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的结局在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中也有演绎贾似道,篇名叫《木棉庵郑虎臣报冤》。南宋某县县尉郑虎臣跟贾似道有仇,于是向朝廷请求自己押送贾似道上路。郑虎臣押着贾似道上路后,百般羞辱贾似道,赶走他的侍妾,砍掉贾似道乘坐轿子的顶盖,让轿夫唱杭州民歌嘲笑他。这年八月,郑虎臣、贾似道一行走到福建漳州木绵庵,郑虎臣多次暗讽贾似道让他自行了断,贾似道还想苟且偷生,大喊:“皇上许我不死,有杀我的圣旨我就死”。郑虎臣叹曰:“我为天下人杀贾似道,虽死何憾?”于是在木绵庵的厕所中乱棒将贾似道打死!

忽必烈曾这样评价贾似道贾似道,

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贾制置,汝十万众不能胜,杀人数月不能拔,汝辈之罪也,岂士人之罪乎贾似道!

贾似道跟王安石一样,都是变法失败的人。

中国历史上,但凡变法的,没有名声好的人,而变法成功的,仅商鞅变法,再扩大点,就是申不害变法了。

为什么变法很难成功?

很简单,因为一个国家立国百年后,土地会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少数人就是既得利益集团,而变法,就是拿这些人开刀,

无论谁变法,离不开的就是土地改革、赋税改革、经济改革,这牵扯的利益就太大了,可以说,这是以一人之力,对抗天下。

贾似道40岁就做到了宰相,不出意外,宰相做到退休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人生何其惬意,为什么要去变法?要去改革?要去对抗天下?

他明知道自己会失败,会身败名裂,依然选择变法,你说他是奸臣?

没有变法的人是奸臣,是为了一己私利的,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也因为动了士大夫集团的蛋糕,士大夫在书写历史的时候,会怎么写他呢?

张居正名声还行,那是因为变法失败前,他就死了,但最后还是被抄家了。

想当年,朱相改革,那也是扛着棺材改革,当然,他的名声也不太好,特别是当年下岗的人和官员心中的形象,那就更差了。

贾似道跟王安石没什么区别,都是变法失败的人,非要说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历史记载的区别了,王安石盖棺定论不算太差,而贾似道直接就是奸臣了。

题主好!

贾似道:贾似道真正的结局是怎样的?

贾似道是因为改革得罪了以士大夫为代表的地主阶级;韩侂胄是因为北伐得罪了在朝中占大多数的主和派。引言贾似道、韩侂胄二人,皇帝评价为权臣,朝臣评价为奸臣,百姓评价为弄臣,就连蒙元丞相脱脱和阿鲁图主持修编的《宋史》也将他们列入了共有二十二人的《奸臣传》。

贾似道:贾似道真正的结局是怎样的?

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胡适曾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既不掀起“翻案风”,也不人云亦云,让我们拨开历史的云雾,还原当时的历史环境,去一探究竟吧。

贾似道:贾似道真正的结局是怎样的?

贾似道出身进士,因外戚擢升,主襄阳抗元

贾似道:贾似道真正的结局是怎样的?

公元1238年,贾似道登进士第,因为皇亲身份和京尹史岩之举荐,一路擢升。公元1241年,贾似道任湖广统领,始领军事抗元。宋蒙联军灭金后,蒙古违约削减土地,宋出兵强要,惨败而归。公元1258年,蒙古以宋"违约"名义举兵南下,宋理宗令贾似道领兵出战,驰援鄂州。致使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之战中战死,趁忽必烈回国夺汗之机,与忽必烈签订和约,并出兵反击。公元1275年,在安徽芜湖鲁港一带,丁家洲之战中,南宋军队大败,贾似道乘船逃走,元兵直逼临安。至此,贾似道襄阳城抗元,抵御蒙古人长达三十四年。最终身败名裂,被仇人郑虎臣所杀。公田善举,力主改革

贾似道:贾似道真正的结局是怎样的?

赵宋南渡之后,极力拉拢江南地主士大夫,默许自行统计户口上税,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大量佃户人身依附,国家财政困难。致使贾似道抗元兵源匮乏,粮饷无支。为了勉强支撑大厦将倾的南宋王朝,所以不得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元1261年,贾似道以强硬的手段阻止富人囤积谷物,推出公田法。并且废除和籴,减少纸币的流通以稳定物价,然后限定所有人地产的数量,超出限定的土地由国家收购变成公田,然后将公田的收入去偿付军需。韩侂胄出身外戚,因政变上台,主庆元党禁

公元1194年,知枢密院事赵汝愚与韩侂胄、殿帅郭杲等人谋议,决定发动宫廷政变,韩侂胄是吴太后的外甥,取得吴太后的支持后,以太皇太后的名义宣布宋光宗退位,由太子赵扩继位,史称宋宁宗。韩侂胄逐渐获取了宋宁宗的信任。最终免去了赵汝愚的丞相之职,又责罚了议论韩侂胄的数十位朝官。赵汝愚罢相后,韩侂胄升任保宁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掌握实权。他指称理学为伪学,订伪学逆党籍,以此打击理学人士。罢宰相留正贬出朝廷。还免朱熹一切职务。抑道活动持续四年之久。崇岳贬秦,开禧北伐

宋孝宗曾追复岳飞原官。后加谥号武穆。公元1204年,宋宁宗、韩侂胄又追封岳飞为鄂王,在政治上极力支持主战派。秦桧死后,宋高宗曾加封申王,谥忠献。公元1206年,宋宁宗、韩侂胄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为北伐作了舆论准备。公元1205年,开禧元年,韩侂胄总揽军政大权,用朝廷封桩库金万两准备军需。公元1206年,宋宁宗正式下诏,出兵北伐。公元1207年,命张岩督视江淮兵马。韩侂胄自己拿出家财二十万,补助军需。十一月三日 ,史弥远指使中军统制、权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在韩侂胄上朝时,突然袭击,将其暗杀在玉津园夹墙内。并按照金国的要求,押送韩侂胄的首级,以此为条件签订了《嘉定和议》。小结贾似道在风雨飘摇腐败的南宋小朝廷下,积极抗元,手掌中枢不得已,手段激进,极大地损害了江南地主士大夫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他们的疯狂反对和破坏。口诛笔伐,身败名裂。

韩侂胄身为主战派,积极北伐,为上位不择手段,党派之争树敌无数,无奈光复中原大势已去。身死主和派小人之手,篡改史书,定格于奸臣之列。

文天祥:“己未鄂州之战何勇也,鲁港之遁何哀也!”

叶山:“韩侂胄以单弱之宋而谋金,速祸而已矣。”

从文天祥和叶山之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被朝臣憎恨的原因。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对你有帮助!

欢迎关注@没事闲拉呱 。【随手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我将与您持续分享有现实观点、有人生态度的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