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墨守成规典故,就能看见,这是讲的两个人。
萧是萧何墨守成规典故。
曹是曹参墨守成规典故。
这两个人也都很有名呀。
萧何,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当然还有刘邦的“谋策不如张良,治国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当然他后来协助刘邦吕后杀韩信,也留下了很有名的俗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时韩信心里应该有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
曹参,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他是萧何之后的下一任汉代丞相。当然题目中这个成语也是讲这件事的。
这里跑个题,曹操总归知道吧,他自称是曹参之后。emmm当然吧,附会古人认祖宗这件事古代很多。是不是真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曹参也是个很厉害的人。
然后这个讲的是什么的,是曹参当了丞相之后,完全遵守萧何定下来的律法政策规矩。
其实也很能理解呀。汉初经济民生都不行,萧何的政策很好,那么曹参继续跟着这样做,能有利于汉朝恢复国力。
事实证明,他们这么做很正确,毕竟到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就很厉害了了呀。
到汉武帝也没几代人嘛。
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就是曹参的曾孙。
下面这三张图分别是刘邦,萧何,曹参的画像。暗搓搓的吐槽一下,为什么古人画像画的那么抽象,但是又能把个人特征画出来呢。贴图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们长的一样,结果排排坐放在一起才发现完全不一样
按图索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按照书上描绘的形状去找马,形容按照线索去寻求,办事儿三胞集团墨守成规。
按图索骥的出处有两个,一个是《后南柯·访旧》:南之裸将,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是求材必视乎门荫,用人必限以资格,千古铨政之坏,人才不兴,大都由此!"
另一个出处是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可能是因为伯乐太有名了,所以把跟马有关的故事儿跟伯乐扯上了关系。给伯乐造了一个找马造成癞蛤蟆的笨儿子,从常理来说伯乐对相马之术那么厉害,他儿子不可能连马都不认识的。我给伯乐儿子洗白了,不赞一个吗QAQ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由来己久,众所周知赵括是个只会说大话,却把兵带入深沟的罪人,成为千古笑谈。孰不知,赵括失利有他的难处。
赵括,兵法理论,口头语言表达可算一流,得到赵王的认可,让他代替名将廉颇统帅三军,与秦军决一死战。谁知秦王使诈,暗中派名将白起与之对垒。但赵括并没怂,指挥将士东挡西杀。苦于战斗力有限,向友军求援,友军却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无奈,赵括身先士卒,勇猛如虎,尽力拚杀,做到了一个主帅应做的一切,却无力回天,难逃帅死兵灭之劫。
总之,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动人,但结果却盖棺定论,由其是战争——胜王败冦。赵括落下后世的“说大话达人”称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