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个屁郑成功母亲!你让高晓松再跑出来说这话试试,看有没有人扇他的脸!
高晓松说郑成功是倭寇,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另一个就是郑成功经常上岸攻击满清控制区。但我们只需要简单分析下,就知道高晓松这套说辞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郑成功母亲!
第一郑成功母亲、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不错,郑成功的母亲的确是日本人,但这又如何?请问什么时候划分民族归属时是看母系血统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汉人,那郑成功就是汉人!这点根本就不需要质疑,如果非要拿郑成功的母亲找茬,那康熙和嘉庆的生母还是汉人呢,请问康熙和嘉庆是满人还是汉人?既然这两皇帝是满人,那郑成功就是汉人!
第二、郑成功攻打沿海地区,并向过往船只收费。请注意!郑成功是明朝的国姓爷,而满清与明朝本就是互相敌对的,更何况满清入关之后到处搞屠杀,这种情况下,郑成功身为明朝的国姓爷,凭什么不能率领军队进攻满清在沿海的控制区?严格来说,郑成功这叫收复失地!高晓松以及一些满遗将郑成功的这个行为定义为倭寇,这纯属对民族英雄的肆意污蔑!
至于向过往船只收税,这很正常啊,你经过我的地盘,我负责你的安全,难道不应该收钱吗?咋地,满清入关就没有向老百姓收税?还是没有向过往的商人收税?凭什么你满清可以在陆地上收税,郑成功就不能在海上收钱?如果就凭这个原因,就要诬陷郑成功是倭寇,那满清就是一强盗!
郑成功做为收复我国宝岛台湾的民族英雄,竟然被高晓松以及一些满遗诬陷为大倭寇,这可见满遗的嚣张程度,对于这些人,就应该大耳光抽起来,多说一个字都是浪费口水!
郑成功的胞弟叫田川七左卫门,这是一个典型的日本名字。田川七左卫门作为郑氏家族的代表,一生从未离开过日本,不过他一直在背后支持大哥郑成功的抗清复明大业。
一奶同胞的兄弟,为何会分隔两国,一个起了中国名字,一个却起了个日本名字?原来田川七左卫门的父亲郑芝龙是明末东南沿海有名的海商,郑芝龙经商来到日本平户藩,娶了好友的养女田川松为妻,田川氏为郑芝龙生下了两个儿子,即长子郑成功和次子田川七左卫门。之所以两个儿子两个姓,是因为郑芝龙将次子过继给了妻子田川氏的娘家,取名为七左卫门。
田川七左卫门一生都未和大哥郑成功见面
明崇祯三年(1630年),七岁的郑成功随前来迎接的堂叔父郑芝鹗乘船回国,当时母亲田川氏已经有孕在身,但日本德川幕府极力阻扰田川氏回中国,以“日女不入中原”的荒唐理由迫使田川氏留在日本,年底田川氏生下了次子七左卫门。
就这样,田川氏留在日本抚养次子七左卫门值到他十五岁成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郑芝龙再一次派人到平户藩接田川氏母子回国,这一次德川幕府没有阻止田川氏回国,但要求留下七左卫门,企图以田川氏舔犊情深难以割舍儿子迫使她打消回中国的念头。田川氏权衡利弊,思虑再三,想起丈夫及儿子的事业尚在开辟之际,在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决定以大局为重,忍痛割爱,只身前往中国。
田川七左卫门与母亲这一别,便是永别,他一生都未与父亲、母亲、大哥团聚。
田川七左卫门作为郑氏海上贸易集团的代表,在日本得到了重视。田川七左卫门一直从事中日海上贸易,不久,随着南明隆武政权覆灭,父亲郑芝龙决意降清,清军顺利进入福建,母亲田川氏在南安老家不敢受辱,自尽保节。当母亲田川氏殉节和哥哥郑成功起兵抗清的消息传至日本的时候,田川七左卫门与悲愤之中,激昂涤荡,奋笔给郑成功写信,请求回国与兄长并肩作战参加抗清,史载:“七左卫门诣扛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清以报仇”,但是由于郑氏在日海上贸易对于郑成功在闽海持续抗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郑成功拒绝了弟弟回国的请求,即便如此,田川七左卫门仍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其兄,并继续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田川七左卫门于1696年病逝在日本,一生都未踏入中国一步,他的儿子孙左卫门恢复了郑姓,算是正式认祖归宗。目前在日本依然生活着不少七左卫门的后代,1988年和1992年,七左卫门的后代郑邦夫分别回中国谒祖并祭扫郑成功陵墓和参加郑成功逝世330周年纪念活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