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对手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中唯一善终的猛人赵王迁;即便李牧没被王翦用反间计害死,也只能和他打个平手,在北边和秦国相持;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2、这时秦军的另外一路赵王迁,南面的杨端和将继续攻击,围攻邯郸,赵国依然要被灭;秦国依然要统一天下。

一、秦灭赵之战赵王迁,名将李牧的谢幕之战

战国战史很好看,各路顶级名将频频对打,有王翦VS李牧(秦灭赵之战),白起VS廉颇(长平之战)、赵破匈奴之战(李牧VS匈奴单于)、马陵之战(庞涓VS孙膑)……

(李牧)

这其中秦灭赵之战,是赵国战神李牧的谢幕之战。可又是“堡垒从内部攻破”的典型,赵王中了王翦的反间计(足见王翦智勇双全),宠臣郭开受贿造谣,李牧被杀。

但从另外的角度看,李牧即便不被昏庸的赵王杀死,也很难阻挡赵国被灭的解决;直接原因,此时还有另外一路大军围攻赵国:杨端和率几十万河内兵卒攻打邯郸。

杨端和何许人也?

史书记载偏少,不过这人两次攻魏,一次灭赵,全部胜利,起到正面作用。

更加悲催的是,是赵国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秦国想速生,赵国何尝能耗的起?

所以,一边是王翦+杨端和+秦始皇组合+变法图强,另外一边是李牧+郭开+赵王迁+灾荒守旧,结局似乎已注定。

(王翦)

我们进一步为李牧想想,假如赵王迁没中王翦的计谋,他还需要先击败北边的王翦,然后迅速回师,再击败南边杨端和几十万的兵卒,才可能取胜。

可是此时的王翦,定会咬住李牧死死不放;

从一开始,秦国就是奔着灭赵,统一天下去的;前223年,秦国灭楚也曾失败,但抵挡不住秦始皇的卷土常来。

二、结论:

秦国经过多代皇帝努力,综合实力超出多国。历代秦王积累的统一天下之心,积累的能征善战之将,不是李牧一个人能挡的。

类似的问题还有,”假如二战罗斯福死了,希特勒会翻盘吗?”实际上,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确提前死了,德国依然没翻盘。

(1945年4月14日 罗斯福葬礼举行于二战胜利前 )

赵迁为什么要杀李牧呢?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如果是明君当政,那碰到一两个奸臣,不会出太大的事;如果是昏君当政,那碰到一两个忠臣。不会出太大的事。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如果一个忠臣,身处昏君和奸臣的双重夹攻之下,那就一定会出大事。不幸的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赵王迁:如果李牧没有被赵王迁所害,秦国还会一统天下吗?

1.1个昏君+2个奸臣。有的昏君吃喝玩乐,有的昏君吃喝嫖赌,赵迁就是这样一个昏君。他在位的时候研究的主要问题:赌博如何赢钱,如何玩弄女人,朝政他是根本不理的。不过这不重要,如果能重用身边的贤臣的,他就还有救。

不幸的是:有个忠臣李牧他不用也就算了。还重用了两个奸臣。

奸臣1:人猫:郭开。

赵国的丞相郭开外号人猫,意思就是说他像猫一样凶残,也像猫一样很讨人喜欢(这里指的是被赵王喜欢)。郭开和李牧之间曾经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因为郭开知道李牧是赵国的长城。

所以在前期李牧抵抗秦军的时候,郭开是出了力的。但是当他发现自己并不能把收到自己阵营当中之后。他便用最卑劣的诬陷手段,让李牧的兵权被剥夺。

最后劝着赵王投降,赵国亡国也是这个郭开一手促成的。

奸臣2:赵葱

赵葱作为王室子弟,他很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将不国,毛之焉附?

但他的弱点是对权力的极度渴望,当郭开陷害李牧被剥夺了兵权,他为了怕李牧东山再起。就在小酒馆中暗杀了一代名将李牧。

这种下作的手段,也必须划到奸臣当中去。

2.李牧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心软。李牧的副将司马尚,曾经准备联系朝中诸臣以及军队,准备诛杀郭开。但李牧迟迟下不了决心。原因是有他认为:在抵抗秦军的过程中,郭开曾经不遗余力的为赵军粮饷对自己有恩。

就这一时的心软导致了,丧失了诛杀郭开的唯一良机。也引起了手下诸将的不满。

最终奸臣不死,忠臣死了。

3.中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在秦国,李牧廉颇在赵国。赵国是唯一一个能与秦国正面抗衡的国家,他的将领,他的军队,他的文臣,都不弱于秦国。

但凡能像秦国一样代代明主,那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还要再延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不幸的是赵国末期,昏君迭出,奸臣辈出。一个郭开将两大名将(廉颇和李牧)全部坑害了。

留给我们的只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及为了万两黄金自毁国家长城的传说。

一声叹息,声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