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正阳门箭楼;“前门楼子九丈九,九个胡同九棵柳”这些老北京民间歌谣都能体现出北京城的前门楼很高大。
前门只是一个俗称,它真正的名称是正阳门,原名是丽正门正阳门箭楼。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元大都向南平移了800米,将元大都的丽正门迁建在今天的正阳门的位置,但城门的名字依然叫丽正门,在明英宗年间才将丽正门改为正阳门。正阳门从修建之初到现在历经几百年,经过不断的修复,其具体高度过去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有的说正阳门有41米,有的说有42米,还有的说是40.36米。新中国成立后对正阳门进行了一次准确的测量,其城楼通高(从室外地平线到门楼正脊上皮)是43.65米,正阳门箭楼通高35.37米。
如果按照明清时的计量单位换算正阳门箭楼,1丈=9尺,1尺=31.1厘米,那么9丈9大约就有45米,这超过了正阳门的实际高度。那么为什么很多歌谣中都出现“前门楼子九丈九”这个说法呢,其实“九”自古以来就是象征吉祥、无穷的数字,正阳门不仅是北京城所有城门中最高的城门,也是紫禁城的正门,因此常说“前门楼子九丈九”。
我之前在北京上过学又工作过,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北京最有名的建筑是什么,对于一些有名的建筑类的,古建筑的话最著名的当然是属于故宫了,这个不用多说,毕竟故宫是作为历代王朝的都城的。其次就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和金山岭长城,这个都是最著名的。每年会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边观光旅行。还有一个北京古建筑的地方就是北京市的天坛公园,那边历史也很悠久。
说一下北京现代的一些高楼建筑吧。北京目前已经建成的最高的楼是中国尊,位置在北京国贸附近,高528米,比央视的大裤衩还高。在顶层基本上可以俯视整个北京城。还有一个就是央视大裤衩,因为建筑起来之后外形像秋裤一度被炒的很热,现在已经成为北京东三环地标性建筑了。
还有一个建筑就是望京SOHO,这个楼的外形有点像椭圆形的蛋,比较有趣和现代。现在也已经成为朝阳望京区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了。
还有就是奥运会的使用场所,像鸟巢水立方都是很有名的。有机会可以去参观一下。
好了,这边就写这么多吧。
正阳门是旧时北京城里最重要的一道大门,有国门之称。
它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丽正门”,正统时改为“正阳门”。
在历史上,这座大门地位很尊贵,它位于中轴线,是皇帝祭天必走之门。
不过它也很可怜,遭过无数次火灾,比如乾隆四十五年,在道光二十九年以及光绪二十六年。
尤其是在清末慈禧太后时,正阳门还发生过一件“大事”。
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
这可是慈禧老佛爷的“偷拍照”,由外国人偷拍到的。可以看出,老佛爷好像很“累”。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2年慈禧在正阳门瓮城内的观音庙拈香时的情景。
那么,堂堂老佛爷为什么会来到正阳门呢?
1900年,义和团闹北京,正阳门被烧毁大半。
不久,八国联军也来了,这一来不仅把慈禧给赶出了紫禁城,而且国门正阳门也被损坏,尤其是这时驻扎在瓮城内的英军印度兵,因在正阳门城楼上做饭,不慎失火,又将正阳门城楼给烧了。
(当时正阳门失火情景)
可怜的正阳门命途多舛啊!
1902年,慈禧太后回銮,按照路线,太后和皇帝必须从正阳门正门进宫,可这时的正阳门还没修好,残破不堪。
于是乎,为了让老佛爷风风光光的路过正阳门,大臣们竟在残址上搭建了这样一个纸扎的牌楼(如下图)
纸扎?!这不是给死人用的吗。
真不知道当时慈禧看后是何想法,而咱们一开始那张照片就是这个时候拍的。
也许慈禧看到这纸扎的“国门”心里也不是滋味,所以一回宫就下令,必须重修正阳门。
钱从哪里来呢?慈禧想了一个办法——全国一起捐!
“全国二十一行省,大省报效二万,小省报效一万”。
就这样,正阳门就用全国的力量建好了。
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正阳门就被美国人“接管”了,变成了美军兵营及使馆边界,直到民国时才归还政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