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碾庄战役、秦国统一的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次较量,它是古代战争史上最大规模、最为激烈、最有影响的一场战役碾庄战役。“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就源自于这场战役。当时,秦国经过多代努力,国力日盛,到秦昭王时,秦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公元前261年,秦国怪赵国口中夺食,攻打上党,赵军退守长平。赵王派出廉颇应战,廉颇老练地采取坚壁不出的战术,与秦军打持久战。秦军为打破不利的僵局,用离间方法让赵王撤廉颇改用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草率出击,被秦军包围,最后被迫投降,45万人被杀。这次战役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大局。
二碾庄战役、 秦朝的最后一口气——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这时。在这一战役后,秦朝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陈胜吴广起义轰轰烈烈,秦军打败了起义军首领之一项梁,攻打赵王歇,赵歇退守钜鹿。当各路诸侯都不敢救赵歇时,项羽为报叔父之仇,率部队攻秦军。切秦运粮通道并要求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三天的干粮,以示决心和勇气,结果楚军士气振奋,个个奋勇杀敌,大败秦军,秦国此役之后再无东山再起之力。
三、维护领土完整的重要一役——复台之战
即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17世纪40、50年代的台湾处于荷兰的殖民当中,人民忍受着荷兰侵略者的暴行,郑成功挥戈东征,从金门出发,进攻赤嵌城,围攻荷兰人使其弹尽粮绝,最终荷兰侵略者投降,郑成功成功地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宝岛台湾,对中国的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起着重要作用。
其实还有许多著名的,例如曹操和袁绍决一死战的官渡之战;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之一的台儿庄战役;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中依靠群众打下江山的三大战役等等。
炸膛是枪、炮等身管火器在实弹射击过程中,由于闭锁异常而引发的严重事故。产生枪、炮闭锁异常的原因很多,主要有枪机或炮闩结合不严、位置偏离,身管变形或内有杂物等几个方面。
问题所说的汽油桶炸弹,既非炸弹,亦非炮弹,而是以汽油桶来充当身管,用汽油桶发射的炸药包。这是一种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的简易武器,只有身管,没有闩体,更没有现代枪炮的闭锁装置,因而不会发生炸膛事故。
1947年6月,正在执行鲁西南战役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发明了一种名为“飞雷”的神秘武器。利用国民党军队丢弃在阵地上的大量汽油桶,以此为发射器材,将汽油桶呈15°~60°倾角斜卧于土坑内,桶口指向敌军阵地。先将发射药装入桶底,后将隔离板铺盖于其上,再将捆扎好的圆饼状炸药包放置于隔离板上,点燃发射药后,只听一声闷响,重达十余公斤的炸药包从汽油桶内腾空而起,其抛射距离通常可达150~200米。
由于“飞雷”这种土造装备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破坏力大的特点,刚一投入使用,便迅速得到推广,有效弥补了解放军一线攻坚火力弱的不足。在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之碾庄战斗中,华野4纵通过实施近迫作业,将数百门汽油桶“飞雷”炮隐蔽配置于敌军阵地前沿。炮火准备发起后,仅用70分钟便摧毁了黄伯韬兵团小牙庄至尤家湖一线防御阵地。
战后,一些黄伯韬兵团的被俘士兵回忆道:“状如磨盘的炸药包从天而降,落地后的爆炸声震耳欲聋,阵地被震得像筛糠一样连续颤抖。”“弟兄们站都站不稳,更别提端枪瞄准了!前排掩体里面有好几个弟兄都被震趴下了,扶起来一看,除了七窍流血以外,浑身上下找不到一处伤口,他们都是被震死的!”什么炮能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了一探究竟,心有余悸的被俘国军士兵来到解放军阵地,只见成百上千的汽油桶斜戳在土里,桶身被火药熏得黝黑,有的还散发着热气和硝烟。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把弟兄们炸得人仰马翻的根本不是什么新式火炮,而是这些能发射炸药包的汽油桶!如果硬要说它们是炮的话,就叫它们“没良心炮”好了,因为这些炮全部是由国军士兵自己丢弃的废物改造而成的。“没良心炮”的威名由此传开。
尽管“没良心炮”威力巨大,却并不会发生炸膛事故。首先,炸膛毕竟属于小概率事件。一般情况下,枪、炮在实弹射击过程中发生炸膛的概率仅为几十万分之一。汽油桶炸弹从土法上马装备部队,到抗美援朝后期退出现役,其战场使用时间充其量不过六七年之久,随着迫击炮的装备普及,这种土造装备自然会被历史所淘汰。在这短暂的实战服役期内,汽油桶炸弹发生炸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次,汽油桶炸弹不具备闭锁条件。武器闭锁是发生炸膛的前提条件,而汽油桶炸弹的构造极其简陋,既没有炮闩,也没有膛线。尽管采取了有助于实现闭锁击发的改进措施,比如安装隔离板使药室空间相对密封,制作与汽油桶口径相吻合的炸药包,但这些措施都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闭锁条件,发射时仍然会有大量气体从桶口逸出,从而大大降低了炸膛的可能性。
第三,汽油桶炸弹的发射药热值偏低。发射药燃烧而后形成的药室气体,是导致炸膛的动力源。现代枪炮通常以硝化棉等无烟火药作为其发射药,燃烧后可产生300~1000mPa的高温高压气体。而汽油桶炸弹的发射药均产自于解放区军民自制的黑火药,其燃烧后的热值极其有限,除了可以形成一定数量的纵向推力之外,并不会产生足以冲破桶壁的横向压力值。
虽然汽油桶炸弹一般不会炸膛,却存在着后坐“掉底儿”的巨大隐患。汽油桶在将重达十余公斤炸药包推射出去的同时,必须承受由此产生的强大后坐力,其力度之大,解放区民众所能造出的任何炮架都难以将其化解。为此,在发射前,必须将汽油桶斜卧到土里,把后坐力传导于大地,从而确保发射时的自身安全。由此可见,在以往某些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将汽油桶放置于炮架上点火发射的做法,实属导演想当然的败笔之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