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顺治皇帝极其宠爱的董鄂妃是谁顺治与董鄂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在仍不能一锤定音。概括起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三种。
1.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董鄂·鄂硕(?-1657年),是满洲正白旗人,清初将领顺治与董鄂妃。跟随清太祖和清太宗进攻明朝,立有战功。其女董鄂氏十八岁入宫后,颇得顺治帝的宠爱,先是立为贤妃,顺治十四年(1657年),其女董鄂氏册封为皇贵妃,行册立礼时曾大赦天下,鄂硕进三等伯。这是正史的说法,《清史稿·后妃传》之类就是这样说的。
可是呢顺治与董鄂妃?清朝官方记载中,完全没有提到董鄂妃幼时的表现,如:聪慧程度,礼仪态度等等。因此是鄂硕之女的说法引起了疑问。
2.第二种说法:董鄂妃就是江南名妓董小宛。喜欢历史的人愿意合二为一,这样董鄂妃的美貌、才智、风情、魅力就有出处了,我一度也相信这样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也不靠谱。作为"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死于公元1651年,享年27岁,而此时顺治才刚满14岁,一个豆蔻年华的青少年是不可能与一个家道中落,生活困难,被逼为妓的青楼女子呆在一起的。而且,顺治的老妈孝庄也绝对不会同意的。
3.董鄂妃是顺治的弟弟的福晋之说。
这种说法是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在他的回忆录中说的,顺治帝与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有染,这位军人因此呵斥夫人,顺治亲手扇了对方一个耳光。这位军人因此自杀而死。顺治帝就将该夫人纳入宫中,并封其为贵妃。后来,贵妃还为顺治产下一子,却在几周后夭折了,贵妃思子心切,忧郁成疾,不久也病故了。
这有点离奇,不过对得号,汤所说的“满籍军人”,就是顺治皇帝的异母之弟、和硕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他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突然死去,仅一个月之后,董鄂妃进宫,并封为贤妃。这样,董鄂妃在“18岁的晚年”(古代一般十三、四岁就出嫁了,她十八岁嫁人实属晚年)才入宫就解释清楚了,她不是通过正规选秀途径进宫的。而是先嫁了人,成为寡妇后,在”18岁的高龄”才入的宫。这样的说法,没有牵强的地方,我是比较相信的。
不管你相信与否,嫁给顺治皇帝的董鄂妃与嫁给复社名士冒辟疆为妾的董小宛完全是两个人。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林小静
首先应当说明的是,董鄂妃与董小宛是两个人,大多影视剧将二人混为一人,存在很严重的误导。顺治皇帝最宠爱的董鄂妃是满洲正白旗人,为内大臣鄂硕之女,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出生,比顺治大两岁。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她实为东鄂洛氏,董鄂是汉语音译。至于董小宛,是当时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人齐名的“秦淮八艳”,也就是青楼名妓。据董小宛后来所嫁丈夫冒襄写的《影梅庵忆语》,董小宛出生的时间应当在明天启元年(公元1624年),而顺治皇帝出生于清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董小宛比顺治要大了十三四岁。而且据冒襄的记载,董小宛死亡时间是顺治八年正月初二(1651年1月22日),这一年顺治才14岁。因此,从年龄上来看,董小宛绝不可能是顺治皇帝的董鄂妃。
董小宛
很多人将董鄂妃误认为董小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董鄂妃是18岁入的宫,而清朝规定参加选秀的女子年龄要在13~16岁之间,因此董鄂妃并不是按照正常的选秀程序进的宫。那她是怎么来到顺治帝身边的呢?清朝后宫有一个更番入侍后妃的定制,也就是说贵勋们的妻子必须要轮流入宫服侍太后和妃子们,因此董鄂妃此前应是某个一品或一品以下武职官员的妻子,而她侍候的是孝庄皇太后,也正是借此和顺治相识,因而陷入爱河。
董鄂妃画像
据此,有不少的学者考证其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并且认为顺治十三年七月三日博穆博果尔的死亡,是在听到董鄂氏和顺治有染后不堪羞辱而自杀,这一说法的主要根据是清代著名传教士汤若望的记载。但根据《爱新觉罗宗谱》所载,博穆博果尔的嫡福晋实际上是博尔济吉特氏,一位亲王朱锡礼的女儿。而且博穆博果尔并非是自杀身亡,很有可能是死于痘疹。因此,董鄂妃之前的丈夫究竟是何人,尚不可考,只能确定是某位满人将领。《清世祖实录》记载:八月二十五日(庚子),拟立“内大臣鄂硕之女...为贤妃”,十二月初五日又将其封为皇贵妃。但据杨珍的考证,董鄂妃入宫的时间应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三月之前,因为这一年的三月鄂硕被提拔为了内大臣,地位十分显赫,这应与董鄂妃在后宫十分得宠有关。
顺治皇帝
看到这,很多读者会表示疑问,为什么董鄂氏早已嫁作他人,却还能被顺治看上呢?原因不只是她的姿容绝代,还在于她有着过人的聪慧与贤德。据说顺治皇帝批阅公文时,会让董鄂妃参考,但她一概推辞,表示后妃不能干预朝政。但是每当秋天刑部报上死刑犯名单时,董鄂妃又会恳请皇上谨慎小心,说“民命至重,死不可复生”。而且每当顺治帝下朝后,她总是亲自安排饮食,斟酒劝饭,嘘寒问暖;顺治帝批阅奏折至深夜,她总是侍奉左右,为其展卷研磨。由于董鄂妃进宫后,顺治独宠她,她在后宫也是十分小心,对谁都要敬重几分,不敢怠慢,而且有时还会想方设法让顺治临幸其他的妃嫔。
此外,顺治如此宠爱董鄂妃,与他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顺治小时候与其母孝庄皇太后分开居住,经常是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因此从小就缺乏足够的关爱。而且后来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关系暧昧,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顺治皇帝的怨恨,他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也逐渐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董鄂妃的出现,恰好弥补了顺治帝从小爱的缺失 。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的感情至深,董鄂妃因疾去世后,他“竟至寻死觅活,不顾一切”,而后顺治出家也与董鄂妃之死有很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杨珍:《董鄂妃的来历及董鄂妃之死》,《故宫博物院院刊》1994年01期。
冷月:《清宫四案之谜》,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4年8月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