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户口本中并没有政治面貌这一栏目,政治面貌中也没有务农这一类别,务农属于职业的范畴民盟全称。目前,我国的政治面貌大致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共产党员(预备党员),第二类是共青团员,第三类是民主党派成员,第四类是无党派人士,第五类是群众。

首先民盟全称,介绍一下共青团员的概念。共青团员是仅面向青年人的,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人可以入团成为团员。

因此,绝大部分的共青团员是在初中的时候入团,直到28周岁的时候离团民盟全称。

值得注意的是,共青团员在28周岁之前入党的,仍然保留团籍,只不过政治面貌会改为共产党员。

其次,介绍一下共产党员、预备党员的概念。这个应该不用多加解释,入党申请书经审核通过后就成为了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满考察合格的转正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正式党员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预备党员并没有这三项权利。

除此之外,二者的管理模式、应尽的义务、享有的权利是相同的。

然后,介绍一下民主党派成员的概念。我国有八个民主党派,其中的成员分别叫做:

1、民革会员(目前大约15.1万人)

2、民盟盟员(目前大约33万人)

3、民建会员(目前大约21万人)

4、民进会员(目前大约18.2万人)

5、农工党党员(目前大约18.4万人)

6、致公党党员(目前大约6.3万人)

7、九三学社社员(目前大约19.5万人)

8、台盟盟员(目前大约3300人)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的民主党派成员大约在132万左右,人数是比较少的。因此,加入民主党派的难度是比较高的,主要吸收有较高职称水平、专业能力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最后,介绍一下无党派人士和群众的区别。无党派人士和群众都没有加入任何党派,也不属于共青团员,那么这二者有何区别呢?

根据官方定义,所谓的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政党、有参政议政愿望和能力、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所以,想要成为无党派人士,必须满足3个条件:

第一,无党派人士要有参政议政的愿望和能力。

我国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机构是政协,各级政协将委员划分为若干个界别,包括共产党、文化艺术界、科学技术界、社会科学界、经济界、教育界、体育界等等。其中,无党派人士也属于一个专门的界别,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可以借此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

第二,无党派人士要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

我们熟知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民作家巴金都是无党派人士的典型代表,对社会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全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第三,无党派人士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素质。

绝大部分无党派人士分布在科技、教育、文艺、医药卫生、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等领域,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现任校长孙其信就是无党派人士。

简单来说,无党派人士跟群众的本质区别就是:

1、无党派人士是所有党派都想邀请你加入,但你自己不愿意加入!

2、群众是就算你想加入一个党派,但却没有一个党派批准你的申请!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这个要看具体单位和岗位。总的来说,工作任务相对清闲的单位有很忙的岗位,工作业务很忙的单位也有相对清闲的岗位。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忙单位有闲岗位,闲单位也有忙岗位。下面以县直单位为例,举例说明哪些单位和岗位较忙,哪些单位和岗位较闲。

一、工作相对清闲一点的部门。①县直单位中,相对比较轻松一点部门有:保密局、医保局、老干局、地震局、供销社、团委、文体局、气象局、档案局、统计局、司法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公积金中心、总工会、科协等部门。②相对而言,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委政法委、县府办、县发改局等部门就比较忙,这些部门要么是党委部门,要么是综合部门。

二、工作相对清闲一点的岗位。①一般来说,工作清闲的单位,其业务岗位也是清闲的。这些岗位主要有:保密岗位、行政许可岗位、统计岗位、公积金业务岗位、医保业务岗位、团委业务岗位、司法局业务岗位等。②相对而言,党务岗位、综合岗位、办公室岗位、经济发展岗位、执法岗位、材料岗位等就比较忙。

综上,忙单位有闲岗位,闲单位也有忙岗位。比如医保局,单位业务整体比较单一,也不是很忙,但医保局的党务岗位就比较忙。比如“小国务院”部门发改局,整个单位都很忙,但其人事岗位、保密岗位相对比较轻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