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氏家族中有一个历史地位并 不突出,但在当时却小有名气的晚辈,他就是诸葛 亮的哥哥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蓝田生玉。诸葛恪从小就机敏 过人,惯于结交,善于言辞,颇有乃父乃叔之风。 他的父亲深受孙权重用,官至大将军,他又少显英 才,自然也深得孙权的喜爱。
有一次,孙权狩猎归来,打了两只鹿,便在家 中摆下宴席,请几位近臣蓝田生玉、挚友来尝野味,其中还 特意提到让诸葛瑾把诸葛恪也带来。诸葛恪当时 才六岁,听说让他参加这么热闹的宴会,非常 快活。
在诸葛氏三兄弟中,诸葛瑾长得稍丑一些,他 的脸比较长。
因为这是非官方场合,邀请的又都 是近臣,所以孙权想开开诸葛瑾的玩笑。酒过三 巡蓝田生玉、菜过五味,孙权命人牵出一头披着绣锦的毛驴 来,毛驴的长脸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诸葛子 瑜。”众人见了,笑得前仰后合。
诸葛恪正在吃得不亦乐乎,听到笑声,抬眼一 看:嘿,驴脸上怎么写着父亲的姓氏表字?便上前 请求孙权赐笔墨,准其添写两个字。
在座之人都很惊奇。孙权看着诸葛恪稚气的 小脸,猜不出他要干什么。只见诸葛恪持笔弄墨, 让牵驴人抓紧了辔头,然后走上前,在“诸葛子瑜”
四字下面添上了“之驴”二字,这一做法不仅为父 亲挽回了面子,还得到了一头御赐的毛驴。
孙权乐不可支,忙把诸葛恪拉到身边,亲切地 拉着他的手问:“你父亲和你叔父相比,你认为谁 更高明? ”诸葛恪眨着眼睛,显然在思考着,过了一 会儿说:“我觉得我父亲更高明。
”孙权问他为什 么,他说:“因为我父亲懂得侍奉明主,将来能成就 大事业。”作为东吴朝臣的孩子,这样回答显然是 得体的。孙权摸着他的小脸蛋说:“人们都说蓝田 那个地方出产美玉,少年英才出在名门,看来一点 不假呀(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诸葛恪成年后也果然成为有用之才,任大将 军辅佐孙亮,在朝中执掌大权。
谢谢邀请!“傍人门户”:倚靠在他人的门上。形容依附于别人,不能自立。
宋朝苏轼《东坡志林》卷十二:“桃符仰视艾人而骂曰:汝何等草芥,辄居我上!艾人俯而应曰:汝已半截入土,犹争高下乎?桃符怒,往复纷然不已。门神解之曰: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在《东坡志林》一书中记载了一则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意在嘲讽那些争名夺利并且妄自尊大的人。
寓言是这样的:某一日,一户人家门上的桃符(刻有神名的桃木板,古代有新年时在门上悬挂桃符以辟邪的习俗)和艾人(扎成人形的艾草,端午时挂在门上以除毒气)吵了起来。桃符仰头看着艾人,愤然大骂:“你这无名小草,竟然敢待在我上面!”艾人俯视桃符,也很生气,它想起桃符要一年一换。现在都过了端午节,桃符只剩下半年多的时间了,就刻薄地回骂:“你的半载身子都埋到土里了,还要跟我计较谁高谁低吗?”
桃符听后火气更大了,骂得更凶,艾人也不肯罢休,应声回骂。它们吵吵嚷嚷的,没完没了。
最后,一旁的门神忍受不了了,就出言制止它们:“我们这些没用的家伙,本来就是依附在人家的大门上生活,哪里还有工夫斗这些气呢?”听了这话,桃符和艾人都没有脸面继续吵闹了。
三国中,诸葛亮神一样的存在,草船借箭,借东风等桥段脍炙人口,让人不禁称奇。其实,更为神奇的是诸葛家族,在三国中诸葛家族竟然一族侍奉三国,可谓布局三国,通吃天下。
最终,三国中诸葛家族命运是什么呢?
首先,在蜀国诸葛家族有诸葛亮,最终劳累而死,留有后人诸葛京。
众所周知,诸葛亮辅佐刘备和刘禅,是蜀国举足轻重的灵魂人物。据说,诸葛亮与哥哥诸葛瑾分离后,被叔父诸葛玄收养。后来,诸葛玄去世,诸葛亮便在南阳躬耕避世。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后,诸葛亮便跟随辅佐刘备打下了荆州,益州及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建立了蜀国。夷陵之战后,刘备白帝城托孤将刘禅及蜀国,都托付给诸葛亮。最后,诸葛亮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在了北伐途中。诸葛亮的行为得到了当时世人的推崇,因此其后人诸葛京也得到延续,诸葛家族在蜀国一脉得以继存。
其次,在吴国诸葛家族有诸葛瑾,诸葛瑾死后,因诸葛恪专权,诸葛一族在东吴被灭门。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兄弟俩小时侯,遇到了丧父及战乱,诸葛瑾便随继母到江东躲避,因而诸葛瑾从小就与诸葛亮分离。
后来,由弘咨推荐,诸葛瑾效力于吴国孙权。诸葛瑾博学多才,为人宽厚,在吴国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瑾去世后,长子诸葛恪在吴国发展不错。诸葛恪出任托孤大臣,辅佐孙亮,刚开始北抗曹魏取得东兴大捷,随后惨遭新城之败。但是,诸葛恪回朝后,却独断专权,为孙亮所不容,最后,在东吴的诸葛家族惨遭灭门。
最后,在魏国及后来西晋,诸葛家族有诸葛诞,最后因叛乱而被灭门。
魏国的诸葛诞虽然一直在魏国做官,但是比较不出名,存在感相对差。诸葛诞不是诸葛亮的亲兄弟,是族弟,史书关于诸葛诞身世的记载很少,应该是没有南迁的诸葛家族的后裔,因此,在北方効力于魏国。
诸葛诞与诸葛亮和诸葛瑾的文官路数不同,诸葛诞是武官,没有谋略文治方面的长处,但擅长领兵打仗。诸葛诞靠自己的武功战绩,在魏国官至征东大将军,不过很遗憾,因为诸葛诞参与叛乱而被诛杀,并连诛三族,至此,魏国的诸葛家族灭门。
综上所述,三国诸葛家族最后命运都不好,虽然在各国曾位居高位,呼天唤雨,但是,在吴国的诸葛瑾死后,因长子诸葛恪原因,全族被灭门;而诸葛诞一族在曹魏因叛乱也被灭门;诸葛亮虽然累死,但是在蜀国留下了诸葛京一脉。
发布评论