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瞻基的寿命能长一点,明朝是肯定可以避免土木堡之变这个大危机的朱瞻基怎么死的那么早。土木堡完全是朱祁镇和太监王振自己作死搞出来的祸事。
明朝中期朱瞻基怎么死的那么早,确实是开始走下坡路了。就算是朱瞻基这个“英主”,他的政绩也不算是有多过硬。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
如果朱瞻基的寿命能够再长一点,土木堡之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朱瞻基怎么死的那么早。
原因在于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主要是朱祁镇和太监王振一起搞出的骚操作。手腕稍微成熟一些、稍微有点政治智慧的话,都不会做出这种事。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朱祁镇和王振都做了哪些白痴举动,最终让自己沦落到最后的境地吧:
朱祁镇亲政后,为了摆脱大臣对他的掣肘,所以重用了毫无才能的太监王振。王振不懂政务,却还掌管着瓦剌的政策。
最初,他先是不遗余力地优待瓦剌的贡使,将瓦剌的胃口养大。史称,“递年多造钢铁箭头,用瓮盛之以遗瓦剌使臣”。
由于瓦剌逐年增加贡使,明朝终于吃不消了。在1450年的时候,王振决定清查瓦剌虚报贡马人数的事情,同时还削减了贡马的价格。
于是,瓦剌就以此为借口骚扰明朝的边境。在政策失败后,王振鼓动朱祁镇御驾亲征,最终折戟于土木堡。
朱祁镇的奇葩事还不止于此。在夺门之变后,朱祁镇复辟上台,居然还恢复了王振这个太监的名誉,赐祭葬,立祠“旌忠”。
这些骚操作,如果是朱瞻基本人的话,那是绝对做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当然能确定:朱祁镇长寿一些,就可以避免祸事。
苍茫大地认为:朱高煦没有学会收手,所以最后落得被亲侄子活活烧死的结局。
一、朱高煦在老爹燕王朱棣美其名曰“靖难"的叛乱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加之大哥朱高炽身有残疾,出入须人搀扶,使他有了取而代之的妄想。
朱棣造反各武将按功勋排名,朱高煦稳居前头甲(前三名),和张玉、朱能齐名。在叛乱的战场上,朱高煦是员悍将,多次救朱棣及北军于危难之中,多年的共同马背舔血生涯,也使朱高煦在朱棣的武将班子中有了广泛的人脉,厚皮总统朱棣也多次忽悠这个极像他的二儿子:你哥哥高炽是残疾人,你好好努力啊!这使朱高煦在战场上拼了老命,同时也有了成为李世民第二的歹念,人心不足蛇吞象,他的人生悲剧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和朱高炽争太子失败,不收手。
朱高炽本是朱棣嫡长子,当年独守北平老营,挡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南军的疯狂进攻,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高炽获得了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文官集团的支持,尤其是黑衣丞相、靖难总参谋长姚广孝的力挺,加之朱棣对朱高炽儿子朱瞻基的特别宠爱,朱高炽不仅上了太子位,还稳住啦!
解缙是个心理学专家及大明三大才子之首,他和以上诸大臣一起成功地打动朱棣,最终朱高炽上了太子位。
朱高煦阴谋策划,几次反扑,拥戴太子的文官集团曾遭到沉重打击。但朱高煦得意忘形,竟像《祝福》中的祥林嫂般唠叨: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乎?没文化真可怕!“李世民"的爸爸“李渊"不干了!赖在京城的朱高煦竟又向朱棣要求增加自己的护卫,出于自保的需要,永乐十三年五月,朱棣敦促朱高煦去青州!朱高煦想耍赖,太子死党杨士奇奏了一本:汉王(高煦)两次被封不肯就藩,现在陛下要迁都了,非常时期,他要求留南京,唯陛下熟察其意!永乐十五年三月,朱棣将朱高煦赶到乐安州,从此皇位和朱高煦说拜拜了!但高煦是从不言弃的!
三、朱棣远征蒙古死于征途,朱高煦又想武装夺权,错上加错!
朱高煦派儿子朱瞻圻做余则成潜伏京城,刺探消息,想在老爹归西后夺权。但朱棣内侍马云、杨荣(朱棣贴身秘书、包管朱棣印信、负责军中宣诏)、金幼孜都是太子的铁杆粉丝,他们决定封锁消息,派杨荣回京向太子报丧、将皇上朱棣遗命及时送达太子,朱高炽上位。杨士奇、杨荣、杨溥组成大明赫赫有名的“三杨"内阁。
仁慈的朱高炽并没有下老二高煦的黑手,只是敲山震虎。
四、朱高炽只干了十个月就驾崩,朱高煦闻讯蠢蠢欲动,准备在封地山东乐安中途谋杀按陈例镇守南京、赶往北京治丧即位的太子朱瞻基,错得不能再错!
朱瞻基躲过亲叔叔朱高煦的伏击,成功即位!
按说,朱高煦应该尾巴夹得紧得不要不要啦!但这个猪头是不献上猪头决不罢手的!
朱高煦竟然反了!造反前派枚青找到老战友张辅,张辅是个明白人,他是讲政治的楷模,连夜将枚青押送给朱瞻基,朱瞻基派使者去乐安,规劝朱高煦悬崖勒马。
高煦竟然真反,朱瞻基听从杨荣、夏原吉建议,御驾亲征!朱瞻基料敌如神,兵扣乐安城!朱高煦竟没有反抗,出城投降,口称:臣罪万万死,唯陛人命!把造反当小孩子办家家!朱高煦由王爷变成了“阶下囚"!
五、朱高煦罪有应得,朱瞻基想一劳永逸,瞻基本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原则,开了杀戒。
朱瞻基能和父亲开创史称“仁宣之治"的盛世,他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自然是个狠角色。他多么想攻破永安城,“误伤”干掉叛乱亲叔叔朱高煦,出乎意料,这叔叔竟没脸没皮地投降了,只有先遣使把没脸没皮的叔叔痛骂一通,然后收监再说。叔侄已是死敌,已无情谊可言,要收拾阶下囚高煦,有何难哉?于是朱高煦悲剧了,在“仁慈宽宏"的朱瞻基来探监之时,朱高煦突然脑袋短路,突然隔栏伸脚把朱瞻基勾倒在地!这等载入史册的细节,居然还有人信?朱瞻基和朱高煦是隔着栏杆的,高煦已成囚徒,想谋杀侄皇是痴心妄想,他会没事来找侄子摔跤?且瞻基贵为皇上,他开了金口,他的护卫即便在旁,还敢说啥?瞻基故意自己倒地栽脏都有可能!反正,他是金口玉言,贴身护卫必是心腹!
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高煦狗改不了吃屎,竟好心当驴肝肺,对自己使绊子,瞻基立马下令用三百斤的铜缸将朱高煦盖住!朱高煦被扣得难受,竟改行当起了举重运动员顶起大缸,于是朱瞻基愤怒了,派人按住大缸,找来很多木炭,压在缸上,把煤点燃烧红,烤死朱高煦!
这等人生悲惨结局,是朱高煦始终不肯收手之故!纯属咎有自取,应了一句老话:出来混,债总是要还的!好侄子朱瞻基下这等杀手,对这个叔叔想必一定恨之入骨!这等活活烤死亲叔叔的壮举不也令人发指吗?可别和我说朱瞻基多么仁慈、多么老实、多么无奈!你朱瞻基杀亲叔我没意见,但不应该采取这等“烤老猪"的方式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