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首先是一位建筑师,其次是一位才女,再次是一位美女梁启超儿子。
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她对社会的贡献,只关注她的美,她的感情梁启超儿子。
林徽因在建筑上有贡献。她与梁思成一起栉风沐雨,深入晋梁启超儿子、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古代建筑。这时候的她不是女人,只是一位建筑工作者。
她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写《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这时候,她也不是女人,她只是一个思考者,作者。
她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云纹图案,这时候,她也不是女人,她只是一名精益求精的设计师。
她设计国徽,这时候,她不是女人,她是一名对新中国充满热爱的中国人,是一个以满腔热忱投入到工作当中的劳动者。
她为了保护北京的古建筑与吴晗据理力争,这时候,她不是女人,她是一个执着,勇敢的建筑师。
林徽因写诗的时候是美丽的,她写诗不是主业,她信手拈来的诗,在近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不可否认,林徽因有超高的颜值,有令人无法企及的才华。但是林徽因的美更多的体现在她的工作中,体现在她的作品里。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梁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
梁思永(1904-11-13~1954-04-02)中国现代考古学家,梁启超次子,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1948年与其兄梁思成(建筑学家)同时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此时尚未成立学部,尚未产生学部委员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负责黑龙江昂昂溪细石器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候家庄西北冈殷王陵、高楼庄后冈小屯、龙山与仰韶三叠层、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考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梁启超的9个子女依次为:思顺、思成、思永、思忠、思庄、思达、思懿、思宁、思礼。
(思顺是长女,不计入;长子是梁思成,次子即梁思永)
个人觉得,林徽因嫁给徐志摩的几率不大,下面谈谈看法:
徐志摩:
他是新月派诗人,具有强烈的浪漫情怀,唯美主义者,一生追求“自由、爱、美”。为爱而生,因爱激发诗情的灵感,他爱女人的柔美动人,爱女人的才气横溢,爱一切美的风景、事物,以至于不把世俗约束放在眼里,因而有点脱离现实,,也遭一些非议,如与陆小曼的结合。还有张幼仪、林徽因这三个女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说明了徐志摩思想驳杂,变动不定。当他与陆小曼再婚时,梁启超先生给予的祝福是不客气的批评,要他俩各守妇道、夫道。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评价徐志摩,说:“他没有闻(一多)氏那样精密,但也没有他那样冷静。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与上面的评价大同小异。徐志摩虽是多情,但他的情感也是真挚炙热的,因而产生了流传至今的诗句。我们欣赏片段他的经久难忘,表达对往昔留学生活的眷恋之篇,《再别康桥》,传说诗句里部分感情杂有林徽因的因素(有争议):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句节奏,句式,音乐三美并进,用唯美的笔触,流动的画面,道出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与眷恋之情。
还有:我是一片云,偶尔投影你心中,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等等
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的简单,对爱的热烈追求,以及不屑一顾。他也是喜欢新生、新鲜事物,以及对爱的不断追求,来自于他不加约束自己的放任自流,但是却不能说他那时那情不是真的。
2.林徽因:
美貌才情俱佳,受过良好教育与文化熏陶,置身建筑学,因而她比较理性的看待问题,她虽欣喜徐志摩对她炙烈的情感,但是谈婚论嫁,她是不敢的,再加上父亲坚决的反对,那时世人看徐志摩是不专情的花心男人,因此他们之间萌生的矛盾情感不了了之,林徽因是欣赏徐志摩的才情的,迫于压力,和自身的担忧,她应该看出徐志摩是个追求爱不管不顾的人,这个是不利于以后生活的稳定。最后她选择了与她有共同志向的梁思成先生结为夫妻,也为旧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建筑设计作出很多贡献。
徐志摩的情感才华局限于诗中,林徽因不但有才情,现实中也是优秀的建筑人才。
所以在本人看来,他们是不能结合一起的,主要是取决于林徽因,他们成为一生知己尚可。互相惺惺相惜,如果成为夫妻未必幸福,未必走到底。下面用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做结束语,同时也缅怀二位诗人,我敬重前辈的磊落、简单,充满灵气与才华洋溢: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