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敌人就是曹魏诸葛恪,所以对于两国来讲北伐都是一个重大课题,而且是没有其他课题可以替代的。
但是两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导致北伐对于两个国家来讲意义也不相同,对于蜀汉来讲,它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中央集权,怎么说呢诸葛恪?地方上面能够自己做主的地方,全部都已经被刘备或者是诸葛亮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最大的刺头男方已经心悦诚服了,其他地方根本就不敢闹腾,所以蜀汉实际上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政权。
这是一个优势,同时也是一个劣势,优势在于整个蜀汉政权里面刘禅是老大,甭管他是傻的还是聪明的,他就是老大,这是事实,没有人可以去挑战刘禅的威严诸葛恪。
但是这同时也是一种劣势,因为蜀汉和曹魏政权是死敌,两者之间有着绝对不能够融合的矛盾,所以本管双方之间究竟发展到哪一步,哪怕是已经握手言和了,两个人可能是一生一死的结局。
但是与此同时曹魏政权和蜀汉政权巨大的实力差距造就了你只要不是个傻子,你就能看得出来只能通过北伐去掠夺人口,蜀汉政权才能活得下去,否则迟早等着人家提着刀一大堆人冲到你家门口把你活活砍死。
一蜀汉发展北伐没有任何问题,所有人都同意,所有人都没有人去反对发展北伐还能够凝聚人心,对于蜀汉来讲北伐有很多好处。
但是对于东吴来讲,北伐没有任何好处第一。
首先对于东吴证券来讲,除了孙家也就是孙权移劢对于全局的掌控以外,(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其他很多都握在家族的手里面,虽然孙权通过很多方法把权力给回收了,但是家族的影响力仍然存在,也就是说端午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的,你代表皇帝不代表你拥有东吴所有的权利。
这便是诸葛恪没有看到的一个地方,诸葛恪认为自己的那个叔叔可以通过北伐增加自己的声望,增加自己在蜀国内部的影响力,所以他需要通过一次北伐,既可以刷声望又可以攻城略地,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他没有搞清楚的便是东吴和蜀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导致蜀汉北伐那是玩儿命东吴北伐,那简直就是玩儿蛇。
而且诸葛恪咱暂且不论他的能力跟诸葛亮比起来,究竟谁强谁弱,可有一点他比不起他的叔叔,就是战略眼光。
在官渡之战,曹操率领军队突袭乌巢,袁绍突然脑子发热,仅派少量的兵力去捡乌巢之为,而派主要的军队去袭击官渡前线,这一点可能在某些人看来是很英明的决策,可这一招恰恰是一个昏招,大家想想前线这么长的时间的军事对峙,双方早已经知根知底,你想短时间之内攻克。可已经焦灼血战这么久的前线,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的结果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而曹魏和东吴之间的防御线就是沿着长江进行防御,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知道必经之路是哪里,防御重点是哪里?在哪个地方组织防御,在哪个地方加强防御,在哪个地方设置路卡等等都知道。这并不像诸葛亮北伐的路线一样,有多种的选择,而且山路崎岖补给困难,对于诸葛亮来讲这是一个困难,对于曹魏政权来讲这也是一个困难。
但是诸葛恪并不知道他太狂妄自大,他觉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现如今的功绩可以一下子攻破曹魏政权的防线,但是是恰恰打了他一个耳光。
总之北伐没有成功,这一点绝对是让他在东吴内部跌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好像现如今我们一直在喊输谁也不能输给某某某,孙权输给张辽那没问题,他是东吴的主子,他怎么说他怎么办?自己加点儿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你诸葛恪不是东吴的主人,你输了那就要遭到大家的指责,包括上面对你的指责。
当然是司马懿厉害。
一、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他辅佐了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少帝曹芳四代曹魏君王。是魏国的托孤辅政之重臣。他在世期间,对魏国忠心耿耿,在君臣中享有威望。
后来,他的孙子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后,追封司马懿为高祖宣皇帝。
二、五丈原:
在《三国演义》中,人们普遍赞颂诸葛亮,看扁司马懿。尤其是在五丈原,司马懿以逸待劳,与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甚至派人送来“巾帼妇人之饰”,欲激怒司马懿作战。
司马懿审时度势,认为:对待强敌,避其锋芒。以非凡的忍耐、气度和用兵能力,坚壁清野。
不久,诸葛亮遣使求战,司马懿不谈军事,却问使者:“诸葛公起居饮食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
使者说“三四升。”
司马懿又问政事。
使者说:“丞相夙兴夜寐,打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都是诸葛公自己阅批。”
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使者走后,司马懿说:“诸葛亮快要死了”。
果然,诸葛亮于当月病故于五丈原。
所以说,司马懿不与诸葛亮正面对战,并非胆怯,而是高明的耗敌之举。
后来,蜀军退却,曹魏胜利。历时七年的诸葛亮北伐之患结束。
三、司马懿功绩:
此外,司马懿还平定辽东叛乱,维护了曹魏政权的统一。在经济上,司马懿兴修水利、军屯垦荒,厚植国力。
他还劝谏魏明帝节俭,罢修宫室,以雕玩物之人力务农耕。
司马懿在政治经济上的措施为结束三国鼎立,统一华夏奠定了基础。
四、孙峻和诸葛恪:
孙峻和诸葛恪都是吴国的权臣。孙权病危时,孙峻和诸葛恪共受遗诏辅政。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颇负名望。后来,诸葛恪居功自傲,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伐魏,惨遭失败。为掩饰过错更加独断专权。
孙峻设计诛杀了诸葛恪。
但是,孙峻掌握吴国大权后,也开始大肆残害宗亲。256年,孙峻在征伐魏国时因病去世,时年37岁。
综上所述,无论从能力、人品和忠心上比,司马懿都远远胜于孙峻和诸葛恪。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想了解更多麻辣历史,请果断点击关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