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称谓叫“天炉战法”,是薛岳从上高战役中罗卓英“后退决战”的作战思想中提炼和完善出来的,天炉战法最成功的一次应用是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用此战法大败日寇第11军司令阿南惟畿,史称“长沙大捷”李玉堂将军。

李玉堂将军: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李玉堂将军: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李玉堂将军: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李玉堂将军,日军驻广州的第23军主力随即进攻香港英军,为防止第九战区薛岳去增援粤北的中国军队进行反攻,驻武汉的日寇第11军同一时间发起牵制性作战,目标直指长沙,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

李玉堂将军: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所谓“天炉战法”的要旨,是在节节抵抗之后,适时让开正面,诱使日军向我后方深入,抵抗部队随即转移到敌人两侧翼,用侧击截击等方式逐次消耗敌人战力,成为反“八”字阵型李玉堂将军。然后在决战区域“炉底”布署精锐坚决堵击,当日军力疲时,再用优势兵力围歼之。

李玉堂将军:薛岳将军在湖南抗战中采用的火炉战是怎么回事?

“天炉战法”的第一层,是守卫中日两军分界线新墙河的第27集团军川军杨森部,要死顶三天,挫其锐气,耗其弹药,难点在即要诱敌深入,又不能暴露企图,第20军杨汉域部(杨森侄)在日军重炮轰击下伤亡惨重,仍然从12月24日坚持到27日,随后撤往两翼山区。

日军主攻部队第3和第6师团在前,第40师团殿后,突破新墙河后再向汨罗江攻击前进,到12月30日突破天炉第二层,守军第37军彭位仁部转入日军侧后。此时香港英军投降,按说阿南已完成牵制作战,当他发现进展顺利并且国军正向长沙溃逃时,利欲熏心决定改变原计划攻取长沙。

于是日军继续突破捞刀河及浏河,甩开许多因道路不良而趴窝的重武器,1942年1月1日兵临长沙城下,随即发起攻城作战。防守长沙“炉底”的是李玉堂中将之第10军,一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黄埔系中央军,奉命死守长沙城。日军苦战三天,在第10军顽强阻击和岳簏山国军重炮旅的轰击下,伤亡惨重,进展缓慢。

更要命的是,曾经被甩在身后的第20军第37军等国军侧翼部队,不断袭击穿越四条水道的后勤补给线,第40师团战力较弱,双拳难敌四手,长沙前线的日军几乎陷入粮弹两绝的地步,1月4日,见势不妙的阿南惟畿下达了全军反转令。

可惜已经晚了,长沙阻击战期间,薛岳已经调集第九战区所有部队向长沙附近合围过来,包括第4第16第58第73第78第79等共计九个军,开始“天炉战法”最后一步:熔炉!

1942年1月4日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上将下达总攻击令。

各部开始追杀撤退的日军,由于弹药缺乏很多日军部队已经不敢接战,一味北逃,落单的大队以下建制全部被歼。四道水系严重迟滞了日军的反转速度,日军三个师团猬成一团拼死突围,整整跑了十天才撤回新墙河北岸,沿途因饥饿与败战,死伤忱籍,状极惨烈。

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报,此役毙伤日军56000余人(有点水份),俘日军139人,缴获枪械物资无算。薛岳得青天白日勋章,第10军获封号“泰山军”,李玉堂晋升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

古代歷史上死的最悲慘的十大名人,他們的簡歷亮出,笑談君不禁感慨萬千,歷史就是愛開玩笑!

1、商鞅 死法:五馬分屍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變法,從而讓在秦國的國力壹下子躍於各國之首。但因為執法過於嚴厲,得罪了不少貴族,於是在秦孝公死後,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發商鞅“欲反”,秦惠王就下令逮捕了商鞅,最終施以“車裂”之刑(即五馬分屍)。壹代名臣,下場如此悲慘。

2、韓非子 死法:毒死 韓非子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散文家,也是“依法治國”的開山鼻祖。他的法家學說,為秦國壹統天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當時的宰相是李斯,由於這個宰相肚子裏撐不了船,在秦王面前奸言兩句,壹杯毒酒,就讓這個史上最偉大的法學家駕鶴西去了!

3、李斯 死法:腰斬 李斯不僅是輔助秦王嬴政橫掃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發明人。現在泰山石刻據說好多都是他的手筆,同時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數的,大家應該讀過他的《諫逐客書》,魯迅就說“秦之文章,李斯壹人而已”。不過,就這樣壹個大人物竟被指鹿為馬的小人趙高陷害,最終被腰斬於鹹陽。

4、韓信 死法:誅殺三族 韓信是漢朝十大開國功臣之壹,這無可爭議,但他到底有沒有謀反實在是個難解之謎。這樣壹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千古名將,最終被呂後斬於長樂鐘室,並誅殺父、母、妻三族。“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兩個有名的成語就和他相關。

5、晁錯 死法:腰斬 [ 為了加強對地方勢力的控制,漢景帝接受晁錯“削藩”的建議,嚴重打擊了各地諸侯的勢力。但各地諸侯(歷史叫“七國”)也不是吃素的,打出了“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漢景帝實在沒辦法,只好拿出晁錯做擋箭牌。可憐晁錯那天正高高興興去上班(上朝),就稀裏糊塗地被腰斬了,遭殃的還有他的所有親屬,全部都被處死棄市。

6、嶽飛 死法:縊首 嶽飛的命運是註定的。道理很簡單,因為宋高宗想讓他死,要是仗打贏了,迎回被金人俘虜的兩個皇帝,他這個皇帝自然就下崗了。秦檜也想讓他死,如果嶽家軍凱旋歸來,他這個“投降派”宰相的烏紗帽無論如何也保不住了。於是這兩個掌大權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勒死了嶽飛父子!

7、劉伯溫 死法:慢性中毒 人們常常將劉伯溫和諸葛亮相提並論,事實上二人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前看五百年,後算五百年”的劉伯溫最終卻並沒能逃出朱元璋的手心。史書記載,劉伯溫是吃了胡惟庸送的藥之後,病情加劇而死的,但很多人認為這是朱元璋借胡惟庸的手將劉伯溫殺掉的。

8、解縉 死法:雪地凍死 單從對華夏文化的貢獻來說,解縉的確是居功至偉、史無前例的。他主持編撰的《永樂大典》,3.7億余字,2萬多卷,是當時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然而,他雖然精通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但卻對政治壹竅不通。結果被漢王朱高煦誣告,打入大牢,壹天深夜被錦衣衛帥紀綱灌得酩酊大罪,拖入雪地,不明不白地死掉了。

9、方孝儒 死法:淩遲,滅十族 方孝儒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家,朱棣奪得皇位後要他投降並命他起草詔書,他卻寫了“燕賊篡位”四字!朱棣要滅其九族,他破口大罵,滅我十族又如何?人本有九族,何來第十族?於是朱棣就把方孝孺的朋友和門生也列作壹族,就湊夠了“十族”,總計873人全部淩遲處死!

10、袁崇煥 死法:淩遲 明朝末期著名的軍事將領,戎馬壹生,為守衛明朝東北邊疆、抵禦清軍進攻,立下了赫赫戰功。然而不幸的是遭奸佞陷害,致使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離間計,將他錯殺,造成千古奇冤。更不幸的是,袁崇煥被處死時,竟壹群不明真相的群眾還將他生咬活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