫡公主。值得注意的是,成祖朱棣生子四人、女五人,都是成祖造反夺位之前所生,而且徐皇后生子三人、女四人,另外的一子(早殇)、一女(常宁公主)都是生母不详。也就是说,朱棣造反前,主要是大老婆一人不停地生育,称帝后,除了常宁公主,其他都是嫡皇子、嫡公主。而且,他称帝二十二年后妃数十人,却不再生育。
朱棣几乎同时将两个嫡公主嫁给大将宋晟的两个儿子,结为双重姻亲,是有特别的用意。
宋晟虽在朱元璋的将帅系列中不著名,但是大明王朝镇守西北的一员悍将,曾随名将蓝玉出征北元。他不是朱棣的嫡系,但在洪武三十一年出镇开平,曾随燕王出塞,担任右翼。建文年间,宋晟受命镇守甘肃,担任总兵官。他没有参与靖难一役,然其长子宋瑄,为府军右卫指挥使,参与抗击燕军的灵璧齐眉山之战,奋勇杀敌,战死。
如此看来,宋晟与朱棣有杀子之仇,但他没有引军复仇,而是主动进京朝拜,被晋升为后军左都督,授平羌将军,成为了朱棣收服建文旧臣的榜样。
朱棣不但命其回镇西北,还同他缔结两重亲家。有大臣说,宋晟有权自专,但朱棣说: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且大将军统制一边,怎能完全拘泥于文法?即敕令宋晟可以相机行事。
朱棣嫁二女,就是一种政治联姻。宋晟虽然受宠重任,但还是担心朱棣不放心,于是自请进京,结果朱棣说:我将西北就交给你了,朝廷不召你就不要来。
这是朱棣别有用心,却用人不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