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杨家将远没有评书《杨家将》说的那么光鲜显赫北宋名将。历史上也没有“天波府”的存在。但是,多数人还是愿意相信《杨家将》像评书里说的那样,是真的。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杨家将的代表人物,首先是从杨继业杨令公北宋名将。杨继业本名杨业,北汉时太原守将叫刘继业,是因为被北汉皇帝刘均收为养子,赐姓刘。“杨令公”也是从北汉时叫起的。

后来北宋名将,宋太宗攻打北汉,刘继业在奋力抵抗时,北汉皇帝投降了。刘继业无奈投了宋朝,改回原姓杨。

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征讨辽国,其中潘美是西路军主帅,杨业为副。辽国萧太后派出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要求活捉杨业。由于曹彬和潘美在战争中失败,导致了辽军与宋军的正面的大面积决战。杨业当时主张避开敌人锋芒,遭到了监军王侁的嘲讽。杨业时刚归顺宋朝的将领,最忌讳别人的怀疑。于是,明知道前景不明还是毅然带军出征了。

结果,杨业中了辽军的埋伏大败,被包围在陈家谷,最终没有外援,导致全军覆没,杨业的儿子杨延玉战死,杨业被俘。耶律斜轸亲自劝降,杨业不从,绝食三日而亡。

杨业归宋后,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豪气干云,敢于与辽国作战,而且每战必胜,使辽国孙畏惧。

杨家将的第二个代表是杨六郎。杨业确实有七个儿子,除了杨延玉战死再陈家谷外,有杨延昭,杨延浦,杨延训,杨延环,,杨延贵,杨延彬。除了杨延昭驻守雁门关外,其他都是朝中不大的官员。杨延昭驻守边关,使辽国不好入侵。辽国萧太后让人看天象,认为北斗七星里第六颗是克辽的星,于是称杨延昭为杨六郎。

杨六郎在“澶渊之盟”后被派往高阳关驻守,被任为高阳关副布署。后因父仇不能报,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而终,时年五十七岁。

杨家将第三代代表人物是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可不是评书里说的杨宗保的儿子。开始只是一个小军官,后来在平乱中立功被提拔为殿直。又遇到范仲淹,被带到身边。曾随狄青南征。再后来,在韩琦领导下的西夏之战中,杨文广立有战功,才被提拔定州路副总管,迁部军虞侯。后来病死在任上。

杨文广在历史上没有他的父辈出名,也没有父辈们的功绩。主要是因为他生在的年代是宋辽谈和后的年代,并且宋朝当时对西夏的态度也是忽冷忽热飘渺不定。但是,他生前曾上书收回燕云十六州的策略和作战图。至死不忘父辈们的遗愿。

杨家将历史的功勋,是被朝廷和老百姓认可并赞扬的,所以才有了评书里的杨家将,被人世世代代敬仰与传唱。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压制武将,这样的大环境自然无法培育出大量能征善战的武将。一、重文轻武使得武将没有建功立业的舞台北宋的存在状况并不好,北方契丹和西夏一直都是严重的威胁,这样的环境本该是武将上演传奇的绝好空间,但是北宋的重文轻武国策,生生地掐断了武将展示才华的机会。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除了建国初期的曹彬、潘美等名将外,整个北宋中后期,名将寥寥无几,好不容易出现的狄青、王德用后来也备受压制,狄青最终因猜疑郁郁而终。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宋太祖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重文轻武是北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 必然结果,在文人士大夫和武将之间,皇帝最终选择的是士大夫,而武将成为牺牲品。

北宋名将:杨家将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都有哪些历史功绩?

二、重文轻武并非是不变的,形势严重之际,武将终究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说这样的话,其实有些悲哀。南宋初年,面临金人的军事压力,宋高宗不得不依靠武将,对武将给了极高的待遇。南宋末年,蒙古入侵,这时期依旧只能靠武将来支撑危局,构筑抗击蒙元的防线。

但是这样的变化,是基于军事压力严重,而且即便如此,朝廷中的文官对前线武将还是时不时的打击迫害,让很多武将含冤而死,甚至怒而降敌。

“做铁莫做针,做人莫做军”,这是宋代一句谚语,它深刻揭示了武人没有尊严、地位的现状,这样的环境自然让很多人以做军人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