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玩笑?看来吹的牛要比国家玩笑还要高板门店斧头事件,简直是没有边界的事儿,或者说是世界上根本不会发生这种无边无际的事儿,恐怕是吹牛吹到天上了,自己掉下来怎么覆没的都不知道。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世界人口很多板门店斧头事件,而且各个国家的民族人口也不一样,如果有个别人开了个毫无边际的玩笑的话,很可能对方会说你开了个“国际玩笑”,那么便证明你的玩笑开的的确很大,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各个民族的人民都叫做“国际玩笑”的话,那么便证明你开的玩笑太大,因为国际上的各色人等都认为很搞笑。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那么下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板门店斧头事件。

第一个“国际玩笑”:大概此事是这样的,2019年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新春佳节后首个工作日面向国际舆论大发怒气,此次的中国面相世界大发雷霆的对象是土耳其。而土耳其也的确是和中国乃至世界都来了个让他特别容易揭穿的国际玩笑。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在2月11日是这样说的:“我尤其注意到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的发言是极其恶劣的不论是发言内容亦或是发言态度,在土方做正式发言之后,我国驻土耳其的大使馆代表便于第一时间发声了”。

发声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为两句话吧!①:“维吾尔族著名民乐家艾衣提在服刑第二年在监狱中去世”,作为土耳其言辞凿凿的第一句话,中国和国际人士笑了,中国回答说:“艾衣提在服刑中未去世,而且其生活的很健康”,难道作为一个国家的发言部,把活人说成死人的媒体舆论各自不加大脑思考而随口而出嘛,简直是让人国际舆论笑掉大牙。②作为土耳其最具有权威性的外交部发言人竟然可以说出这种不知深浅、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土耳其在明面上如此发声,是不是在挑衅我国?为此,中方外交部发言人选择在第一时间怒怼土耳其。

第二个“国际玩笑”: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面对英国外交大臣亨特的涉港言论曾经表示,“简直是自作多情,痴心妄想、不自量力!”那么到底英国外交部如何发声呢?英国外交大臣亨特的涉港发声主要是英国依旧对1997年的“香港回归”在做不舍,并且多次发声为:“英国是香港的守护者,英国对香港有多重的责任。”此话说出来便就是国际玩笑了,香港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英方负责人竟然以“守护者”在自诩,英国早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便没有了治权、监督权和主权,更别提你对香港有任何责任吧,这简直就是知心妄想,不自量力,自作多情。香港如今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原则下,发展是很好的,根本不用英国多此一举,自作多情。恐怕英国外交大臣亨特的确是面向世界开了个国际玩笑吧!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萨沙第8752条回答。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军事历史上乌龙事件很多,但二战意大利的空军元帅伊塔诺·巴尔博是最惨的。

板门店斧头事件:你听过什么样的笑话,堪称是国际笑话?

伊塔诺·巴尔博是意大利法西斯的四大元老,是一个比墨索尼里更有魅力的强大政客。

巴尔博是个英俊的中年人,有着非常惊人的能力,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巴尔博大学毕业以后,参加了一战,目睹了意大利的溃败。

巴尔博认为腐败的意大利王国政府,是软弱无能和肮脏卑劣的代名词。王国政府除了吸本国老百姓的血以外,做不了任何事情。

于是,他和墨索尼里并肩组织了意大利法西斯。

当时他们只有几个人,被认为是一群“下三滥的街头演说家、玩嘴皮子的混混”。

甚至连意大利黑手党也认为,巴尔博一伙绝对不可能成功。

黑手党教父们曾说:如果巴尔博、墨索尼里这种混混也能掌握意大利的大权,那么母鸡也会打鸣了!

事实证明,在巴尔博强有力的帮助下,墨索尼里奇迹般的夺取了意大利政权。

这段时期,巴尔博和墨索尼里关系极好,是亲密的战友。

而巴尔博也有着特殊的个人魅力,包括他的英俊和威严。

很多人说,威风凛凛的巴尔博只要站在高处不用说话,就有很多人愿意追随他。

在1929年,巴尔博被墨索尼里任命为航空部长。

当时他已经33岁,从没有学过飞行。就飞行员来说,33岁太老了 。

然而,巴尔博以自己的勇气和技巧,毫不费力的学会飞行,并且成为优秀的飞行员:1930年,巴尔博曾带领一支由救世主-前进者号组成的高速海上飞行中队造访美洲,在世界面前显示了这个西方智商最高的国家的实力。1933年,他率领24架Savoia-Marchetti SM.55X水上飞机完成了从意大利到芝加哥的跨大西洋飞行。

在埃塞尔比亚战役中,巴尔博的空军发挥很大的作用,炸死了很多敌人。

也许是功高盖主,墨索尼里在1933年宣布提升巴尔博为空军元帅,但免除了他的职务。

在巴尔博卸任之时,意大利拥有3000多架战机,其中至少1000架是比较先进的。

随后,巴尔博出任利比亚总督,成为一方诸侯,从1933年做了7年之久。

利比亚在巴尔博的治理下,从一个散乱的游牧部落国家,成为意大利最优秀的海外殖民地。

  

不过,巴尔博的一切终止与1940年6月28日。

当时北非战役一触即发,利比亚地区集中了意大利两个集团军。

巴尔博在前线视察后,乘坐一架水上飞机飞回托布鲁克市。

其实,巴尔博已经考虑到意大利防空部队素质不高,可能会出现误击现象,刻意从水上走。

毕竟海上没有意大利高炮部队,比较安全。

然而,当托布鲁克的座机飞到港口附近时,突然遭到装甲巡洋舰吉尔季奥号的炮击。

吉尔季奥号就停靠在港口附近,用于海上防御。

要说,意大利海军防空炮打的还真准,第一轮炮击就将巴尔博座机击落。

飞机坠毁在岸边,机毁人亡,巴尔博惨死。

军舰炮手后来回忆:那天,我们什么命令也没有接到,因为当时军官都上岸消遣了,火炮都是由跑班的班长指挥。英国的飞机天天来轰炸,那天轰炸刚结束十多分钟,我们又看见两架飞机从敌机刚才扑来的方向飞过来,但是看不清标识。班长判断是第几,于是我们就开火了,刚开出第一炮我就觉得能打中,果不其然其中一架飞机立刻冒着黑烟坠毁在岸上。我们这才发现是我们自己的马尔凯蒂水上飞机......

巴尔博死后,意大利觉得这事太不光彩,说座机是被英国战斗机击落的,以此遮羞。

意大利防空部队在二战中最大的战果,就是击毙了一个空军元帅,只不过是自己的元帅罢了。

在北非和意大利人并肩作战的德军,有句名言:“击败意大利,德军只要5个师,而保护意大利,需要50个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