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仲麻侣(698~770)阿倍仲麻吕,日本奈良人,唐朝时到中国流学,中国名晁衡,字巨卿,公元716年来到唐朝,日本第八批来唐留学生,当时安培仲麻侣只有十九岁,勤奋聪明好学,中进士,与王维、李白交好,后长期在长安为官,深受唐肃宗、唐代宗器重,公元770年在长安去世,终年72岁,为表彰晁衡对唐王朝所做的贡献,追封其二品潞州大督都。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1978年阿倍仲麻吕,西安市为纪念这个日本人在历史上为中日友谊所做的贡献,和日本奈良市协商,在西安为安培仲麻侣立纪念碑,希望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彰显了古代唐朝和现在西安的荣耀与辉煌,开放与包容,以及希望今后中日之间能继续友好往来的美好愿望。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阿倍仲麻吕,可能对西安当年给一个日本人立碑感到不解,把立碑和日本军国主义当年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联系起来,认为好了伤疤忘了疼,有损中国人人格,不利于牢记历史和民族振兴。

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观念还不如古人,保守陈旧,目光短浅,甚至狭隘、偏见和自私,那我们活该贫穷和落后,被动和挨打。只有打破小圈圈,放眼大世界,不小家子气,我们的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大家好,我是小趣,一个专注历史三十年的男人。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晁衡,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一个跟随遣唐使来到大唐的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最后因为太喜欢唐朝了,改了个名字,拿到唐朝绿卡,定居了。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首先呢,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晁衡来到唐朝的大背景。晁衡跟随的遣唐使团可以说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文化交流使团。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在奈良和平安时代,日本天皇陆陆续续派出了十九次遣唐使团。

阿倍仲麻吕:西安为何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来到大唐之后,日本学者不仅在政治,科技等方面不断交流学习,在书法,绘画,音律,舞蹈,文学领域也没有错过。于是乎,日本与大唐学者之间惺惺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晁衡便是因此爱上了大唐。

据说,晁衡与储光羲、王维、李白等唐朝著名诗人关系甚好,储光羲为此曾写过《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来赞美晁衡,储光羲的名气也是由晁衡传播到了日本,至今供奉于日本京都的诗仙祠中。

李白也曾经因为误以为晁衡在回国途中遭遇海难而痛哭流涕,写下了《哭晁卿衡》:

“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所谓吉人自有天相,晁衡自然还是平安上岸。晁衡不仅人缘好,他的学习成绩也是一流。聪明的阿倍仲麻吕决定定居大唐后就进入了国子监太学,最后成为了太学的优秀毕业生,一举考中了进士。

可以说,晁衡在对于唐朝文化的造诣超过了绝大多数的遣唐使者。对于中原文化的热爱使他完全融入,成为了一名唐朝人;但是对于家乡的眷恋由促使他带着大唐文化回到了日本。

可以说,晁衡对于大唐文化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大唐文化的传播却是少不了他的功劳。

关注小趣,了解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